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2412发布日期:2024-01-26 16:1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1、现在的电梯原理:轿厢与对重通过曳引钢索连接,电梯的动力、刹车、对重均通过钢索实现,通过对钢索的控制实现电梯的运行。

2、受曳引钢索性能瓶颈的限制,现有电梯存在明显不足:

3、1)安全度不足:重大电梯事故及轻微安全事件常有发生。

4、2)运行速度受限:现在的高速电梯一般是2m/s,超高速电梯只做到5m/s。

5、3)电梯耗能巨大:在大中城市电梯的耗能占到整个城市用电总量的5%左右,城市越大占比越高,最高的甚至接近8%。

6、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现有电梯的不足,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涵盖专利2021107209338、2021107219255等技术的“平能电梯”(平安且节能的电梯)项目已在清华大学通过仿真数理研究。项目的工程样机试验、技术完善、型号设计、相关规范制定等工作也在顺利进行中。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轻量化快速配载平能电梯”。

7、依据项目研究报告,“平能电梯”可以实现高度安全、大幅节能、更高梯速的目的,但依然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包括:

8、1)配载时间过长,导致乘梯感受不佳的问题。

9、2)固定对重质量过大,导致电梯加、减速能耗依然有较大优化空间。

10、3)引导动力通过主钢轨爬行实现,成为运行震动和噪音之一,同时增加了运行机械变速难度。

11、4)随着梯速的增加,轿厢在井道内的风阻成为了需要考虑的耗能之一。

12、基于“平能电梯”存在需要完善优化的方向,“轻量化快速配载平能电梯”需要实现以下目的:

13、1)快速配载,将配载时间控制在5秒以内。

14、2)大幅减轻轿厢自重,将轿厢自重控制在电梯额定荷载的10%以内。

15、3)引导动力不再通过主钢轨爬行实现,改由机房小功率曳引动力来实现。

16、4)给轿厢加上整流罩,降低风阻系数。

17、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是轻量化快速配载平能电梯四大核心系统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包括轿厢总成,轿厢总成通过对重板带与配载对重架连接,还包括小拉力运行控制索和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的机房,机房中设有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相联动,小拉力运行控制索与轿厢总成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的两端分别与轿厢总成的上下两端连接;小拉力运行控制索与设置在电梯井和机房两者中的导向轮相适配。

4、更进一步的,所述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包括依次联动的电动发电一体机、联动轴、变速器和曳引轮;所述曳引轮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相适配。

5、更进一步的,所述机房中设有电梯控制机柜和蓄电池柜,所述电动发电一体机、蓄电池柜均与电梯控制机柜电性连接。

6、更进一步的,所述曳引轮包括钢轮主体,钢轮主体的两侧均设有拉索楔形护边,钢轮主体的轮面上绕其中心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耐磨橡胶嵌条。

7、有益效果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的优点为:

9、1、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电梯控制机柜和蓄电池柜均设置在机房,减少了轿厢的震动和噪音,同时减轻对重系统的质量,进一步提升电梯的各项性能。

10、2、轿厢总成通过对重板带与配载对重架连接,而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通过小拉力运行控制索与轿厢总成联动。对重板带不参与制动和启动,只用于平衡轿厢总成,而小拉力运行控制索拉动轿厢总成,对重板带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的职能各自独立,减少损耗,延长使用寿命。曳引力的大幅降低,使整个动力系统体积更小、能耗更低。

11、3、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的两端分别与轿厢总成的上下两端连接形成闭环结构,与轿厢位于同一侧的控制索重量能通过位于另一侧的控制索重量来抵消掉,闭环拉动的设置使轿厢运行更稳定。

12、4、取消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的刹车功能,刹车机构设置在轿厢总成与安保钢轨之间,使整个动力系统功能更单一,耐久性更好且易于维护。

13、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包括轿厢总成(8),轿厢总成(8)通过对重板带(21)与配载对重架(22)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和设置在电梯井顶部或底部的机房(18),机房(18)中设有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19),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19)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相联动,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与轿厢总成(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的两端分别与轿厢总成(8)的上下两端连接;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与设置在电梯井和机房(18)两者中的导向轮(197)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19)包括依次联动的电动发电一体机(191)、联动轴(195)、变速器(192)和曳引轮(193);所述曳引轮(193)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10)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18)中设有电梯控制机柜(181)和蓄电池柜(182),所述电动发电一体机(191)、蓄电池柜(182)均与电梯控制机柜(18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193)包括钢轮主体(1931),钢轮主体(1931)的两侧均设有拉索楔形护边(1932),钢轮主体(1931)的轮面上绕其中心连接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耐磨橡胶嵌条(19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总成(8)一侧设有轿厢轨道滑动支座(122),轿厢轨道滑动支座(122)滑动连接有安保钢轨(121);轿厢总成(8)与安保钢轨(121)之间还设有刹车机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包括轿厢总成,轿厢总成通过对重板带与配载对重架连接,还包括小拉力运行控制索和设置在电梯井顶部的机房,机房中设有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小功率曳引动力机构与小拉力运行控制索相联动,小拉力运行控制索与轿厢总成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小功率曳引动力系统,所需曳引力小,使整个动力系统体积更小,能耗更低,同时减少轿厢的震动和噪音,减轻对重系统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秀,赵景山,李京虎,孙晓晟,曾宪越,孙翰林,岳天一,李永辉,曾昭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信稳平能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