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0867发布日期:2023-09-13 02:2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进出料机构,具体是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抗静电剂是一种固态颗粒状的原料,抗静电剂原料储存于原料桶,原料桶是作为抗静电剂原料水浴加热并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的一种容器,抗静电剂固态原料水浴加热在加热池中进行,目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原料桶吊入或吊出池体的航吊,航吊是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一种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将装有固态原料的原料桶运送至航吊吊运范围,然后利用航吊将原料桶一个接一个地吊入池体。当原料桶内的固态原料水浴加热转化成为液态原料后,再将原料桶一个接一个地吊出池体。

2、例如公开号为cn212924171u的。申请涉及进出料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航吊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横梁连接于立柱,所述航吊组件包括若干个电葫芦、导轨和挂杆,所述电葫芦包括本体和锁链,所述导轨设置于横梁上,所述锁链的一端连接于本体,所述锁链的另一端连接于挂杆,所述本体滑动连接于导轨,所述挂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吊装原料桶的挂钩。将原料桶挂设于挂钩上,启动电葫芦,将若干个原料桶吊入池体,当固体原料水浴加热转化为液态原料后,利用电葫芦吊出原料桶。本申请具有能够同时吊运若干个原料桶进出池体,从而提高了原料桶进出池体效率的效果。

3、上述装置在对原料桶进行吊装时,常常需要人们手动的将原料桶上的提手挂在挂钩上,因此人们在对大量的原料桶进行吊装时,需要人们对大量的原料桶进行手动吊装,进而导致人力的浪费和吊装效率的降低,因此提出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解决了现有航吊吊钩在对原料桶进行吊装时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包括环架和原料桶本体,所述环架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外杆和第一托块,所述外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卡扣机构和第二拉簧,所述内杆外表面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底部远离第二拉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块板,所述第一托块内腔的前后两端活动卡接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拉簧,所述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级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托块的中部远离原料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内杆外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架。

3、优选地,所述卡扣机构包括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远离原料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滑动架底部内腔的中部和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卡块和第一斜块,所述卡块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拉簧,所述内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套杆上方的t形圆柱,所述套杆底部远离原料桶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所述环架的内腔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e形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分股拉绳。

4、优选地,所述二级支撑机构包括有弧块,所述弧块的顶部与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托块,所述第二托块远离原料桶本体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托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弧块顶部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5、优选地,所述外杆和第一托块不接触,且外杆位于第一托块靠外的一侧,所述斜块板底部的一端呈斜面状且与斜面的斜面配合,所述第一托块的顶部与原料桶本体中上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拉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外杆和套杆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限制杆远离原料桶本体的一端与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托块和限制杆固定连接,所述原料桶本体位于环架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横杆的重力大于第一拉簧的弹力,所述第一斜块与t形圆柱配合卡接,所述卡块靠近第一斜块的一端与第一斜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斜块和滑动架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斜块的下表面为斜面,且第一斜块的斜面分别与第二斜块和e形块顶部的一端配合,所述第一斜块顶部的一端为水平面,所述第一斜块顶部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斜块底部和e形块顶部一端的斜面配合。

9、优选地,所述分股拉绳的中下部分为三股,且分股拉绳底部的一端均与滑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分股拉绳的中下部均套接在支撑架的内部。

10、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顶部的一端贯穿外杆的底部并延伸至外杆的内部,所述弧块的内腔通过连接管与外杆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托块与弧块的内腔过盈配合。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两端均与弧块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第二托块的一端与弧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与弧块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托块上表面靠近原料桶本体的一侧与原料桶本体中下部的下表面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发明通过套杆、第二拉簧、第一斜块和分股拉绳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原料桶快速固定以便于航吊吊起进料的作用,通过将装置套在原料桶本体的外部,在第二拉簧拉力的作用下,使得套杆带动斜块板向下移动,使得斜块板底部挤压斜面,此时第一托块向靠近原料桶本体一侧移动,第一托块顶部与原料桶本体接触,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放松,在滑动架与横杆的配合下,使得第一斜块底部的一端移动至e形块顶部斜面的下方,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带动滑动架向上移动,此时第一拉簧弹力会使得第一斜块将e形块提起,当e形块顶部与第二斜块底部接触时,此时第一斜块沿着e形块的斜面移动至第二斜块的上方,随后第一斜块与t形圆柱接触并卡接,此时继续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上升,将会带动滑动架、第一斜块、t形圆柱和原料桶本体向上移动,从而起到了对原料桶本体快速固定并吊起的作用;

14、本发明通过弧块、第一限位杆、第二托块和连接管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原料桶进行二次固定的作用,通过内杆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使得挤压外杆内部的气体并使得内部气体的压力增大,此时通过连接管的连通,同时弧块内部气体的压力也会增大,再配合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对第二托块的限位作用,进而推动第二托块向靠近原料桶本体一侧的移动,从而使得第二托块的上表面与原料桶本体发生接触,从而完成对原料桶本体底部的托举固定;

15、本发明通过横杆、滑动架、e形块和分股拉绳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便于对原料桶进行放料的作用,通过将原料桶本体吊入至加热池中时,此时原料桶本体底部与加热池底部接触,此时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呈放松状态,这时滑动架将会在横杆重力作用下使得卡块移动至e形块和第二斜块之间,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上升带动滑动架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斜块顶部与第二斜块底部接触并带动第二斜块、套杆和斜块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斜块板解除对斜面的挤压,进而在第三拉簧拉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托块复位解除与环架的接触,继续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上升,而原料桶本体仍在加热池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包括环架(1)和原料桶本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架(1)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外杆(2)和第一托块(9),所述外杆(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杆(3),所述内杆(3)的外表面连接有卡扣机构(4)和第二拉簧(7),所述内杆(3)外表面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有套杆(5),所述套杆(5)底部远离第二拉簧(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块板(6),所述第一托块(9)内腔的前后两端活动卡接有限制杆(13),所述限制杆(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拉簧(14),所述外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级支撑机构(11),所述第一托块(9)的中部远离原料桶本体(12)的一侧设置有斜面(8),所述内杆(3)外表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机构(4)包括有滑动架(401),所述滑动架(401)远离原料桶本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402),所述滑动架(401)底部内腔的中部和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卡块(409)和第一斜块(404),所述卡块(409)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拉簧(403),所述内杆(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套杆(5)上方的t形圆柱(405),所述套杆(5)底部远离原料桶本体(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斜块(406),所述环架(1)的内腔环形等角度活动卡接有e形块(407),所述支撑架(10)的顶部设置有分股拉绳(4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支撑机构(11)包括有弧块(111),所述弧块(111)的顶部与外杆(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块(1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二托块(116),所述第二托块(116)远离原料桶本体(12)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113)和第二限位杆(115),所述第二托块(11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14),所述弧块(111)顶部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2)和第一托块(9)不接触,且外杆(2)位于第一托块(9)靠外的一侧,所述斜块板(6)底部的一端呈斜面状且与斜面(8)的斜面配合,所述第一托块(9)的顶部与原料桶本体(12)中上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拉簧(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外杆(2)和套杆(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杆(13)远离原料桶本体(12)的一端与环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簧(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托块(9)和限制杆(13)固定连接,所述原料桶本体(12)位于环架(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02)的重力大于第一拉簧(403)的弹力,所述第一斜块(404)与t形圆柱(405)配合卡接,所述卡块(409)靠近第一斜块(404)的一端与第一斜块(40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簧(4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斜块(404)和滑动架(40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块(404)的下表面为斜面,且第一斜块(404)的斜面分别与第二斜块(406)和e形块(407)顶部的一端配合,所述第一斜块(404)顶部的一端为水平面,所述第一斜块(404)顶部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斜块(406)底部和e形块(407)顶部一端的斜面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股拉绳(408)的中下部分为三股,且分股拉绳(408)底部的一端均与滑动架(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分股拉绳(408)的中下部均套接在支撑架(10)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2)顶部的一端贯穿外杆(2)的底部并延伸至外杆(2)的内部,所述弧块(111)的内腔通过连接管(112)与外杆(2)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托块(116)与弧块(111)的内腔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114)的两端均与弧块(11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13)远离第二托块(116)的一端与弧块(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115)与弧块(11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托块(116)上表面靠近原料桶本体(12)的一侧与原料桶本体(12)中下部的下表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进出料机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静电剂加热池的进出料装置,包括环架和原料桶本体,所述环架的内腔环形等角度固定连接有外杆和第一托块,所述外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卡扣机构和第二拉簧。本发明通过套杆、第二拉簧、第一斜块和分股拉绳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原料桶快速固定以便于航吊吊起进料的作用,通过将装置套在原料桶本体的外部,在第二拉簧拉力的作用下,使得套杆带动斜块板向下移动,此时继续运行航吊使得分股拉绳上升,将会带动滑动架、第一斜块、T形圆柱和原料桶本体向上移动,从而起到了对原料桶本体快速固定并吊起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迎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聚力防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