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0330发布日期:2023-07-15 13:0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具体为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1、uv转印膜又称为uv热转印膜,是热转印膜中的一种,现有技术的,热转印膜收卷装置的卷筒轴与卷绕热转印膜的卷筒是通过设在放卷装置的卷筒轴上的两个可滑动的固定座进行固定的,在固定时,需要人工用力将固定座的锥形部分从卷筒的端部插入对卷筒进行张紧固定,直到紧固固定螺栓,使固定座固定在放卷装置的卷筒轴上,上述固定方式存在固定可靠性差,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包括底板;

3、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支撑板;

4、设置在支撑板外壁的连接板;

5、设置在连接板外壁上的电机;

6、以及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转动部、推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外部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外部设置有卷筒,所述卡合部的外壁设置有回弹部,所述推动部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推动部的外壁设置有限位部。

7、优选的,所述转动部包括方盒、蜗杆,所述方盒的右侧外壁与电机输出端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通过轴承贯穿方盒的顶部,所述蜗杆位于方盒内的一段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螺纹杆,所述一号螺纹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方盒的内壁转动连接,通过电机转动带动方盒转动,通过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一号螺纹杆转动。

8、优选的,所述卡合部包括套筒连通槽、转盘、卡槽,所述转盘的右侧外壁与方盒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连通槽位于方盒的左侧外壁上,且连通槽连通转盘的右侧内壁,连通槽的内壁卡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一号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斜面盘,所述斜面盘位于转盘内,所述转盘的外壁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内壁卡接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的位于转盘内的一端与斜面盘接触,卡槽位于卷筒的内壁上,且斜面块位于转盘外的一端卡接在卡槽内,通过方盒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设置连通槽对套筒进行限位,使得一号螺纹杆转动带动套筒沿连通槽移动,进而带动斜面盘移动,通过卡槽和斜面块对卷筒进行固定。

9、优选的,所述回弹部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壁与斜面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卡接在转盘内,所述移动板远离转盘中心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转盘中心的一端与转盘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弹簧和移动板对斜面块进行限位,将斜面块向转盘内部拉动,用于将斜面块从卡槽内取出。

10、优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固定板、滑轨、二号限位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轨的顶部卡接有一号限位块,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二号螺纹杆,所述二号螺纹杆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一号限位块的左侧外壁转动连接,设置滑轨使得一号限位块可以沿滑轨移动,转动二号螺纹杆使得二号螺纹杆推动一号限位块移动。

11、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刻度尺、套环、限位槽,限位槽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一号限位块和二号限位块的外壁上,限位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刻度尺的左端与一号限位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环的背面与二号限位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刻度尺卡接在套环内,设置套环用于观察刻度尺上的读数,进而得到一号限位块与二号限位块之间的间距,设置限位槽对uv热转印膜进行限位,设置滚轮避免uv热转印膜在限位槽内出现折角。

12、优选的,所述斜面块与斜面盘接触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且与斜面盘上的斜面贴合,使得斜面盘移动能推动斜面块移动,所述套筒的外壁设置有凸起,使得套筒无法在连通槽内转动。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该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uv转印膜卷绕装置,将卷筒套在转盘上,然后转动卷筒使得卡槽对准斜面块,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一号螺纹杆转动,一号螺纹杆转动使得套筒沿连通槽向转盘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斜面盘移动,使得斜面盘推动斜面块向转盘外部移动,进而卡入卡槽内,完成对卷筒的安装固定;

15、(2)、该uv转印膜卷绕装置,转动二号螺纹杆使得二号螺纹杆推动一号限位块移动,通过套环观察刻度尺上的读数,得到一号限位块和二号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使得uv热转印膜刚好卡在限位槽内,避免uv热转印膜在卷绕过程中出现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包括底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51)包括方盒(511)、蜗杆(514),所述方盒(511)的右侧外壁与电机(4)输出端上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514)通过轴承贯穿方盒(511)的顶部,所述蜗杆(514)位于方盒(511)内的一段啮合有蜗轮(512),所述蜗轮(51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一号螺纹杆(513),所述一号螺纹杆(513)的右端通过轴承与方盒(511)的内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52)包括套筒连通槽(522)、转盘(526)、卡槽(527),所述转盘(526)的右侧外壁与方盒(511)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连通槽(522)位于方盒(511)的左侧外壁上,且连通槽(522)连通转盘(526)的右侧内壁,连通槽(522)的内壁卡接有套筒(521),所述套筒(521)的内壁与一号螺纹杆(513)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套筒(52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斜面盘(523),所述斜面盘(523)位于转盘(526)内,所述转盘(526)的外壁开设有通孔(525),且该通孔(525)的内壁卡接有斜面块(524),所述斜面块(524)的位于转盘(526)内的一端与斜面盘(523)接触,卡槽(527)位于卷筒(6)的内壁上,且斜面块(524)位于转盘(526)外的一端卡接在卡槽(52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部(53)包括移动板(532),所述移动板(532)的内壁与斜面块(52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532)卡接在转盘(526)内,所述移动板(532)远离转盘(526)中心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弹簧(531),所述弹簧(531)远离转盘(526)中心的一端与转盘(526)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54)包括固定板(541)、滑轨(543)、二号限位块(545),所述固定板(54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轨(54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轨(543)的顶部卡接有一号限位块(544),所述固定板(54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二号螺纹杆(542),所述二号螺纹杆(542)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一号限位块(544)的左侧外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55)包括刻度尺(551)、套环(552)、限位槽(553),限位槽(553)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一号限位块(544)和二号限位块(545)的外壁上,限位槽(55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滚轮(554),所述刻度尺(551)的左端与一号限位块(54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环(552)的背面与二号限位块(545)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刻度尺(551)卡接在套环(552)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块(524)与斜面盘(523)接触的一端的端面为斜面,且与斜面盘(523)上的斜面贴合,所述套筒(521)的外壁设置有凸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uv转印膜卷绕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uv转印膜卷绕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外壁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外壁上的电机;以及设置在底板上方的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转动部、推动部,所述转动部的外部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外部设置有卷筒,所述卡合部的外壁设置有回弹部,将卷筒套在转盘上,然后转动卷筒使得卡槽对准斜面块,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一号螺纹杆转动,一号螺纹杆转动使得套筒沿连通槽向转盘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斜面盘移动,使得斜面盘推动斜面块向转盘外部移动,进而卡入卡槽内,完成对卷筒的安装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佰科丰包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