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

文档序号:33838180发布日期:2023-04-19 23:3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床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属于食用菌栽培。


背景技术:

1、目前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食用菌瓶(袋)按照一定数量规格放置在标准尺寸的筐内,通过传送带输送到培养室,再由工人搬上或者搬下床架,进行生产管理。目前食用菌工厂使用的床架都是水平式固定床架,类似cn204669949u所公示的样式。床架6~11层,总高度5~8m不等,在整个生产栽培过程中需要靠工人上下搬动,每筐食用菌重达15kg以上。现代化食用菌工厂,每条生产线以日产10万袋计算,需要有8300筐,这样的工作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工人劳动强度太大。菌筐的上下架转运过程成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自动化流程中一个重要掣肘环节。急需开发一种可以自动转运的食用菌栽培床架,解决目前上下架过程与自动化输送的脱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包括主输入输送带、判定和控制食用菌筐输送情况的分支输入控制单元、输送式层架,可使食用菌筐在两条单条输送带间转运的层架转向单元、可阻止或放行食用菌筐的运出的分支输出控制单元和主输出输送带;其中,输送式层架两端设有立柱,输送式层架包括多条单条输送带,单条输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坡度小于5°,单条输送带之间通过层架转向单元连接,主输入输送带与最上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上端连接,主输出输送带与最下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下端连接,主输入输送带的前端设有分支输入控制单元,最下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下端设有分支输出控制单元。

3、进一步地,所述单条输送带的数量为2条以上。

4、进一步地,所述单条输送带的长度大于4m。

5、进一步地,单条输送带的宽度为50 -60cm。

6、进一步地,两条单条输送带之间有5-10cm的空隙。

7、进一步地,同侧的单条输送带之间高度大于30cm,其中,若用于食用菌出菇使用,同侧的单条输送带之间高度大于60cm;若仅用于发菌培养,同侧高度大于30cm。

8、进一步地,所述单条输送带两侧架设有栏杆。

9、进一步地,所述栏杆为高10cm的钢制栏杆。

10、进一步地,输送式层架两端的立柱之间还设有多根立柱支撑单条输送带。

11、进一步地,输送式层架主体由镀锌方管制作,两端设有立柱,根据存储室空间长度、实际需要和材料强度增加立柱支撑,输送式层架的各层由水平加强杆制成笼式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主输入输送带、主输出输送带和单条输送带均为钢制输送滚筒或橡胶输送带。

13、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式层架为多组平行设置。

14、进一步地,若用于食用菌发菌培养,相邻两组输送式层架之间的宽度不做要求,若用于食用菌出菇,相邻两组输送式层架之间的宽度为1m以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分支输入控制单元设有拦阻变向装置,通过控制拦阻变向装置判定和控制食用菌筐输送情况。

16、进一步地,所述分支输入控制单元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17、进一步地,所述分支输出控制单元设有阻隔板,可阻止或放行食用菌筐的运出。

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9、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设置输送式层架,不再需要人工将食用菌筐搬上搬下,减少人力的耗费,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培养食用菌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食用菌筐进出库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输入输送带(1)、判定和控制食用菌筐输送情况的分支输入控制单元(2)、输送式层架(3),可使食用菌筐在两条单条输送带间转运的层架转向单元(4)、可阻止或放行食用菌筐的运出的分支输出控制单元(5)和主输出输送带(6);其中,输送式层架(3)的两端设有立柱,输送式层架(3)包括多条单条输送带,单条输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坡度小于5°,单条输送带之间通过层架转向单元(4)连接,主输入输送带(1)与最上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上端连接,主输出输送带(6)与最下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下端连接,主输入输送带(1)的前端设有分支输入控制单元(2),最下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下端设有分支输出控制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条输送带的数量为2条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条输送带的长度大于4m,单条输送带的宽度为50-60cm,两条单条输送带之间有5-10cm的空隙,同侧的单条输送带之间高度大于3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条输送带两侧架设有栏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输送式层架(3)两端的立柱之间还设有多根立柱支撑单条输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入输送带(1)、主输出输送带(6)和单条输送带均为钢制输送滚筒或橡胶输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式层架(3)为多组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输入控制单元(2)设有拦阻变向装置(21),通过控制拦阻变向装置(21)判定和控制食用菌筐输送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输入控制单元(2)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输出控制单元(5)设有阻隔板,可阻止或放行食用菌筐的运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自动化转运层架系统,包括主输入输送带、分支输入控制单元、输送式层架,层架转向单元、运出的分支输出控制单元和主输出输送带;输送式层架的两端设有立柱,输送式层架包括多条单条输送带,单条输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坡度小于5°,上单条输送带之间通过层架转向单元连接,主输入输送带与最上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上端连接,主输出输送带与最下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下端连接,主输入输送带的前端设有分支输入控制单元,最下层的单条输送带的下端设有分支输出控制单元。本技术不再需要人工将食用菌筐搬上搬下,减少人力的耗费及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培养食用菌的自动化程度,提高食用菌筐进出库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平,曲绍轩,马林,蒋宁,林金盛,侯立娟,徐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