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7852发布日期:2023-07-23 23: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玻璃在钢化加工时由高温加热炉进入风栅冷冷却过程中,因玻璃原片夹杂物、裂纹及工艺原因等发生破损,因此需要对玻璃碎片进行输送集中收集,现有的输送装置多采用输送带进行运输,但由于玻璃碎片边缘较为锋利,通过输送带对玻璃碎片进行输送时,玻璃碎片以损坏输送带,进而增加检修频率,导致生产成本较高,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3、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气缸和桌板,所述桌板上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料斗,所述支撑架上位于第一齿轮的下方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桌板的底端表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桌板的底端表面设有支撑柱。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收集的玻璃碎片放置在桌板上一端的底板的料斗内,之后使用者将气缸接通外部气源,同时将电机接通外部电源,气缸将桌板上的支撑架错位顶起,之后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使所有底板偏转六十度,进而使当前底板料斗内的玻璃碎片通过底板导向送入前一个底板的料斗内,之后使用者再次向当前底板的料斗内添加玻璃碎片,之后重复上述操作步骤,进而使玻璃碎片不断向前输送。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与支撑架的底端表面连接固定。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缸带动支撑架进行升降。

8、进一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进而使底板偏转。

10、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和气缸在桌板的两侧表面均匀分布。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通过支撑架上安装的底板将玻璃碎片向前输送。

12、进一步,所述支撑柱在桌板的下表面矩形阵列分布。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柱对桌板进行平稳支撑。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5)、支撑架(6)、气缸(8)和桌板(10),所述桌板(10)上安装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通过转轴(3)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上设有底板(5),所述底板(5)的两侧设有侧板(2),所述底板(5)的一端设有料斗(4),所述支撑架(6)上位于第一齿轮(7)的下方安装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的一端与电机(11)传动连接,所述桌板(10)的底端表面安装有气缸(8),所述桌板(10)的底端表面设有支撑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的输出端与支撑架(6)的底端表面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7)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6)和气缸(8)在桌板(10)的两侧表面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在桌板(10)的下表面矩形阵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破碎玻璃输送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气缸和桌板,所述桌板上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料斗,所述支撑架上位于第一齿轮的下方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桌板的底端表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桌板的底端表面设有支撑柱。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在使用时可防止玻璃碎片损坏输送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强,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晶成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