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2282发布日期:2024-01-23 11:5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消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1、高层建筑在带给人们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居住舒适性等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消防隐患。当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起火时,火势将沿外立面迅猛向上燃烧,高温烟气及明火会通过窗户外向室内蔓延,由于电梯停用,楼梯间禁烟,加之人多楼高,疏散极为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2、现有技术中高层建筑的消防避难措施较少,如果起火点在楼下,且火势大,不能下落逃生时,受困人员一般前往阳台等透风处等待救援或自救,但一旦救援时间过久或者无法自救逃生,受困人员往往会进行风险更大的冒险逃生举措,如从较高楼层跳下,危险性极大,轻则外伤,重则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层建筑中消防避难措施缺乏的缺陷。

2、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包括机房和轿厢;

4、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设置于所述机房内,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泵;

5、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所述冷却系统的进水端通过插接组件与所述冷却水泵相连;所述冷却系统的出水端通过插接组件与所述冷却水箱相连;

6、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所述机房上设置有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适配的通风口;

7、排烟管,所述排烟管的出口端排空设置,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深入到电梯井道内,所述排烟管内还设置有排烟风机;

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泵、冷却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吸气扇电连接。

9、可选的,插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所述第一插接管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箱上,所述第一插接管的入口端设置有呈锥形结构的引导管;所述第二插接管设置于所述轿厢上,所述第二插接管上设置有若干密封槽,各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10、可选的,第二插接管包括波纹管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波纹管相连,所述波纹管的出口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橡胶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接头上。

11、可选的,轿厢上设置有冷却夹层,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夹层内的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上设置有若干正对所述轿厢的喷淋头;冷却夹层内还设置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与所述连接管相连。

12、可选的,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管内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管的入口端设置有电磁风阀,所述循环风管的入口端还设置有成锥形结构的导风管。

13、可选的,循环风管的入口端设置有调节板,所述导风管上设置有若干滑杆,各所述滑杆分别与所述调节板滑动相连;各所述滑杆上还套制有调节弹簧;所述循环风管与所述导风管通过软接头相连。

14、可选的,导风管的端面还设置有密封环;各所述滑杆上均设置有限位螺母。

15、可选的,通风口内还设置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入口端穿过机房与外部大气相通。

16、可选的,控制器包括plc控制器和备用电池,所述轿厢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轿厢底部设置有烟雾感应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感应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所述冷却水泵、回流泵、循环风机和排烟风机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17、可选的,轿厢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设置有防火涂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申请包括机房和轿厢,在所述机房内设置有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泵,所述轿厢内设置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进水端通过插接组件与所述冷却水泵相连;所述冷却系统的出水端通过插接组件与所述冷却水箱相连;所述轿厢内还设置哟空气循环系统,所述空气循环系统与设置于所述机房上的通风口适配;所述机房内还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出口端排空设置,所述排烟管的另一端深入到电梯井道内,所述排烟管内还设置有排烟风机;所述轿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冷却水泵、冷却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吸气扇电连接。

20、当电梯所在站层以下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进入到轿厢内,并启动应急避难模式,机房内的设备将把轿厢直接提升至楼顶或预设的避难层;轿厢到达相应区域后,冷却系统的进入端将通过插接组件连接冷却水泵,同时冷却系统的出水端也将通过插接组件连接冷却水箱,通过冷却系统控制整个轿厢的温度,以保证受困人员的安全;

21、同时空气循环系统将与通风口连通,通过空气循环系统向轿厢内输入外部空气,由于外部空气的输入,空气将从轿厢的缝隙向外泄漏,从而保证轿厢内处于正压状态,进而避免电梯井道内烟气向轿厢内蔓延,同时也能够实现换气,保证轿厢内受困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

22、由于排烟管的入口端深入到电梯井道内,因此当烟气蔓延到电梯井内时,排烟风机将启动,并将井道内的烟气快速抽离排除,其与空隙循环配合避免烟气进入到轿厢内,保证轿厢的安全;

23、与现有技术性相比,本申请通过对电梯轿厢的改造使其具有一定的避难救援功能,从而为火灾受困人员提供一可靠的避难场所,受困人员可以在电梯轿厢内等待消防救援,丰富了高层建筑中的消防避难措施;

24、其次,本申请充分利用了电梯轿厢,其不会对高层建筑的结构造成影响,改造成本较低,同时由于电梯的广泛使用,其也具有良好的实施基础,有利于丰富高层建筑的消防救生措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1)和轿厢(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插接管(9)和第二插接管(10),所述第一插接管(9)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箱(3)上,所述第一插接管(9)的入口端设置有呈锥形结构的引导管(11);所述第二插接管(10)设置于所述轿厢(2)上,所述第二插接管(10)上设置有若干密封槽(12),各所述密封槽(12)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管(10)包括波纹管(101)和连接管(102),所述连接管(102)与所述波纹管(101)相连,所述波纹管(101)的出口端设置有连接头(103),所述橡胶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连接头(1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2)上设置有冷却夹层(14),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夹层(14)内的冷却管(15),所述冷却管(15)上设置有若干正对所述轿厢(2)的喷淋头(16);冷却夹层(14)内还设置有回流泵(17),所述回流泵(17)与所述连接管(10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管(18),所述循环风管(18)内设置有循环风机(19);所述循环风管(18)的入口端设置有电磁风阀(20),所述循环风管(18)的入口端还设置有呈锥形结构的导风管(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18)的入口端设置有调节板(22),所述导风管(21)上设置有若干滑杆(23),各所述滑杆(23)分别与所述调节板(22)滑动相连;各所述滑杆(23)上还套制有调节弹簧(24);所述循环风管(18)与所述导风管(21)通过软接头(25)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1)的端面还设置有密封环(26);各所述滑杆(23)上均设置有限位螺母(2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5)内还设置有引风管(28),所述引风管(28)的入口端穿过机房(1)与外部大气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包括plc控制器(8)和备用电池,所述轿厢(2)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轿厢(2)底部设置有烟雾感应器(30),所述温度传感器(29)和烟雾感应器(30)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8)相连;所述冷却水泵(4)、回流泵(17)、循环风机(19)和排烟风机(7)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8)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2)表面设置有隔热层(31),所述隔热层(31)上设置有防火涂层(32)。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防救援的电梯系统,包括机房和轿厢,机房内设置有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泵,轿厢内设置有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的进水端通过插接组件与冷却水泵相连;冷却系统的出水端通过插接组件与冷却水箱相连;轿厢内还设置有与通风口适配的空气循环系统;机房内还设置有排烟管,排烟管的出口端排空设置,排烟管的另一端深入到电梯井道内,排烟管内还设置有排烟风机;轿厢内还设置有控制器;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进入轿厢,并进入到避难区域内,通过冷却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排烟管等在轿厢内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为受困人员提供可靠的避难场所,便于受困人员等待消防救援,丰富高层建筑中的消防避难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军,黄棣华,林穗贤,梁嘉俊,郭浩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