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混纺纱卷线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72801发布日期:2023-09-16 16:1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混纺纱卷线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纱线加工,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混纺纱卷线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1、高强度混纺纱是一种由两种或多种纤维混合而成的纱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混纺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不同纤维的比例,以获得所需的特性。常见的混纺纱包括聚酯棉混纺纱、聚酯尼龙混纺纱等。在混纺纱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常需要卷线设备来对混纺纱进行绕卷,纱线卷线设备是一种专门用于将纱线从纱锭上卷绕到卷线筒上的设备,它是纺纱生产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纺纱机生产的纱线进行卷绕和包装,以便于后续加工和销售。

2、传统的混纺纱卷线设备主要由可进行旋转的收卷辊组成,通常来说会将纱线的一端绕制在收卷辊并通过收卷辊的转动来实现纱线的收卷过程,但在实际绕卷过程中,为了防止纱线全部绕卷在收卷辊的一端,通常会使用装置来带动纱线往复位移,但目前所使用的装置其纱线位移装置和收卷辊旋转装置的运动并非同步进行,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匹配,无法实现纱线绕卷时的自动布线,以及停止收卷后的自动停止布线,卷线质量较差。

3、在进行混纺纱的卷线时,由于混纺纱采用两种或多种纤维混合制成,同时在工厂生产过程中会导致纱线表面沾染一定的灰尘或纱线表面产生一定的毛刺,此时纱线整体的直径会有细微的变化,当进行绕卷过程中细微的变化会发生一定的叠加,进而导致绕卷后的纱线出现布线不均,或凹凸不平等现象,严重影响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混纺纱卷线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混纺纱卷线设备,包括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耳板,所述收卷辊的前端设有导纱组件,所述导纱组件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的正面相连接,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左端设有动力传递组件,所述动力传递组件的一端与导纱组件之间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导纱组件包括位于收卷辊正前方的固定导轨,所述固定导轨背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固定板的正面相连接,所述动力传递组件包括蓄水罐和动力罐,所述蓄水罐位于左侧所述固定板的左端,所述动力罐位于导纱组件的左侧,位于右侧固定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传动座远离收卷辊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右侧的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

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收卷辊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传动座的内侧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活动板。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槽内部的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传动座内腔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限位板与限位槽之间活动卡接,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限位槽的一端相接触。

5、在进行绕卷前,需将收卷辊一端的限位板插入对应端传动座内部的限位槽内部,并使其与活动板之间相接触,同时对活动板施加一定的压力,此时限位弹簧被压缩并带动活动板相对限位槽的位移,直至收卷辊另一端的限位板可插入对应的传动座内部,松开对活动板施加的压力即可实现收卷辊的安装,同时在完成绕卷需要进行拆卸时可通过向一端施加压力使得另一端露出即可实现拆卸过程,而在进行绕卷时,可通过启动电机即可带动一端的传动轴转动,并通过传动座带动收卷辊的旋转,且收卷辊转动亦可带动左端的传动座和传动轴旋转并将动力传递至动力传递组件处。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蓄水罐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涡流叶片,所述涡流叶片的右端安装有连接轴且通过连接轴与左侧的传动轴之间传动连接,所述蓄水罐的右端通过连接柱与左侧的固定板相连接。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蓄水罐左侧的中部固定连通有进水阀,所述蓄水罐顶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排水阀,所述蓄水罐的内部存储有清水,所述动力罐的左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动力罐的右端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进水阀之间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阀之间固定连通。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动力罐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动力轴,所述第一动力轴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内部的叶轮,所述第一动力轴的底端贯穿动力罐的底端且通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动力轴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动力轴,所述第二动力轴的顶端与导纱组件之间相连接。

9、在进行纱线的绕卷时由于收卷辊的旋转可同步带动涡流叶片转动,此时涡流叶片的转动可在蓄水罐的内部产生压力变化,并将蓄水罐内部的水流通过排水阀甩出,此时水流即可通过排水管输送并进入动力罐的内部,此时动力罐内部的叶轮随之受到压力发生转动,且水流可通过进水管回流,并通过涡流叶片中部压力值较小的因素重新回流至蓄水罐的内部完成循环,且在收卷辊停止旋转后,蓄水罐内部的压力值趋于平衡,涡流叶片和叶轮均停止旋转。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导轨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相对固定导轨左右位移,所述导向块的底端与第二动力轴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导向块的中部开设有导向孔。

11、当叶轮发生转动时,此时第一动力轴随之旋转,并带动第一连杆转动,此时第二连杆随之发生摆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随之发生变化,并对导向块施加一定的拉力和推力,此时导向块即可相对固定导轨左右位移,且通过导向块正面的导向孔带动混纺纱左右位移,使其均匀的布置在收卷辊的外表面配合收卷辊的旋转完成卷线过程。

12、通过利用收卷辊卷线时的旋转作用于蓄水罐,实现水流的离心并通过蓄水罐内部压力值的变化和动力罐内部水流的流动将旋转方向进行改变,并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左右往复运动,且二者之间处于柔性连接,可有效避免硬性连接或不同装置进行动力传递时所导致的布线和旋转按难以同步的问题,实现了卷线时的自动布线以及卷线停止时的自动停止布线,有效提高了卷线质量。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延长轴,所述延长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所述清洁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接盒,所述清洁板的中部设置有橡胶毛刷。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块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张力调节板,所述张力调节板与导向块之间相互平行。

15、在使用前事先纱线会首先穿过清洁板再穿过导向孔且穿过张力调节板直至与收卷辊的表面进行绕卷固定,而当导向块相对固定导轨左右位移时可同步带动清洁板的左右位移,由于收卷辊的旋转和导向块的左右位移,此时纱线可相对清洁板前后位移,即纱线的外表面始终与清洁板的内侧面相接触,即可在清洁板的作用下对纱线的外表面进行刮除清洁,使其杂质和毛刺被刮除并进入下方的承接盒内部完成收集;

16、通过纱线卷线时候绕卷动作的利用,同时配合纱线布线时的动作,并依靠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即可实现对纱线表面的自动清洁,使其在完成纱线的自动布线的同时实现纱线粗细的统一,避免传统装置纱线直径存在细微变化导致卷线后布线不均,和凹凸不平的问题,提高纱线质量。

17、在进行纱线的卷线过程中,当纱线的张力出现下降,即纱线绕卷出现松动时,可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即可带动安装架向上位移,此时即可同步带动张力调节板的向上位移,即可对纱线提供向上的作用力,此时纱线即可完成紧绷,反之当实现过度紧绷即将发生断裂时,可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带动安装架和张力调节板下降实现纱线的放松,即可完成纱线的张力大小调整,提高卷线效率。

18、通过对纱线卷线时的旋转动作的进一步利用,配合纱线的自动布线,通过上提纱线和下拉纱线的动作,实现纱线的紧绷和纱线的放松,通过纱线绕卷前的紧绷和放松实现了纱线卷线时张力大小的自动调整,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纱线卷线时,纱线紧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卷线质量。

19、一种高强度混纺纱卷线设备的工作方法,包含以下方法:

20、s1:在进行纱线的绕卷前,可将收卷辊一端的限位板插入限位槽的内部,并对限位槽施加向内侧面的压力,此时位于限位槽内部的活动板受到作用力向内侧面进行位移,且限位弹簧被压缩,此时即可将另一侧的限位板与另一侧的限位槽之间进行活动卡接,并松开对一侧活动板所施加的压力即可实现收卷辊的安装,反之在绕卷结束后即可对收卷辊进行拆卸,同时在绕卷时需将纱线的一端穿过导向孔和张力调节板并与收卷辊之间绕卷固定即可完成准备;

21、s2:完成装置的准备后,可通过启动电机即可通过传动轴和传动座带动收卷辊旋转进而对纱线进行绕卷,同时可带动涡流叶片旋转,并产生离心力将蓄水罐内部的水流甩出,此时水流即可通过排水阀以及排水管进入动力罐的内部,并推动叶轮旋转,且可在蓄水罐的中部产生负压将水流通过进水管以及进水阀重新吸入至蓄水罐的内部完成循环;

22、s3:动力罐转动时可同步带动第一动力轴转动,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实现导向块的左右往复位移,通过导向孔实现纱线的左右往复位移,进而完成纱线的左右均匀布线,完成绕卷过程,同时清洁板可对纱线表面的异物进行刮除,并将异物收集至承接盒的内部完成绕卷;

23、s4:当纱线绕卷发生张力过松或张力过紧时,可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即可带动安装架和张力调节板上下位移,进而对纱线施加向上或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纱线收紧或放松,提高绕卷效果。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1、本发明通过利用收卷辊卷线时的旋转作用于蓄水罐,实现水流的离心并通过蓄水罐内部压力值的变化和动力罐内部水流的流动将旋转方向进行改变,并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左右往复运动,且二者之间处于柔性连接,可有效避免硬性连接或不同装置进行动力传递时所导致的布线和旋转按难以同步的问题,实现了卷线时的自动布线以及卷线停止时的自动停止布线,有效提高了卷线质量。

26、2、本发明通过纱线卷线时候绕卷动作的利用,同时配合纱线布线时的动作,并依靠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即可实现对纱线表面的自动清洁,使其在完成纱线的自动布线的同时实现纱线粗细的统一,避免传统装置纱线直径存在细微变化导致卷线后布线不均,和凹凸不平的问题,提高纱线质量。

27、3、本发明通过对纱线卷线时的旋转动作的进一步利用,配合纱线的自动布线,通过上提纱线和下拉纱线的动作,实现纱线的紧绷和纱线的放松,通过纱线绕卷前的紧绷和放松实现了纱线卷线时张力大小的自动调整,有效避免了传统装置纱线卷线时,纱线紧度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卷线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