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

文档序号:35555307发布日期:2023-09-24 00:4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梯控制驱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对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的需求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对功能、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的同时,对建筑高度及美观性能也比以往有着更高的需求,电梯作为运载工具为生活于高层建筑的用户提供了便利,目前的电梯主要分为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电梯在家庭中也应用广泛,电梯的驱动控制装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2、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控制装置,使用过程中若灰尘附着在电子元器件上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大量灰尘附着在电子元器件上,这样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散热效果也不佳。

3、公开号为:cn2147800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梯的变频驱动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梯的变频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框架与第二散热窗,所述框架上端轴心处设置有第二散热窗,所述框架与第二散热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传统的接线架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更改为现有的接线架与框架插接固定,这样在安装该驱动控制装置时可以避免采用专业的工具,从而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接线架将该驱动控制装置固定紧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框架与接线架的相交处设置有限位机构,这样限位机构可以对接线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由于晃动导致接线架与框架出现分离的问题。

4、上述方案能够解决避免了由于晃动导致接线架与框架出现分离的问题,但其中该装置使用过程中若灰尘附着在电子元器件上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大量灰尘附着在电子元器件上,这样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散热效果也不佳,未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包括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前后外壁均安装有高密度防尘散热网,所述高密度防尘散热网的外侧壁均与收集罩相接触,所述收集罩的一端与吸尘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吸尘泵安装在安装板的内部,所述吸尘泵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与收集盒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收集盒与安装板的外侧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存储抽屉的两侧外壁。

4、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块本体,所述导向块本体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槽开设在第一相接板的内部,所述第一相接板对称固定在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前后外壁。

5、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的顶端通过转轴与伸缩连接架相铰接。

6、可选的,所述伸缩连接架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转轴与第二活动块的底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动块均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槽开设在顶板的内部,所述顶板固定安装在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顶端,所述第二活动槽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输出端均与第二活动块相连接。

7、可选的,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潮背板,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底端通过法兰安装盘贯穿安装有传输导管,所述传输导管的内侧壁等间距设置有梳线绑带,所述传输导管的底端通过连接架连接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的底端连接有弹性收口带。

8、可选的,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相接板,所述第二相接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吸附磁块,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铁质导向块,所述铁质导向块安装在箱盖的两侧。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10、1、通过设置的高密度防尘散热网,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高密度防尘散热网对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进行散热,并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内部,并定期可通过安装板进行匀速活动,使收集罩和吸尘泵相配合对高密度防尘散热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吸附,并传输存储至存储抽屉的内部存储,这样可对高密度防尘散热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因灰尘过多导致高密度防尘散热网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这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11、2、通过设置的传输导管,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传输导管内部的梳线绑带对不同的线路进行梳理,并通过连接罩和弹性收口带之间相互配合对线路进行收口,避免了灰尘的进入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内部,导致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内部元器件灰尘过多,这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的前后外壁均安装有高密度防尘散热网(2),所述高密度防尘散热网(2)的外侧壁均与收集罩(3)相接触,所述收集罩(3)的一端与吸尘泵(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吸尘泵(4)安装在安装板(5)的内部,所述吸尘泵(4)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管(6)与收集盒(7)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收集盒(7)与安装板(5)的外侧壁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7)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安装在存储抽屉(10)的两侧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两侧均安装有导向块本体(11),所述导向块本体(11)活动连接在第一导向槽(12)的内部,所述第一导向槽(12)开设在第一相接板(13)的内部,所述第一相接板(13)对称固定在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的前后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顶端均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4),所述第一活动槽(14)的内部对称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15),所述第一活动块(15)的顶端通过转轴与伸缩连接架(16)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架(16)的顶端两侧均通过转轴与第二活动块(17)的底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活动块(17)均活动连接在第二活动槽(18)的内部,所述第二活动槽(18)开设在顶板(19)的内部,所述顶板(19)固定安装在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的顶端,所述第二活动槽(18)的两侧内壁均安装有微型气缸(20),所述微型气缸(20)的输出端均与第二活动块(17)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潮背板(21),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的底端通过法兰安装盘(22)贯穿安装有传输导管(23),所述传输导管(23)的内侧壁等间距设置有梳线绑带(24),所述传输导管(23)的底端通过连接架连接有连接罩(25),所述连接罩(25)的底端连接有弹性收口带(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1)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相接板(27),所述第二相接板(2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导向槽(28),所述第二导向槽(28)的内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吸附磁块(29),所述第二导向槽(28)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铁质导向块(30),所述铁质导向块(30)安装在箱盖(31)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控制驱动装置,涉及电梯控制驱动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所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的前后外壁均安装有高密度防尘散热网。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高密度防尘散热网,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高密度防尘散热网对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进行散热,并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到电梯控制驱动箱本体内部,并定期可通过安装板进行匀速活动,使收集罩和吸尘泵相配合对高密度防尘散热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吸附,并传输存储至存储抽屉的内部存储,这样可对高密度防尘散热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因灰尘过多导致高密度防尘散热网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这样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子宣,廖龙霞,聂学方,周天清,张波华,林子诺,黄坤,许醇红,蒋林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