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胶带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81435发布日期:2023-12-25 11:3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胶带分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分切胶带的装置,具体为一种智能化胶带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1、胶带通常由基材和附着于基材表面的粘着剂构成,根据基材材质和粘着剂的不同,衍生出了各种功能的胶带,在胶带的生产加工中,通常需要采用胶带分切设备对大卷的胶带进行分切,以获得不同规格尺寸的胶带;

2、传统的胶带分切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其分切刀的位置较为固定,无法灵活的调整分切刀之间的宽距大小,因此不能适用于宽度要求不同的胶带,并且分切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胶带上的胶水很容易粘黏在分切刀的表面上,同时分切刀的刀刃会出现磨耗、钝角等现象,然而目前在需要对分切刀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分切刀从机架上拆卸下来,之后装在打磨机上进行打磨,紧接着需要重新将分切刀装在机架上,并进行位置调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影响工作效率,并且现有的胶带分切装置智能程度较低,缺少设置用于智能检测分切刀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的智能检测机构以及智能控制磨刀组件对分切刀进行磨刀工序的智能控制机构,使得分切刀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有效发觉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从而影响到胶带的分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胶带分切装置,能有效的解决其分切刀的位置较为固定,无法灵活的调整分切刀之间的宽距大小,因此不能适用于宽度要求不同的胶带,并且分切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胶带上的胶水很容易粘黏在分切刀的表面上,同时分切刀的刀刃会出现磨耗、钝角等现象,然而目前在需要对分切刀进行打磨时,需要将分切刀从机架上拆卸下来,之后装在打磨机上进行打磨,紧接着需要重新将分切刀装在机架上,并进行位置调整,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并且现有的胶带分切装置智能程度较低,缺少设置用于智能检测分切刀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的智能检测机构以及智能控制磨刀组件对分切刀进行磨刀工序的智能控制机构,使得分切刀在工作过程中无法有效发觉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从而影响到胶带的分切效果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胶带分切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端面设有用于传输胶带的胶带输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中部设有胶带分切机构、用于调节所述胶带分切机构纵向位置的升降模组以及设于所述胶带分切机构上方的磨刀组件,所述工作台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胶带分切机构及磨刀组件的支撑架,所述胶带分切机构包括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做旋转运动的伺服电机以及至少两个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外侧的分切刀组件,所述传动轴设有用于调节分切刀组件宽距大小的位置调节槽,且传动轴设有用于限制分切刀组件位置的锁紧槽,所述分切刀组件包括分切刀以及一组锁紧环;

3、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分切刀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的视觉检测机构,所述视觉检测机构包括工业线阵相机与控制电路板,所述工业线阵相机与控制电路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一执行模块、第二执行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分析模块,所述工业线阵相机用于采集照片,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工业线阵相机采集的不同序号分切刀的照片从而得到图像序列,并根据图像序列计算得到分切刀上的每个像素点的坐标信息,之后将坐标信息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三维点云数据,实现重建分切刀的三维模型,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重建后的分切刀模型数据,之后与数据库中的分切刀三维模型进行对比,并进行分析决策以及反馈检测结果;

4、所述磨刀组件包括磨刀石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磨刀石做上下升降运动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磨刀石相互连接,所述磨刀石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分切刀的外沿与凹槽的左右两侧槽壁相互接触但不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面设有用于驱动磨刀组件做轴向滑移运动的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包括伸缩电机以及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直线导轨与直线滑块,所述直线滑块设于直线导轨上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与直线滑块连接,所述直线滑块的端面设有用于安装伸缩气缸的气缸安装座,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一执行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二执行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执行模块与伸缩气缸控制连接,所述第二执行模块与伸缩电机控制连接。

5、优选地,所述分切刀设于锁紧环之间并与之相互连接,所述锁紧环设有螺纹孔及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贯穿螺纹孔并设于锁紧槽的内部,且锁紧环的底部设有与之相互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设于位置调节槽的内部并与之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顶端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活动槽,所述伸缩杆设于活动槽的内部,所述磨刀石的顶端设有与之一体成型的连接部,且磨刀石通过所述连接部与伸缩杆连接,所述分切刀的外沿与凹槽的上端槽壁具有间隔,且凹槽的宽度向开口一端逐渐增大。

7、优选地,所述锁紧槽设于所述位置调节槽的内部,所述位置调节槽呈矩形状,锁紧槽呈长圆形状,所述螺纹孔贯穿锁紧环及滑块,且所述锁紧环的内端成型有连接环,所述锁紧环通过连接环与分切刀连接。

8、优选地,所述升降模组包括设于一组分别设于支撑架内侧面上的升降导轨与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设于升降导轨上并与之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升降滑块的外侧面分别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电机安装座与导向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设于电机安装座的内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电机安装座后通过联轴器与传动轴的一端联接,传动轴的另外一端设于升降滑块上并与之转动连接;

9、所述工作台的端面设有升降气缸以及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导向杆,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电机安装座驱动连接,所述导向座的两侧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座通过导向孔与导向杆滑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工作台接近胶带分切机构的一侧设有张紧辊组件,所述张紧辊组件包括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第三安装板以及设于一组所第三安装板之间并与之转动连接的张紧辊。

11、优选地,所述工作台接近胶带分切机构的一侧设有压辊模组,所述支撑架接近压辊模组的一侧设有预压模组,所述预压模组包括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第四安装板以及设于一组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并与之转动连接的预压辊。

12、优选地,所述压辊模组包括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第五安装板以及设于一组所述第五安装板之间并与之转动连接的上压辊与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上下分布设置,且上压辊与所述下压辊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活动间隙,且胶带分别与上压辊于下压辊的外侧面相互接触但不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胶带输送机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两侧的胶带放卷辊组件和胶带收卷辊组件,所述胶带放卷辊组件包括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第一安装板、设于一组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胶带放卷辊以及设于第一安装板外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安装板后通过联轴器与胶带放卷辊的一端联接,所述胶带放卷辊的外侧套设有胶带;

14、所述胶带收卷辊组件包括一组间隔分布设置的第二安装板以及设于一组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并与之转动连接的胶带收卷辊,所述胶带收卷辊的外侧套设有至少两个与之拆卸式连接的料筒,所述胶带的前端缠绕于料筒的外侧面上。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光电传感器与电机控制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检测端朝向胶带,光电传感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传动轴设置有用于调节分切刀组件宽距大小的位置调节槽,且传动轴设有用于限制分切刀组件位置的锁紧槽,锁紧环设有螺纹孔及锁紧螺栓,因此分切刀组件通过滑块于位置调节槽内滑动从而对分切刀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最合适的安装位置,之后利用拧紧锁紧螺栓,从而实现限制分切刀组件位置的作用效果,该胶带分切机构能够灵活的调整分切刀之间的宽距大小,适用于宽度要求不同的胶带,通过设置磨刀组件,伸缩电机驱动磨刀组件前移一段距离,直至磨刀石位于分切刀的上方,此时伸缩气缸驱动磨刀石下降一段距离,直至分切刀位于磨刀石凹槽的内部,伺服电机驱动分切刀组件高速旋转,分切刀与凹槽的左右两侧壁相互接触从而实现磨刃的效果,并且能够去除残留在分切刀外侧面的胶水,由此实现在线式磨刀,无需拆装分切刀,能够大幅度提高胶带的分切效率及分切效果,与此同时,视觉检测机构能够智能检测分切刀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工业线阵相机采集照片,之后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工业线阵相机采集的不同序号分切刀的照片从而得到图像序列,并根据图像序列计算得到分切刀上的每个像素点的坐标信息,紧接着将坐标信息进行网格化处理得到三维点云数据,实现重建分切刀的三维模型,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到重建后的分切刀模型数据,并将该模型与数据库中的分切刀三维模型进行对比,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决策以及反馈检测结果,从而实现智能检测分切刀刀刃部分的胶黏程度以及刀刃磨损程度,之后分别通过第一控制模块及第二控制模块下达指令至第一执行模块与第二执行模块,伸缩气缸与伸缩电机启动,并将磨刀组件移动至需磨刀的分切刀上方,实现分切刀单独磨刀,而不影响胶带分切工序,并实现智能控制磨刀组件对分切刀进行磨刀工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