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应力消除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23725发布日期:2023-10-05 19:4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应力消除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具体为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应力消除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补偿链来补偿钢丝绳的重量,在垂直升降电梯中,补偿链是确保电梯运行稳定性及安全性的重要设备,使电梯能够平稳运行,随着电梯的不断上下运动,电梯的重量不断发生改变,会产生动态的不平衡,补偿链用于补偿这份不平衡,电梯补偿链在使用前需要使用应力消除装置对补偿链内部应力进行消除,以此保证足够的使用强度。

2、现有技术中应力消除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3、1、专利文件cn210711675u公开了一种应力消除装置,“包括底座、旋转体、振动台和驱动装置;振动台设置在底座上方,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底部,驱动装置通过旋转体连接振动台。将工件装夹到振动台上,启动电机带动曲轴旋转,曲轴的另一个回转轴围绕电机轴旋转,所以另一个回转轴带动振动台围绕电机轴做圆形振动,振动频率为电机转速,振幅为曲轴两个回转轴距离。本实用新型应力消除装置,能在多个方向上振动,最大程度提高中小型工件的振动时效效果。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操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该应力消除装置仅通过振动对工件内部应力的释放强度较小,对工件的应力消除效果不佳。

4、2、专利文件cn110970784b公开了一种电缆的应力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包括腔体;第一夹紧机构,分设在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用于夹紧电缆和用于夹紧去除所述电缆的绝缘层后的导体;第二夹紧机构,沿所述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内部,通过加热结构对腔体进行加热,在所述腔体加热至额定温度时,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分别对所述电缆和导体进行预拉直,再通过所述第二夹紧机构对所述电缆进行校直。本发明提供一种校直过程中对导体进行预拉直,并保持拉力直至校直过程结束,从而避免校直后的电缆内部的导体出现偏心的电缆的应力消除装置及消除方法。”该应力消除装置夹紧机构的使用位置固定,不能根据电缆规格和应力消除部位不同对夹紧机构使用位置进行调整,使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5、3、专利文件cn212375316u公开了一种应力消除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转动设置有多个消除轮,多个消除轮错落分布于所述架体;消除轮的侧边环设有用于装配线芯的消除槽。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导线加工的工艺中,在导线加热进行拉线后,让导线依次绕过多个消除轮,从而在牵引导线的过程中让导线经过弯折,从而有利于消除导线的应力,使得导线的柔软度增加。”该应力消除装置对导线进行应力消除后导线外表面会因摩擦产生热量,导线自然冷却时间较长,不能对应力消除后的导线进行冷却处理降低了导线的应力消除效率。

6、4、专利文件cn213976563u公开了一种电梯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套筒和铰接片,其所述导向套筒之间均通过铰接片连接,所述导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导向套筒的顶端设置有清洁结构,所述导向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滚珠、限位环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均设置于铰接片的底端,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滚珠,所述导向套筒的外侧壁设置有耐磨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有加强结构,限位环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套筒的底端,限位环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滚珠,使得该套筒对补偿链的范围更大,当补偿链发生大幅度摆动时限位效果更好,安全性大大增加。”该导向装置不能对补偿链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补偿链出现异常时不能及时发现,无法保证电梯运行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应力消除导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应力消除导向装置,包括底板、调节槽和滑轨座一,所述底板的外侧对称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的外侧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外侧安装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的内壁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升降筒的内侧安装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二的外侧安装有顶撑块,所述顶撑块的外侧安装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外端安装有固定底框,所述底板的外侧对称安装有滑轨座一,所述滑轨座一的外侧嵌合安装有电动滑块一,所述电动滑块一的外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端安装有加热筒。

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机二,固定底框的内侧安装有防护垫一,固定底框的外侧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一,电动伸缩杆一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顶框,固定顶框的内侧安装有防护垫二。

4、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外侧安装有滑轨座二,滑轨座二的外侧嵌合安装有电动滑块二,电动滑块二的外侧安装有调节架,调节架的正面安装有连接架,调节架的正面开设有限位槽,连接架的外侧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校直架,校直架的背面安装有稳固板,校直架的另一侧安装有校直框。

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座,转动座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断裂监控器,固定架的底壁上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三,加热筒的内侧设置有电热丝。

6、优选的,所述调节块嵌合安装在移动槽的内侧,电动机二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二的输入端连接,稳固板嵌合安装在限位槽的内侧,电动伸缩杆三的输出端与断裂监控器的底部相铰接。

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外侧贯穿安装有安装螺栓,底板的另一侧安装有接触传感器,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冷却仓,冷却仓的内壁上安装有冷却风扇。

8、优选的,所述调节槽的内侧安装有电动机一,且电动机一的输出端与螺纹杆一的输入端连接,调节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移动槽。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外侧安装有控制箱,控制箱的内壁上安装有无线接收器,控制箱的内壁上安装有plc控制器,控制箱的外侧设置有通讯口,通讯口的内侧安装有防尘网。

10、优选的,该导向装置的工作步骤如下:

11、s1、首先安装螺栓贯穿底板的外侧将底板安装在电梯井内壁上,接触传感器与电梯井内壁接触并工作,电梯补偿链从固定底框与固定顶框之间的空隙穿过,对电梯补偿链进行应力消除时电动机一运行带动螺纹杆一旋转,螺纹杆一转动带动调节块在移动槽内侧移动带动升降筒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

12、s2、电动滑块一工作在滑轨座一上移动带动加热筒向靠近电梯补偿链的位置移动,两组加热筒内侧分别与补偿链的外侧相接触,电热丝通电工作产生热量对补偿链进行预加热,使电梯补偿链的材料完全释放内部的部分应力,电动滑块一再次运行使加热筒复位;

13、s3、气缸工作带动校直架向补偿链的方向移动使校直框与补偿链接触并对其挤压,稳固板在限位槽内侧滑动保证了校直架调节时的稳定性,电动滑块二运行在滑轨座二上移动带动校直框进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校直框沿补偿链长度方向从上至下移动实现对补偿链的校直;

14、s4、电梯补偿链应力消除完成后电动伸缩杆二工作复位解除对补偿链的夹紧,补偿链向下移动进入冷却仓内,冷却风扇工作对补偿链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断裂监控器对应力消除过程中的补偿链进行实时监测。

15、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16、s11、电动机二运行带动螺纹杆二旋转,螺纹杆二转动使顶撑块带动活动柱进行伸出长度的调整,根据电梯补偿链的垂直位置对固定底框进行调节,电动伸缩杆一工作收缩使固定顶框与固定底框配合实现对电梯补偿链的夹紧固定;

17、在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18、s41、当补偿链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时断裂监控器将采集图像发送给无线接收器,无线接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程序判别补偿链工作参数是否异常,当工作参数异常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后台监测平台。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通过在电动伸缩杆二的输出端安装有加热筒,电动伸缩杆一工作收缩使固定顶框与固定底框配合实现对电梯补偿链的夹紧固定,电动滑块一工作在滑轨座一上移动带动加热筒向靠近电梯补偿链的位置移动,电热丝通电工作产生热量对补偿链进行预加热,使电梯补偿链的材料完全释放内部的部分应力,气缸工作带动校直架向补偿链的方向移动使校直框与补偿链接触并对其挤压,校直框沿补偿链长度方向从上至下移动实现对补偿链的校直,对电梯补偿链内部应力的释放提高了补偿链的应力消除效果,增强了补偿链的工作强度。

21、2、本发明通过在调节块的外侧安装有升降筒,电动机一运行带动螺纹杆一旋转,螺纹杆一转动带动调节块在移动槽内侧移动带动升降筒向相远离的方向移动,电动机二运行带动螺纹杆二旋转,螺纹杆二转动使顶撑块带动活动柱进行伸出长度的调整,根据电梯补偿链的垂直位置对固定底框进行调节,电动滑块二运行在滑轨座二上移动带动校直框进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根据补偿链规格和应力消除部位不同对应力消除组件使用位置进行调整增大了应力消除导向装置的适用范围。

22、3、本发明通过在底板的底部安装有冷却仓,电梯补偿链应力消除完成后电动伸缩杆二工作复位解除对补偿链的夹紧,补偿链向下移动进入冷却仓内,冷却风扇工作对补偿链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对应力消除后的导线进行冷却处理减少了自然冷却等待的时间,提高了导线的应力消除效率。

23、4、本发明通过在转动座的内侧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断裂监控器,断裂监控器对应力消除过程中的补偿链进行实时监测,当补偿链出现断裂或变形现象时断裂监控器将采集图像发送给无线接收器,无线接收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程序判别补偿链工作参数是否异常,当工作参数异常时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后台监测平台,对应力消除过程中补偿链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保证了应力消除时补偿链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