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的塔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4334发布日期:2023-11-04 12:5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基坑的塔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塔机结构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的塔机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塔式起重机(tower crane)简称塔机,亦称塔吊。是指动臂装在高耸塔身上部的旋转起重机。其作业空间大,主要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构件的安装。

2、现有技术中的塔式起重机,包括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系统三部分组成。金属结构包括塔身、动臂、底座、附着杆等。工作机构有起升、变幅、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控制器、配电柜、连接线路、信号及照明装置等。塔式起重机在安装时的具体步骤如下:1、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施工,设置垫层和底座。2、于底座上安装支腿和第一节标准节,并用套架固定。3、安装起重臂根部和司机室。4、安装起重臂中部和顶升油缸。5、安装起重臂尖端和变幅小车。6、安装平衡臂根部和回转机构。7、安装平衡臂中部和平衡重架。8、安装平衡臂尖端和平衡重。9、安装塔顶、卷扬机、配电柜等电气设备。10、连接各种电缆、信号线、液压管等。11、检查各部分的连接是否牢固,各种限位器是否有效,各种指示器是否准确。12、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各种动作是否正常,各种参数是否符合要求。13、拆除套架和第一节标准节之间的连接,顶升油缸开始工作,推动套架和塔吊的上半部分往上移。14、用塔吊自带的卷扬机吊起地面上早已准备好的第二节标准节,直到和套架保持水平,然后把第二节标准节塞进套架里,连接好第二标准节和第一标准节。15、重复步骤13和14,直到安装好所有的标准节,达到所需的高度。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塔式起重机设置于深基坑中时,标准节的定位难度会有所提升,需要通过起吊机,将标准节提升至合适位置,然后下降至对应标准节处,通过作业人员手扶对接,较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有技术在定位时需要作业人员扶持标准节进行对准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基坑的塔机安装结构。

2、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深基坑的塔机安装结构,设置于相邻的标准节之间或标准节与底座之间,包括若干连接件、定位框以及校正组件,所述定位框通过若干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标准节靠近地面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包括滑杆、支杆和连接套,若干所述连接套沿圆周阵列竖直设置于标准节的外壁上,若干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对应所述连接套中,若干所述支杆一端球铰接对应所述滑杆,另一端球铰接所述定位框,所述支杆能随所述滑杆滑动进入所述连接套中,所述定位框内径大于标准节外壁延伸面,所述校正组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内,所述校正组件包括固定柱、若干定位杆和若干定位套,所述固定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定位框中部,所述固定柱向所述定位框外延伸,所述定位套一端圆周阵列并垂直所述固定柱,所述定位杆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套中,另一端向所述定位框内壁方向水平延伸并设置有抵接块,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定位套间设有令所述定位杆始终具有向所述定位框内壁延伸面所在方向运动的弹性件,相邻标准节或底座靠近所述定位框的一端竖直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抵接块随所述定位框移动后抵接对应所述支撑杆以配合所述弹性件引导所述定位框与所述支撑杆延伸面对齐,所述滑套上设置有用于当所述支杆进入所述滑杆中后固定所述滑杆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定位框外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杆的第二固定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其中若干连接件、定位框、校正组件以及固定件设置于待组合的标准节底部,支撑杆固接于底座远离地面的一端或已固定于底座上的标准节的远离地面的一端;使用时,先将底座通过混凝土与地表固定,通过起重机将标准节吊至底座上方,至上而下接近底座使得定位框接近底座,并使得校正组件落入底座的若干支撑杆所围设的空间中;此时,由于弹性件的作用若干定位杆均向远离定位柱的方向移动,使得抵接块抵接支撑杆,若干定位杆以定位柱为圆心,在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下,带动定位框移动至与底座或标准节的中心对应的位置上,此时由起重机起驾驶室可观察定位框与待安装标准节的相对位置,调节至待安装标准节与定位框处于竖直状态,并将待安装标准节逐渐下放,使得支杆穿设入滑套中,此时待安装标准节与底座或固定的标准节处于同一直线上,至待安装标准节平稳放置于底座或固定的标准节上后,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进行结构的固定,以完成安装;以此,提供一种免予作业人员手动扶持标准节对应校准的安装结构,以增加项目效率以及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5、可选的,所述定位框内壁设置有若干位置与所述支撑杆对应的支撑套,所述支撑杆能至下而上穿设入所述支撑套中。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套与支撑杆的配合使得待安装标准节在抵接底座或固定标准节时,提供预固定,以方便后续的加固手段的施加。

7、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件可依次穿设过所述定位框、所述支撑套至所述支撑杆内,所述第二固定件为螺栓,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对应的螺纹。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固定件将支撑杆与支撑套相连,以固定待安装标准节。

9、可选的,所述固定柱周向滑动连接有若干与所述定位套对应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沿所述定位套长度方向移动至抵接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柱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限位块运动的驱动组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待安装标准节支撑杆与支撑套相连接后,通过滑动限位块抵接定位杆,以限制定位杆的移动,将抵接块推动至抵接支撑杆,以提供额外的对待安装标准节的限制,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柱沿轴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滑套和若干推杆,所述螺杆通过所述安装槽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中,所述螺杆穿设过所述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周向竖直阵列有若干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若干所述定位套上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让位槽对应的第二让位槽,所述推动杆一端铰接所述滑套,另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一让位槽与所述第二让位槽铰接于所述限位块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以带动滑套沿螺杆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通过推杆带动限位块进行移动,至限位块向远离固定柱方向移动并推动定位杆的抵接块抵接支撑杆,由于螺杆与滑套自锁,以此为支撑杆提供稳定的支撑;同时,第一让位槽还提供对于滑套的限位,避免滑套转动,使得滑套仅沿螺杆长度方向移动。

13、可选的,所述抵接块靠近所述定位框内壁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抵接所述支撑杆的抵接槽,所述抵接槽为向内凹陷的弧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槽在抵接支撑杆时提供相对的作用,以为定位框提供小幅度的转动导向,以调整定位框与支撑杆的相对位置;同时,在限位块限制定位杆后,抵接槽的设置会使得抵接块与支撑杆的接触面积尽量的大,以为定位框与支撑杆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15、可选的,所述抵接块靠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支撑杆的倒角。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块至上而下抵接支撑杆时,通过倒角以减少抵接块所受到的相对阻力,以提高安装时的结构顺畅程度。

17、可选的,所述连接套外壁开设有螺孔,所述滑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螺孔对应的开孔,所述第一固定件能穿设过所述螺孔至所述开孔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第一固定件连接滑套与支杆,从而限制定位框的移动,以提供更稳定的安装方式。

19、可选的,所述螺杆远离所述螺柱的一端穿设出所述固定柱并设置有方便人手对所述螺杆进行转动的端块。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提供一种免予作业人员手动扶持标准节对应校准的安装结构,以增加项目效率以及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22、2.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对待安装标准节进行加固和连接,以提高结构安装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