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容器以及带盖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9069发布日期:2023-12-08 14:0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隔热容器以及带盖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隔热容器以及带盖容器。


背景技术:

1、例如,存在一种隔热容器,该隔热容器具有一端开口的金属制的外容器以及内容器,在将内容器收容于外容器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彼此的开口端相互接合,并且在外容器与内容器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这样的隔热容器被广泛利用在具有保温、保冷功能的水壶或马克杯等饮料用容器、具有保温功能的食品容器或烹调机等。

2、然而,在上述的隔热容器中,在使外容器与内容器彼此的开口端相互对接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使该对接的部分接合(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2。)。

3、具体而言,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隔热容器中,在外容器和内容器的上端部,在使外容器的内表面与内容器的外表面对接的状态下,通过焊接(所谓的对接焊接)使开口端彼此相互接合。

4、另一方面,在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隔热容器中,在使内容器的上端部向外侧弯曲的状态下,且在使外容器的开口端与内容器的开口端对接的状态下,通过焊接使开口端彼此相互接合。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27764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282137号公报

7、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隔热容器中,上端部较薄,因此在直接用嘴喝饮料的情况下,口感较差,不能得到良好的饮用舒适性。另一方面,为了得到口感良好的饮用口,在将形成饮用口的内塞构件安装于隔热容器的上端部的情况下,因构件数量的增加而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

8、另外,在安装了用于封闭隔热容器的上部开口部的盖体的情况下,进行在盖体安装垫圈并经由与隔热容器的上端部抵接的垫圈切断隔热容器与盖体之间的水的流动。然而,在使垫圈抵接于隔热容器的上端部的情况下,存在损伤垫圈的可能性,产生更换该垫圈的频度增加等耐久性的问题。

9、另一方面,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隔热容器中,在使外容器的开口端与内容器的开口端对接时,由于彼此的对接面积缩小,容易产生位置偏移。另外,若彼此的对接面积缩小,则存在以激光焊接的熔透量不足以接合的担忧。因此,使用熔透量较大的等离子焊接,但焊接焊道较大,因此导致制造工序的复杂化、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为了增大外容器的开口端与内容器的开口端对接面积,不得不增厚外容器以及内容器的板厚度,从而难以使外容器以及内容器的板厚度变薄,并实现隔热容器的轻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以往的情况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外容器与内容器的接合端部精度良好地接合,而且能够得到加工良好的接合端部的隔热容器,以及具备这样的隔热容器的带盖容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手段。

3、(1)隔热容器具有一端开口的金属制的外容器以及内容器,在将上述内容器收容于上述外容器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它们相互接合,并且在上述外容器与上述内容器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其特征在于,

4、上述真空隔热层具备:

5、外侧接合端部,其包含使上述外容器的开口端朝向上方延长的直线部;和

6、内侧接合端部,其包含从上述内容器的上端向外翻折,并且使上述内容器的开口端朝向下方折弯的弯曲部,

7、在上述直线部的内表面与上述弯曲部的外表面对接的状态下,上述外侧接合端部与上述内侧接合端部的对接部被接合。

8、(2)根据上述(1)所述的隔离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接合端部包含使上述弯曲部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平坦化的平坦部,在上述直线部的内表面与上述平坦部对接的状态下,上述外侧接合端部与上述内侧接合端部的对接部被接合。

9、(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隔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内容器的内表面设置有随着朝向上述对接部而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形部。

10、(4)一种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11、上述(1)或(2)所记载的隔热容器;和

12、盖体,其可装卸自由地安装于上述隔热容器。

13、如以上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使外容器与内容器的接合端部精度良好地接合,而且能够得到加工良好的接合端部的隔热容器,以及具备这样的隔热容器的带盖容器。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容器,该隔热容器具有一端开口的金属制的外容器以及内容器,在将所述内容器收容于所述外容器的内侧的状态下使所述外容器和所述内容器相互接合并且在所述外容器与所述内容器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

2.一种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隔热容器以及带盖容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外容器与内容器的接合端部精度良好地接合,而且能够得到加工良好的接合端部的隔热容器。隔热容器具有一端开口的金属制的外容器(2)以及内容器(3),在将内容器(3)收容于外容器(2)的内侧的状态下使它们相互接合,并且在外容器(2)与内容器(3)之间设置有真空隔热层(4),该隔热容器具备:外侧接合端部(11),包含外容器(2)的开口端(2a);和弯曲部(14),从内容器(3)的上端向外翻折,并且使内容器(3)的开口端(3a)朝向下方折弯,内容器(3)的开口端(3a)被折弯为外侧接合端部(11)的内表面与内容器(3)的外表面不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丸山高广,藤谷茂,伊石翼,马场圭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