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自动排绳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2890发布日期:2024-02-20 20:3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海自动排绳绞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深海布放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深海自动排绳绞车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1、水下绞车是一种安装在水下主浮体或海底平台上的无人值守机电一体化装置,内置电机驱动实现电缆收放,从而控制通信浮标以及其本体的升降。其主要功能是使通信浮标藏匿于水中不受人为、台风、海浪等的破坏,并且在完成信息收集或测量后将通信浮标升至海面。

2、现有的深海水下收放绞车结构如专利档申请号为:2021112557285,专利名称为深海收放络车公开的一种深海排绳机构,排绳机构包括有:

3、双向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储绳基体上,其通过传动装置与所述主轴连接;

4、排绳部件,其内部设置有拔叉件,拔叉件嵌装在所述双向丝杠的螺旋槽内,能在双向丝杠带动下做往复直线移动,在所述排绳部件上设置有穿绳部;

5、缆绳,一端缠绕在绳筒上,一端穿过所述穿绳部和浮动平台连接;

6、其排绳方式为通过双向丝杠来带动拔插件沿着双向丝杠轴线方向移动,将缆绳沿着双向丝杠轴线方向依次缠绕到绳筒上。

7、此种排绳方式缆绳为依次相邻排列,在相邻的缆绳之间会存在有间隙,在缆绳层层缠绕到绳筒上时,可能会因为排绳机构作用力不均导致外层的缆绳嵌入到内层缆绳的间隙内的情况,导致缆绳无法正常缠绕,且在下放绞车缆绳时,会因为外侧缆绳嵌入到内层缆绳内导致缆绳无法正常下放。

8、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深海自动排绳绞车,其对排绳机构进行改进,使得缆绳以螺旋交叉方式缠绕,避免了外侧缆绳嵌入到内层缆绳的问题产生,保证了绞车正常的缆绳排放作业。

2、为实现上述发明/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深海自动排绳绞车,包括有:

4、绞车架;

5、缆绳辊筒,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绞车架上;

6、主传动轴,与所述缆绳辊筒固定连接,其从所述绞车架上向外伸出;

7、驱动装置,与所述主传动轴连接,用以带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

8、传动装置,与所述主传动轴连接;

9、排绳装置,包括有:

10、双向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绞车架上,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能够在所述传动装置带动下转动;

11、滑动模块,嵌设在所述双向丝杠内,能够沿着双向丝杠做往复直线移动,其包括有移动部件;

12、滑动轨道件,固定在所述绞车架上,沿着缆绳辊筒轴线方向设置;

13、摆动部件,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绞车架上,包括有:

14、布置在两端的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二滑动部,在所述第一滑动部内设置有所述移动部件;

15、出绳部件,穿过第二滑动部滑动设置在滑动轨道件内;

16、其中,双向丝杠带动滑动模块直线移动时,带动所述摆动部件来回摆动使得出绳部件沿着滑动轨道件来回滑动;

17、摆动部件摆动过程中,所述移动部件和所述出绳部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滑动。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部件上形成有转动连接部,摆动部件在摆动到任一位置处时, 位于出绳部件和转动连接部间的摆动部件段的长度均大于位于移动部件和转动连接部间的摆动部件段的长度。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

20、连接部件,连接在所述绞车架上,位于所述双向丝杠和所述滑动轨道件之间,平行于所述滑动轨道件和所述双向丝杠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件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摆动部件通过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为第一滑动长槽,沿着所述摆动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

22、第二滑动部为第二滑动长槽,沿着所述摆动部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模块还包括有:导向限位件,装配在所述绞车架上,沿着缆绳辊筒轴线方向布置;

24、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嵌设在双向丝杠的双向螺旋沟槽内,其包括有套设部,所述套设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限位件上;

25、移动部件,与所述滑动部件连接,包括有:

26、移动件本体,所述移动件本体滑动布置在所述第一滑动部内,在所述移动件本体的外侧装配有可相对第一滑动部滚动的滚动部件;

27、以及形成在所述移动件本体端部的防脱限位部。

2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绳部件包括有:

29、出绳件本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滑动部和所述滑动轨道件,在其内部形成有出绳通道;

30、以及装配在所述出绳件本体周圈的滚动组件,以使得所述出绳件本体可相对所述第二滑动部和滑动轨道件滚动;

31、第一限位部,布置在所述出绳件本体的一端 ,用以防止出绳件本体从第二滑动部中脱出;

32、第二限位部,布置在所述出绳件本体的另一端,用于防止出绳件本体从所述滑动轨道件中脱出。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轨道件内部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容置槽,在所述容置槽底部形成有滑动通道口,所述出绳件本体穿过所述滑动通道口,所述第二限位部布置在滑动通道口的外侧,其外径大于所述滑动通道口的内径。

3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有:第一滚动件,其位于所述第二滑动部内;

35、第二滚动件,其布置在所述容置槽内。

3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有:第一传动伞齿轮,与所述主传动轴固定连接;

37、第二传动伞齿轮,与所述双向丝杠固定连接;

38、伞齿轮传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伞齿轮和第二传动伞齿轮啮合。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

40、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有:

41、第一齿轮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第一传动伞齿轮的第一容纳腔,所述主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一齿轮箱通过滚针轴承和所述第一齿轮箱转动连接;

42、第二齿轮箱,其内部形成有容纳第二传动伞齿轮的第二容纳腔,所述双向丝杠穿过所述第二齿轮箱并通过滚针轴承与所述第二齿轮箱转动连接;

43、齿轮筒,连接在所述第一齿轮箱和第二齿轮箱之间,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纳所述伞齿轮传动杆的第三容纳腔;

44、在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均填充有密封油。

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46、本发明的深海自动排绳绞车,将可沿双向丝杠做直线移动的移动部件滑动连接到摆动部件的一端,在移动部件直线移动过程中,以带动摆动部件来回往复摆动,进而带动位于摆动部件另一端的出绳部件在滑动轨道件上来回往复移动,带动缆绳移动,同时缠绕缆绳的缆绳辊筒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通过缆绳辊筒和出绳部件的配合,最终将缆绳交叉缠绕在缆绳辊筒上。

47、此种交叉缠绕的方式,使得每层缆绳都相互交叉,相邻层的缆绳间则不会发生外层缆绳嵌入到内层缆绳的情况,避免了缆绳内嵌的问题产生,也有效的避免了因缆绳内嵌导致无法进行缆绳正常收放的问题。

48、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