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6892发布日期:2023-05-25 01:4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物料物流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


背景技术:

1、一般来说,产品加工需要经过若干工序;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各个工序分别采用自动化加工设备。对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企业会将各个工序的加工设备用输送机构串联起来形成流水线;但是对于生产量不大的产品,或对于工序可灵活组合的产品,采用流水线就会造成资源和成本浪费。

2、对于同一批次、形状不统一、尺寸较小的物料,一般可堆放于托盘中一起运输;目前的做法是操作工人采用运输车将产品按批次从上一个工序的加工设备人工将托盘从设备卸下到运输车上,采用运输车运送到下一个工序的加工设备处,再人工将托盘搬动到下一个工序的加工设备上。但是托盘上的物料重量重,人工搬动需要很大力量,耗时耗力,并且存在用力不当导致扭伤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托盘上下线的设备进行改进,以解决人工搬动托盘而带来的问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该设备可实现托盘上线和下线,可省力、便捷地将托盘在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之间转移,节省人力资源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所述运输车设有用于承托和定位托盘的承托定位件;托盘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承托定位件;所述物流输送线包括两侧输送线本体;两侧输送线本体共同形成用于承托和输送托盘的输送面;两侧输送线本体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转移位;两侧输送线本体的间距>运输车的宽度;所述运输车可移动设置,以实现运输车移动到转移位中,或从转移位退出;两侧输送线本体分别设有顶升模块,托盘的宽度>两侧输送线本体顶升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在运输车移动到转移位时,顶升模块将托盘升高以与运输车分离,并在运输车从转移位退出后顶升模块将托盘下降以使托盘承托在输送面上。

3、本实用新型设备的工作原理是:托盘用于存放物料,运输车用于承载托盘移动到各个工位处;物流输送线接驳加工设备,用于将托盘及托盘上的物料输送到加工设备上。当需要进行托盘上线时,运输车搭载托盘移动到物流输送线的前侧,运输车移动到物流输送线的转移位中,顶升模块将托盘升高使托盘与运输车分离,将运输车从转移位移出,顶升模块将托盘下降使托盘承托在物流输送线的输送面上,物流输送线将托盘进行传输,以实现托盘上线。或者是:当需要进行托盘下线时,物流输送线将托盘传输到转移位的上方,顶升模块将托盘升高使转移位留出足够的空间供运输车进入,之后将运输车移动到转移位中,顶升模块将托盘下降到运输车的承托定位件上,之后运输车搭载托盘从转移位移出,实现托盘下线。

4、本实用新型设备可实现托盘上线和下线,工人无需人工将托盘从运输车搬动到物流输送线上,或者是人工将托盘从物流输送线上搬动到运输车上,可省力、便捷地将托盘在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之间转移,节省人力资源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5、优选地,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设置在托盘本体底部的支撑架;各个顶升模块分别与支撑架位置相对。

6、优选地,所述承托定位件设有定位销;所述托盘的支撑架设有与定位销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该结构可有效将托盘定位在运输车上,避免托盘从运输车上跌落,提高操作安全性。

7、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以上;各个支撑架并排布设,且每个支撑架均沿托盘宽度方向设置。

8、优选地,每侧输送线本体均设有两个以上顶升模块。对托盘进行多点顶升支撑,可提高顶升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9、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运输车进入转移位时为运输车提供导向的车体导向组件;车体导向组件包括两侧车体导向轨;两侧车体导向轨均包括位于转移位中的上料定位段和连接在上料定位段前侧的导入段;两侧导入段从远离上料定位段的一侧向靠近上料定位段的一侧延伸时逐渐靠近。便于将运输车顺畅、准确地移动到转移位中。

10、优选地,两侧输送线本体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托盘左右位置的托盘导向轨;两侧托盘导向轨的间距与托盘的宽度相匹配。可对托盘进行左右定位,避免托盘位置出现较大误差而受力不平衡,导致从物流输送线上跌落。

11、优选地,所述物流输送线还包括用于检测托盘到位情况的托盘感应模块,以及用于检测运输车到位情况的车体感应模块。托盘感应模块可检测托盘是否到达转移位上方,车体感应模块可检测运输车是否完全进入到转移位或完全退出转移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操作可靠性和便捷性。

12、优选地,所述托盘感应模块为一组以上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一;各组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一分别设置在两侧输送线本体上。

13、优选地,所述车体感应模块包括车体接近开关单元和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二;所述车体接近开关单元位于转移位的后侧;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二设置在输送线本体上,并与转移位的前部位置相对。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设备可实现托盘上线和下线,工人无需人工将托盘从运输车搬动到物流输送线上,或者是人工将托盘从物流输送线上搬动到运输车上,可省力、便捷地将托盘在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之间转移,节省人力资源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16、2、本实用新型设备可避免托盘从运输车或物流输送线上跌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顶升模块对托盘进行多点顶升支撑,可提高顶升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7、3、本实用新型设备,运输车可顺畅、准确地移动到转移位中,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所述运输车设有用于承托和定位托盘的承托定位件;托盘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承托定位件;所述物流输送线包括两侧输送线本体;两侧输送线本体共同形成用于承托和输送托盘的输送面;两侧输送线本体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转移位;两侧输送线本体的间距>运输车的宽度;所述运输车可移动设置,以实现运输车移动到转移位中,或从转移位退出;两侧输送线本体分别设有顶升模块,托盘的宽度>两侧输送线本体顶升模块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在运输车移动到转移位时,顶升模块将托盘升高以与运输车分离,并在运输车从转移位退出后顶升模块将托盘下降以使托盘承托在输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和设置在托盘本体底部的支撑架;各个顶升模块分别与支撑架位置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定位件设有定位销;所述托盘的支撑架设有与定位销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为两个以上;各个支撑架并排布设,且每个支撑架均沿托盘宽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侧输送线本体均设有两个以上顶升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运输车进入转移位时为运输车提供导向的车体导向组件;车体导向组件包括两侧车体导向轨;两侧车体导向轨均包括位于转移位中的上料定位段和连接在上料定位段前侧的导入段;两侧导入段从远离上料定位段的一侧向靠近上料定位段的一侧延伸时逐渐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侧输送线本体的外侧分别设有用于定位托盘左右位置的托盘导向轨;两侧托盘导向轨的间距与托盘的宽度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输送线还包括用于检测托盘到位情况的托盘感应模块,以及用于检测运输车到位情况的车体感应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感应模块为一组以上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一;各组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一分别设置在两侧输送线本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感应模块包括车体接近开关单元和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二;所述车体接近开关单元位于转移位的后侧;漫反射光电开关单元二设置在输送线本体上,并与转移位的前部位置相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托盘上下线的设备,包括托盘、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运输车设有用于承托和定位托盘的承托定位件;托盘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承托定位件;物流输送线包括两侧输送线本体;两侧输送线本体共同形成用于承托和输送托盘的输送面;两侧输送线本体之间留有间距以形成转移位;两侧输送线本体的间距>运输车的宽度;运输车可移动设置,以实现运输车移动到转移位中,或从转移位退出;两侧输送线本体分别设有顶升模块,托盘的宽度>两侧输送线本体顶升模块之间的距离。该设备可实现托盘上线和下线,可省力、便捷地将托盘在运输车和物流输送线之间转移,节省人力资源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亮,曹聪,陈舜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维尚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