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

文档序号:34994446发布日期:2023-08-03 22:3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

本技术涉及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控,具体涉及一种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


背景技术:

1、电梯按钮是人们在使用电梯过程中高频次接触的地方。电梯按钮表面容易积累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不同的人员和物品交叉接触,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交叉传播。对电梯按钮进行贴膜保护,并定时更换贴膜是目前常见的一种防控措施。常规操作的缺点是:需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记录贴膜时间,定期更换贴膜,耗费的劳动力成本较大,而且易由于管理不严或疏于管理,导致未及时更换贴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不方便对电梯按钮的贴膜进行及时更换、管理的技术问题。

2、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包括:

4、薄膜主体,其为透明材质且设置为若干层并贴合在一起,用于安装在电梯按钮上;

5、易撕膜结构,其设置在每层薄膜主体上,用于将本层的薄膜主体撕开;

6、贴膜时长指示结构,其为嵌入在每一所述薄膜主体内且用于存放能够通过颜色变化反映化学反应时间的指示剂的腔体,以及在与手指接触的所述薄膜主体一面上设置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孔。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8、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主体为方形。

9、进一步地,所述易撕膜结构设置于所述薄膜主体左上角。

10、进一步地,所述易撕膜结构为所述薄膜主体向外延伸一部分形成,若干所述易撕膜结构相互重叠的部分不相互吸附或通过静电吸附。

11、进一步地,所述易撕膜结构上设置用于提示从此处撕膜的颜色标识。

12、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薄膜主体之间通过静电膜原理吸附叠加或通过一面带有透明可移性不干胶粘附。

13、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主体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

14、进一步地,用于存放能够通过颜色变化反映化学反应时间的指示剂的腔体为圆形。

15、进一步地,若干层所述薄膜主体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保护纸。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由多层薄膜组成,每层薄膜设置有贴膜时长指示和带标识的撕膜开口,能够指示贴膜时长,可由任一电梯使用人员根据贴膜指示时长设置和带标识撕膜开口的指示进行撕膜从而更换贴膜,无需专门人员进行计时并定时更换贴膜,能够达到通过贴膜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通过电梯按钮接触交叉传播的同时,降低对电梯维护的成本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主体(2)为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膜结构(1)设置于所述薄膜主体(2)左上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膜结构(1)为所述薄膜主体(2)向外延伸一部分形成,若干所述易撕膜结构(1)相互重叠的部分不相互吸附或通过静电吸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膜结构(1)上设置用于提示从此处撕膜的颜色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薄膜主体(2)之间通过静电膜原理吸附叠加或通过一面带有透明可移性不干胶粘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主体(2)的材质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用于存放能够通过颜色变化反映化学反应时间的指示剂的腔体为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特征在于若干层所述薄膜主体(2)贴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保护纸(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指示贴膜时长的电梯按钮防疫贴膜,其包括薄膜主体、易撕膜结构和贴膜时长指示结构,薄膜主体为透明材质且设置为若干层并贴合在一起,用于安装在电梯按钮上;易撕膜结构设置在每层薄膜主体上,用于将本层的薄膜主体撕开;贴膜时长指示结构为嵌入在每一所述薄膜主体内且用于存放氧指示剂的腔体,以及在与手指接触的所述薄膜主体一面上设置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孔。本技术可由任一电梯使用人员根据贴膜指示时长设置和带标识撕膜开口的指示进行撕膜从而更换贴膜,无需专门人员进行计时并定时更换贴膜,能够达到通过贴膜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通过电梯按钮接触交叉传播的同时,降低对电梯维护的成本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叶依露,郭辉杰,欧海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