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2300发布日期:2023-07-05 17:0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慧物流运输,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1、智慧物流运输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在智慧物流运输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对车辆上的货物进行卸载。

2、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5042957u的中国专利——一种物流管理用货物卸载传输装置,工作流程为:在进行货物的卸料工作时,可以先将基座配合万向轮,移动至目标位置,并对其进行固定,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启动第一气缸,使其伸缩,带动升降板进行上下移动,直至升降板的高度与车厢的高度相匹配,即可使得装置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厢卸货工作,而在进行卸料工作时,可以将货物放置于升降板上,然后启动第一气缸,使其收缩,带动升降板下移,当升降板下移至与下料板位置相匹配时,即可启动第二气缸,使其收缩,带动移动板移动,从而将位于升降板上的货物推送至下料板的斜面上,此时,货物可以通过下料板滑落至减震板上,然后配合海绵垫层和第一弹簧,对货物下滑后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减震,避免货物损坏,而在货物下滑之后,可以通过挡板配合上缓冲板以及第二弹簧,对货物进行缓冲减震并拦截,进一步的避免了损坏到货物。

3、上述一种物流管理用货物卸载传输装置在对每一个货物进行卸载时都需要第一气缸带动升降板下移到与下料板位置相匹配的高度,才能把货物从升降板上卸载到下料板上,导致货物卸载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货物的卸载效率降低。

4、发明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以解决一种物流管理用货物卸载传输装置的货物卸载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货物的卸载效率较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以及推动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四个伸缩气缸、升降板、转动轴以及卸载板,推动机构包括推板、受力板、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两个竖板以及两个电动推杆,四个伸缩气缸和控制模块均固定在底座顶面上,四个伸缩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均固定在升降板底面上,压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在升降板顶面上,一端固定在受力板底面上,升降板上开设有推口,两个竖板均固定在升降板顶面上,且位于推口两侧,两个电动推杆分别固定在两个竖板侧面上,两个电动推杆自由端均穿过竖板并固定连接推板,转动轴固定连接推口两相对侧面,卸载板一端转动连接转动轴,另一端抵接底座顶面,控制模块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和两个电动推杆。

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效果:

4、1、原理为:当要卸载货物时,工作人员先启动四个伸缩气缸,四个伸缩气缸活塞杆自由端会带着升降板向上移动到预定高度,让升降板靠近车辆的货物卸载位置处,然后工作人员开始从车辆上卸载货物到受力板上,压力传感器会感受到受力板上的压力,并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会控制两个电动推杆动作,两个电动推杆自由端会带着推板移动,推板会推动货物靠近推口,直至货物被推板推入推口,货物会落到卸载板上,并从卸载板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滑到底座顶面上,即可完成对货物的卸载;

5、2、本实用新型这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设置升降机构和推动机构可以便于货物在升降板上能够直接被推板推到卸载板上并滑到底座顶面上,减少了货物卸载的时间,提高了货物卸载的效率,避免了一种物流管理用货物卸载传输装置的货物卸载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货物的卸载效率较低的问题;

6、3、本实用新型这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设置受力板、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以及两个电动推杆可以让货物在落到受力板上后自动被推到卸载板上,提高了这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的卸载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7、4、本实用新型这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设置四个伸缩气缸可以便于对不同卸载高度的车辆的货物进行卸载。

8、进一步,还包括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阻挡板、定位板以及两个定位螺栓,底座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布置呈两行的第一螺纹孔,定位板固定连接阻挡板侧面,且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与定位螺栓相配合,定位板与底座通过两个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固定。

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阻挡板可以对卸载板上滑动下来的货物进行阻挡,避免货物滑出底座,提高了工作人员收集货物的便捷性,定位板和定位螺栓可以把阻挡板固定在底座上的多个位置,便于阻挡板靠近卸载板。

10、进一步,阻挡机构还包括缓冲单元和缓冲板,缓冲单元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缓冲杆、缓冲盘以及缓冲弹簧,两个第一限位板均固定在阻挡板侧面,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板,且开设有缓冲孔,缓冲杆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另一端穿过缓冲孔并固定连接缓冲盘,缓冲盘直径大于缓冲孔直径,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缓冲杆位于缓冲弹簧内侧。

1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缓冲单元和缓冲板可以对货物进行缓冲,减少了货物在卸载板上滑下来后受到的损坏,缓冲盘可以避免缓冲杆完全远离第二限位板。

12、进一步,缓冲单元还包括缓冲橡胶,缓冲橡胶固定在阻挡板侧面上,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缓冲单元的数量可以为若干。

1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缓冲橡胶能够提高缓冲单元的缓冲性能,形成对货物的保护,缓冲单元的数量可以为若干,可以形成对货物更好的缓冲效果。

14、进一步,阻挡机构还包括弹性板和两个斜杆,弹性板固定在缓冲板侧面上,两个斜杆均一端固定连接阻挡板侧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板顶面。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弹性板可以避免货物与缓冲板直接接触,减少了货物受到的损坏,提高了货物的卸载效果,两个斜杆可以对阻挡板形成更好的支撑。

16、进一步,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均固定在卸载板顶面两端上。

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两个侧板均固定在卸载板顶面两端上,可以避免货物在卸载板上滑动时从卸载板两侧直接掉落,提高了货物的安全性。

18、进一步,还包括推架,推架呈u形状,且固定在底座顶面一端上。

1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推架呈u形状,且固定在底座顶面一端上,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底座的推动。

20、进一步,还包括四个脚轮,四个脚轮均固定在底座底面上。

2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四个脚轮均固定在底座底面上,可以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底座,降低了工作人员移动底座的体力消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机构以及推动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四个伸缩气缸、升降板、转动轴以及卸载板,推动机构包括推板、受力板、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两个竖板以及两个电动推杆,四个伸缩气缸和控制模块均固定在底座顶面上,四个伸缩气缸活塞杆自由端均固定在升降板底面上,压力传感器一端固定在升降板顶面上,一端固定在受力板底面上,升降板上开设有推口,两个竖板均固定在升降板顶面上,且位于推口两侧,两个电动推杆分别固定在两个竖板侧面上,两个电动推杆自由端均穿过竖板并固定连接推板,转动轴固定连接推口两相对侧面,卸载板一端转动连接转动轴,另一端抵接底座顶面,控制模块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和两个电动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阻挡板、定位板以及两个定位螺栓,底座顶面上开设有若干布置呈两行的第一螺纹孔,定位板固定连接阻挡板侧面,且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均与定位螺栓相配合,定位板与底座通过两个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机构还包括缓冲单元和缓冲板,缓冲单元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缓冲杆、缓冲盘以及缓冲弹簧,两个第一限位板均固定在阻挡板侧面,第二限位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限位板,且开设有缓冲孔,缓冲杆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另一端穿过缓冲孔并固定连接缓冲盘,缓冲盘直径大于缓冲孔直径,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缓冲杆位于缓冲弹簧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单元还包括缓冲橡胶,缓冲橡胶固定在阻挡板侧面上,且位于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缓冲单元的数量为若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机构还包括弹性板和两个斜杆,弹性板固定在缓冲板侧面上,两个斜杆均一端固定连接阻挡板侧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定位板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还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均固定在卸载板顶面两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架,推架呈u形状,且固定在底座顶面一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脚轮,四个脚轮均固定在底座底面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智慧物流运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物流运输的卸载装置;包括底座、四个伸缩气缸、升降板、转动轴、卸载板、推板、受力板、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两个竖板以及两个电动推杆,四个伸缩气缸和控制模块均固定在底座上,四个伸缩气缸均固定在升降板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升降板和受力板上,升降板上开设有推口,两个竖板均固定在升降板上,两个电动推杆均固定连接竖板和推板,转动轴固定连接推口,卸载板转动连接转动轴,且抵接底座,控制模块电连接压力传感器和两个电动推杆,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种物流管理用货物卸载传输装置的货物卸载时间较长从而导致货物的卸载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钧,陈国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阳险峰物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