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装置及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6734发布日期:2023-12-15 19:3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缓冲装置及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尤其涉及一种缓冲装置及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电梯装置,为了保证电梯与乘客人员的安全,对井道内的底坑深度有严格要求,因此底坑深度的要求很难降低。对于某些井道尺寸受限的案例,底坑深度不足时,需要开挖底坑,但又对建筑防水等有一定要求。

2、当电梯需要满足超浅底坑的要求时,公开文献cn114955797a公开了一种电梯装置。轿厢在底层平层通常需要压缩缓冲器。但是缓冲器的反复压缩工作,会造成其寿命的减少。同时对于现有可以反复压缩的缓冲器,在底层平层压缩缓冲器后,缓冲器的支反力较大,会影响轿厢的实际载重检测。当轿厢在底层超载时,系统可能无法准确检出,容易造成电梯超载运行,使电梯系统与人员产生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升降组件、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所述升降组件可相对于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移动,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可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移动;

3、当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的移动速度低于预设速度阈值,且移动的方向为升降组件接近第二缓冲装置时,第一缓冲装置对升降组件产生第一缓冲力,第一缓冲装置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静止;

4、当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预设速度阈值,且移动的方向为升降组件接近第二缓冲装置时,升降组件带动第一缓冲装置一起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移动,第二缓冲装置对第一缓冲装置和升降组件产生第二缓冲力;所述第二缓冲力大于第一缓冲力。

5、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为柱塞,所述阻塞上部具有接触部,所述柱塞上具有齿条结构。

6、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具有外壳,外壳内部具有传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齿条结构啮合,所述缓冲组件提供第一缓冲力。

7、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轴、棘爪和棘轮;棘轮固定在第一缓冲装置外壳内部,齿轮通过轴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缓冲装置外壳内部,棘爪可转动地固定在齿轮上;齿条结构与齿轮啮合,齿条结构移动时带动齿轮旋转。

8、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与轴固定,产生的扭力阻止升降组件压入第一缓冲装置,当外部对升降组件的压力去除后,第一缓冲力用于升降组件的复位。

9、优选地,当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预设速度阈值,且移动的方向为升降组件接近第二缓冲装置时,齿轮的旋转速度对棘爪产生的离心力使棘爪与棘轮啮合,棘轮阻止齿轮的旋转,升降组件带动第一缓冲装置一起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移动。

10、优选地,所第二缓冲装置为液压型油缸。

11、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具有复位装置,在外部对升降组件的压力去除后,使第一缓冲装置复位。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具有轿厢、驱动装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装置还具有前述的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为柱塞,所述阻塞上部具有接触部,所述柱塞上具有齿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具有外壳,外壳内部具有传动组件和缓冲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齿条结构啮合,所述缓冲组件提供第一缓冲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轴、棘爪和棘轮;棘轮固定在第一缓冲装置外壳内部,齿轮通过轴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缓冲装置外壳内部,棘爪可转动地固定在齿轮上;齿条结构与齿轮啮合,齿条结构移动时带动齿轮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与轴固定,产生的扭力阻止升降组件压入第一缓冲装置,当外部对升降组件的压力去除后,第一缓冲力用于升降组件的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预设速度阈值,且移动的方向为升降组件接近第二缓冲装置时,齿轮的旋转速度对棘爪产生的离心力使棘爪与棘轮啮合,棘轮阻止齿轮的旋转,升降组件带动第一缓冲装置一起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第二缓冲装置为液压型油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装置具有复位装置,在外部对升降组件的压力去除后,使第一缓冲装置复位。

9.一种电梯装置,具有轿厢、驱动装置、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装置还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缓冲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包括升降组件、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所述升降组件可相对于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移动,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可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移动;当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的移动速度低于预设速度阈值,且移动的方向为升降组件接近第二缓冲装置时,第一缓冲装置对升降组件产生第一缓冲力,第一缓冲装置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静止;当升降组件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的移动速度大于等于预设速度阈值,且移动的方向为升降组件接近第二缓冲装置时,升降组件带动第一缓冲装置一起相对于第二缓冲装置移动,第二缓冲装置对第一缓冲装置和升降组件产生第二缓冲力;所述第二缓冲力大于第一缓冲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栋,董德靖,沈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