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及自动启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80079发布日期:2023-09-16 19:5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及自动启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料斗,特别是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及自动启停系统。


背景技术:

1、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匮乏,火电机组普遍长距离购煤,在夏季负荷高峰期,来煤通常因高温洒水防燃、降雨等原因,导致煤质粘潮,在输煤系统的漏斗出口等处容易挂壁堵塞,影响机组出力,严重时甚至造成停机,目前防止堵煤的手段有人工清理、加装空气炮、加装空气吹粉管、加装振打器、加装犁耙状旋转刮板、加装铰刀及更换料斗材料等手段。

2、根据经验及已有文献《钢球磨煤机进口料斗堵煤问题的解决》,在煤质粘潮严重情况下,空气炮、空气吹粉及振打效果不理想;犁耙状旋转刮板《钢球磨煤机进口料斗堵煤问题的解决》能够较好解决料斗处积煤,但料斗处刮板活动范围小,无法处理管道处挂壁积煤;铰刀《消除钢球磨煤机入口堵煤的措施》方案利用磨煤机转动带动铰刀,仅适用在滚筒式磨煤机,难以直接应用在锥形料斗。

3、现有的部分锥形料斗积煤清理装置一般采用人工清理、加装空气炮、加装空气吹粉管、加装振打器、加装犁耙状旋转刮板、加装铰刀的方式,然而煤矿受潮容粘结在料斗内壁上,现有的部分防堵装置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清理。

4、现有的部分锥形料斗积煤时操作员需要手动控制防堵装置运转,因此料斗每次堵塞时都需要操作员手动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料斗内部积煤较多时容易导致料斗堵塞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包括刮扫组件,其包括上料斗与下料斗,所述上料斗与下料斗通过设置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上料斗与下料斗的相对一侧滑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内侧活动插接有刮刀,所述驱动环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下料斗的侧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5、连接组件,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在驱动环的侧面,所述刮刀贯穿驱动环并与连接筒的内壁活动插接,所述连接筒的侧面活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连接筒并与刮刀的侧面活动插接,所述固定杆与连接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组件在刮扫组件的外侧。

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首先将刮刀插入驱动环内部并插入连接筒内部,随之通过弹簧拉动固定杆移动并与刮刀插接,从而便于将刮刀固定在驱动环内部,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通过主动齿轮便于带动从动齿轮与刮刀旋转并对料斗的内壁进行刮扫。

7、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板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上料斗的侧面。

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若干个连接板配合便于增加上料斗与下料斗连接的稳定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环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上侧所述密封板滑动连接在上料斗的下端,下侧所述密封板滑动连接在下料斗的上端。

1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密封板便于增加上料斗、下料斗与驱动环连接的密封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密封板的截面形状为t形。

1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t形密封板便于减少驱动环与上料斗、下料斗自动分离的可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刮刀由刀板与连接柱组成,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刀板的侧面,所述连接柱远离刀板的一端做圆角处理。

14、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圆角处理促使连接柱与固定杆抵触时固定杆自动向外侧移动,从而便于操作员将刮刀直接插入连接筒内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刮刀与连接筒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刮刀与两个连接筒均关于驱动环对称。

16、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驱动环带动两个刮刀旋转便于对上料斗与下料斗内壁上的积煤进行刮扫。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两个为一组并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筒的侧面。

18、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两个固定杆同时与刮刀插接便于增加刮刀装配时的稳定性。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杆靠近刮刀的一端为斜切面,所述固定杆远离刮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

20、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斜切面促使刮刀与固定杆抵触时固定杆自动向外侧移动,随之通过弹簧拉动固定杆复位并与刮刀插接,从而便于将刮刀固定在驱动环上,通过拉环便于操作员拉动固定杆移动并与刮刀分离。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给煤料斗防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侧面与下料斗的侧面固定连接。

22、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连板便于增加电机与下料斗连接的稳定性。

23、本实用新型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通过主动齿轮便于带动从动齿轮与刮刀旋转,通过刮刀便于对上料斗与下料斗内壁上附着的积煤刮扫下来,从而减少积煤不断增加导致料斗堵塞的可能,并且料斗清理效果更好。

24、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操作员需要手动对料斗内部的积煤进行清理的问题。

2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启停系统包括启停组件,其包括电流检测仪与温度检测仪,当电流检测仪检测的电流值高于额定电流值时电流检测仪驱动电机运转,当电流检测仪检测的电流值低于额定电流值时电流检测仪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当温度检测仪检测的温度高于额定温度时温度检测仪驱动电机运转,当温度检测仪检测的温度低于额定温度时温度检测仪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26、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启停系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在电流检测仪与温度检测仪内预先设置额定电流值与额定温度值,然后通过电流检测仪对机组负荷、磨煤机电流信号进行检测,并且通过温度检测仪对机组负荷、磨煤机出口温度进行检测,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电机启停。



技术特征:

1.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0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连接板(103)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上料斗(101)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10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4a),上侧所述密封板(104a)滑动连接在上料斗(101)的下端,下侧所述密封板(104a)滑动连接在下料斗(102)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04a)的截面形状为t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105)由刀板与连接柱组成,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刀板的侧面,所述连接柱远离刀板的一端做圆角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105)与连接筒(20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刮刀(105)与两个连接筒(201)均关于驱动环(104)对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杆(202)两个为一组并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筒(201)的侧面。

8.如权利要求1、2、4、5、6、7任一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02)靠近刮刀(105)的一端为斜切面,所述固定杆(202)远离刮刀(10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环(202a)。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板(107a),所述连板(107a)的侧面与下料斗(102)的侧面固定连接。

10.一种自动启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给煤料斗防堵装置,以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给煤料斗防堵装置及自动启停系统,包括刮扫组件,其包括上料斗与下料斗,所述上料斗与下料斗通过设置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上料斗与下料斗的相对一侧滑动连接有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内侧活动插接有刮刀,所述驱动环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下料斗的侧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组件,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固定连接在驱动环的侧面。本技术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旋转,通过主动齿轮便于带动从动齿轮与刮刀旋转,通过刮刀便于对上料斗与下料斗内壁上附着的积煤刮扫下来,从而减少积煤不断增加导致料斗堵塞的可能,并且料斗清理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林,高燕武,何安栋,盛伟斌,王彦方,段周朝,邵林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