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90844发布日期:2023-05-07 02:34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仓储转运,具体是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


背景技术:

1、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

2、现有技术中的承接托盘的面积较为固定,而一些货物体积大质量轻,现有托盘与货物接触面积较小,托盘不能根据盛拖货品的大小进行相适应的调整,使得托盘适用性较差,现提出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具有适用性强、固定效果好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包括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套柱,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左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柱,所述第二套柱右端的外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外侧的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固定环,所述托盘底部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托盘、第一套柱、第一套筒和第二固定环沿托盘的纵向中轴面相互对称,所述托盘、第一固定环、第二套柱和第二套筒沿托盘的横向中轴面相互对称。

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托盘顶部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卡接有固定板,左端所述固定板左端的底侧活动卡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柱的右端与托盘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柱位于第二套柱的上端。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的顶部均与托盘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环片。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左端与托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由前后左右四个方形盘组成。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托盘外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与托盘外端的内部活动卡接,所述固定板由左端的矩形板与右端的圆柱销组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托盘、第一套柱、第一固定环、第一套筒和第二固定环和第二套柱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的适用性强,通过将托盘的方形盘分别向左右两端拉动,使得第二套柱向左移动,第二套筒向右端移动,使得装置的横向距离变大,通过将托盘的方形盘分别向前后两端拉动,使得第一套柱向后移动,第一套筒向前端移动,第一固定环与第二固定环跟随托盘进行移动,通过托盘、第一套柱、第一固定环、第一套筒和第二固定环和第二套柱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的适用性强。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活动板和弹簧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的固定效果好,通过将货物放置在托盘顶部,通过将固定板向外端拉出,圆柱销沿着托盘顶部向外滑动,通过将固定板旋转向上进行翻折,使得固定板的底部不与活动板的顶部相接触,通过弹簧弹力将活动板向上顶出,活动板与固定板的侧面接触对固定板进行支撑,通过固定板对货物进行支撑,通过固定板、活动板和弹簧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的固定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包括第二固定环(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环(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套柱(2),所述第一套筒(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盘(1),所述托盘(1)左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柱(6),所述第二套柱(6)右端的外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套筒(7),所述第二套筒(7)外侧的中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固定环(3),所述托盘(1)底部的前后左右四端均固定连接有底座(10),所述托盘(1)、第一套柱(2)、第一套筒(4)和第二固定环(5)沿托盘(1)的纵向中轴面相互对称,所述托盘(1)、第一固定环(3)、第二套柱(6)和第二套筒(7)沿托盘(1)的横向中轴面相互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活动卡接有固定板(8),左端所述固定板(8)左端的底侧活动卡接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底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柱(2)的右端与托盘(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柱(2)位于第二套柱(6)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环(3)与第二固定环(5)的顶部均与托盘(1)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7)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圆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7)的左端与托盘(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托盘(1)由前后左右四个方形盘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的底部与托盘(1)外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9)的下端与托盘(1)外端的内部活动卡接,所述固定板(8)由左端的矩形板与右端的圆柱销组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仓储转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转运的承接托盘,包括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套柱,所述第一套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托盘,所述托盘左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柱。本技术通过托盘、第一套柱、第一固定环、第一套筒和第二固定环和第二套柱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的适用性强,通过将托盘的方形盘分别向左右两端拉动,使得第二套柱向左移动,第二套筒向右端移动,通过将托盘的方形盘分别向前后两端拉动,第一套筒向前端移动,通过托盘、第一套柱、第一固定环、第一套筒和第二固定环和第二套柱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的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泉,王同山,赵俊锋,李登春,顾正辉,翟思功,李文星,卢霞,王宁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亮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