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机构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6410发布日期:2024-02-07 13:2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传输机构及电池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机构及电池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电池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通过传输机构传输电池的场景。由于皮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传输电池的场景中。

2、然而,一方面,由于皮带的载重能力及刚度均较差,因此,当通过皮带传输电池时,皮带极容易发生变形导致传输精度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皮带容易磨损,而更换皮带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导致传输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机构及电池生产设备,其能够解决传输精度较差及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传输机构,包括:

3、刚性导向机构,所述刚性导向机构包括导向座及环形导向部,所述环形导向部设置于所述导向座;

4、治具机构,所述治具机构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向部,所述治具机构用于承载待传输件;

5、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治具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治具机构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相对于所述导向座滑动。

6、可选地,所述导向座包括:

7、第一直线导向座,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沿第一方向延伸;

8、第二直线导向座,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沿第二方向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9、第一弧形导向座,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的第一端可分离的拼接;

10、第二弧形导向座,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的第二端可分离的拼接,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及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座依次收尾拼接围合形成跑道形结构,所述环形导向部设置于所述跑道形结构的周壁。

11、可选地,所述环形导向部包括:

12、第一直线导向凸条,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凸条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

13、第二直线导向凸条,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凸条设置于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且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凸条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凸条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4、第一弧形导向凸条,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凸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且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凸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凸条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凸条的第一端可分离的拼接;

15、第二弧形导向凸条,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凸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座且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凸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凸条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凸条的第二端可分离的拼接,所述治具机构沿所述环绕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凸条、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凸条、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凸条及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凸条。

16、可选地,所述环形导向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导向部沿垂直于所述环绕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跑道形结构的周壁,所述治具机构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多个所述环形导向部。

17、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第一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第一端拼接的一端设置有缺口部,所述延伸部可分离的拼接于所述缺口部;

18、多个所述环形导向部中的第一环形导向部的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多个所述环形导向部中的第二环形导向部沿垂直于所述环绕方向的方向偏离所述延伸部。

19、可选地,所述刚性导向机构还包括:

20、安装件,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均设置于所述安装件;

21、第一缓冲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缓冲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一缓冲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的第一端拼接或分离。

22、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驱动组件包括:

23、缓冲驱动件,所述缓冲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

24、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缓冲驱动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设置于所述滑动件,所述缓冲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弧形导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方向滑动。

25、可选地,所述缓冲驱动件与所述滑动件弹性连接。

26、可选地,所述刚性导向机构还包括:

27、第二缓冲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缓冲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所述第二缓冲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方向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弧形导向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线导向座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直线导向座的第二端拼接或分离。

28、可选地,所述治具机构包括:

29、多个治具,每个所述治具均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导向部,多个所述治具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间隔排布;

30、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治具之间且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治具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连接件驱动多个所述治具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相对于所述导向座滑动。

31、可选地,所述治具上设置有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排导向轮及第二排导向轮,每排所述导向轮均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排布,所述环形导向部位于所述第一排导向轮及所述第二排导向轮之间。

32、可选地,所述治具包括:

33、第一板部;

34、第二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间隔相对设置;

35、第三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位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及所述第二板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及所述第三板部形成形结构,所述形结构套设于所述导向座的周壁,所述导向座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及所述第三板部相对的面上均设置有所述环形导向部,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及所述第三板部上均设置有所述导向轮组,所述环形导向部位于对应的导向轮组的所述第一排导向轮及所述第二排导向轮之间,其中,每个所述导向轮的轴向与对应的所述板部的板面方向垂直。

36、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齿条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件及齿轮,所述旋转驱动件的旋转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连接件啮合,所述旋转驱动件的旋转轴转动时带动所述齿轮转动,以驱动所述治具沿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相对于所述导向座滑动。

37、可选地,所述齿轮包括:

38、第一啮合轮,所述第一啮合轮与第一半环形导向部对应的所述连接件啮合;

39、第二啮合轮,所述第二啮合轮与第二半环形导向部对应的所述连接件啮合;

40、传递轮,所述传递轮位于所述第一啮合轮及所述第二啮合轮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啮合轮及所述第二啮合轮啮合,所述旋转驱动件的旋转轴与所述传递轮连接;

41、其中,所述第一半环形导向部及所述第二半环形导向部分别位于所述环形导向部的平分面的两侧,所述平分面与所述环绕方向垂直。

42、可选地,所述传递轮、所述第一啮合轮及所述第二啮合轮沿第三方向的投影均位于环内区域,其中,所述环内区域为所述连接件的靠近所述环形导向部的环内一侧的区域,所述第三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环绕方向的方向。

43、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生产设备,所述电池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传输机构。

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45、本技术中,由于环形导向部设置于导向座,治具机构沿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环形导向部,因此,在环形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治具机构沿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相对于导向座循环滑动,形成类似循环传输线的效果。

46、由于治具机构可以用来承载待传输件,因此,在治具机构上承载有待传输件的情况下,当驱动机构驱动治具机构沿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相对于导向座循环滑动时,治具机构可以带动承载的待传输件沿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相对于导向座循环滑动,进而可以实现循环搬运待传输件的目的。

47、其中,由于导向机构为刚性导向机构,可以理解的是,刚性导向机构具有承载能力强及刚度强的特点,因此,刚性导向机构包括的导向座及环形导向部将具有承载能力强及刚度强的特点,基于此,当承载有待传输件的治具机构沿环形导向部的环绕方向滑动时,一方面,刚性导向机构可以很好的支撑并导向治具机构,并不会出现由于承载有待传输件的治具机构过重而导致刚性导向机构变形的情况,使得该传输机构的传输精度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刚性导向机构还具有耐磨的优点,因此,无需频繁更换零部件,可以避免或者减少频繁更换零部件带来的时间上的浪费,使得传输机构的传输效率较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