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及其车体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14861发布日期:2023-12-19 12:5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及其车体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铁路运输装备,具体涉及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及其车体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铁路集装箱运输作为快捷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在跨区域、大运量的多式联运系统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被各国内陆和外贸运输所普遍采用。而澳洲/太平洋地区是全球唯一没有本地货车制造商的地区,主要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出口世界各国的集装箱平车主要依赖陆运、海运相结合的方式运输,因此,如何安全、便捷、低成本包装是所有出口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2、传统铁路集装箱平车车体采用串式包装,利用连接杆配合垫板以及螺栓,将多层的车体锁紧固定,但最下层车体下方采用防滑橡胶垫、压板及螺母固定后,使下层车体的旋锁安装内腔下方封闭,雨天或海运运输时极易积水,锈蚀车体或蚊虫产卵到港后孵化,产生外来物种,引发贸易纠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及其车体包装结构,解决了现有车体串式包装的排积水问题。

2、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包括排水紧固组件,排水紧固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逐层布置的上垫板、中压板和下垫板,上垫板的上杆孔、中压板的中杆孔和下垫板的下杆孔由上至下依次相对,下垫板遮挡在中杆孔处,中杆孔相对下垫板外露于中压板的表面。

4、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垫板、中压板和下垫板均为方形。

5、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垫板和中压板的形状轮廓相同,下垫板的形状轮廓小于中压板。

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杆孔为圆型孔,中杆孔为长圆孔,下杆孔为圆型孔。

7、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杆孔的孔直径大于中杆孔的孔直径,上杆孔的孔直径等于中杆孔的孔边长,中杆孔的孔直径等于下杆孔的孔直径。

8、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杆孔、中杆孔和下杆孔的孔中心线相互重合。

9、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垫板为防滑橡胶垫。

10、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压板与下垫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压板和下垫板为碳素钢。

12、一种车体包装结构,包括上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还包括至少两层布置的车体,车体上位置相对的旋锁孔内共同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压设紧固组件和螺母,压设紧固组件通过螺母作用在最上层的车体上,连接杆的下端设有排水紧固组件和螺母,排水紧固组件通过螺母作用在最下层的车体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布置有两层或三层。

14、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为铁路平车车体,车体的两端均设有两侧对称布置的旋锁孔。

15、进一步的,所述的压设紧固组件包括上层的压板和下层的垫板。

16、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与车体之间设有车体垫板。

17、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垫板为防滑橡胶垫。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采用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上垫板圆型孔、中压板长圆孔与下垫板圆型孔形成梯度漏水孔,进行梯田式排水,避免了积水的产生。

20、2.串式包装将铁路集装箱平车车体两层或三层叠装,采用连接杆穿过旋锁安装孔进行夹紧固定打包,包装方案简单,稳固可靠,方便运输。

21、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发明,(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技术特征:

1.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包括排水紧固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紧固组件(5)包括由上至下逐层布置的上垫板(51)、中压板(53)和下垫板(55),上垫板(51)的上杆孔(52)、中压板(53)的中杆孔(54)和下垫板(55)的下杆孔(56)由上至下依次相对,下垫板(55)遮挡在中杆孔(54)处,中杆孔(54)相对下垫板(55)外露于中压板(53)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板(51)、中压板(53)和下垫板(55)均为方形;所述的上垫板(51)和中压板(53)的形状轮廓相同,下垫板(55)的形状轮廓小于中压板(5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杆孔(52)为圆型孔,中杆孔(54)为长圆孔,下杆孔(56)为圆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杆孔(52)的孔直径大于中杆孔(54)的孔直径,上杆孔(52)的孔直径等于中杆孔(54)的孔边长,中杆孔(54)的孔直径等于下杆孔(56)的孔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杆孔(52)、中杆孔(54)和下杆孔(56)的孔中心线相互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板(51)为防滑橡胶垫;所述的中压板(53)与下垫板(55)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压板(53)和下垫板(55)为碳素钢。

7.一种车体包装结构,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还包括至少两层布置的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上位置相对的旋锁孔(2)内共同穿设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上端设有压设紧固组件(4)和螺母(6),压设紧固组件(4)通过螺母(6)作用在最上层的车体(1)上,连接杆(3)的下端设有排水紧固组件(5)和螺母(6),排水紧固组件(5)通过螺母(6)作用在最下层的车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体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布置有两层或三层;所述的车体(1)为铁路平车车体,车体(1)的两端均设有两侧对称布置的旋锁孔(2)。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体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设紧固组件(4)包括上层的压板和下层的垫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车体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1)与车体(1)之间设有车体垫板(7);所述的车体垫板(7)为防滑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田式排水紧固装置及其车体包装结构。该装置包括排水紧固组件,排水紧固组件包括上垫板、中压板和下垫板,上垫板的上杆孔、中压板的中杆孔和下垫板的下杆孔由上至下依次相对,下垫板遮挡在中杆孔处,中杆孔相对下垫板外露于中压板的表面。该结构结构包括车体,车体上旋锁孔内穿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压设紧固组件和螺母,连接杆的下端设有排水紧固组件和螺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上垫板圆型孔、中压板长圆孔与下垫板圆型孔形成梯度漏水孔,进行梯田式排水,避免了积水的产生;串式包装将车体两层或三层叠装,采用连接杆穿过旋锁安装孔进行夹紧固定打包,包装方案简单,稳固可靠,方便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淑梅,张瑞国,曹志鸿,杨清帆,徐誌,冯成礼,廖军,李冬,吴畅,陆强,李军生,余金凤,万健,黄波涛,王力,冯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