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8371发布日期:2023-07-21 11:1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密封圈组装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智能汽车行业传感器构件密封圈的自动组装以及流体行业控制阀构件的密封圈组装设备行业,由于密封圈的材质多为橡胶,材质较软,且橡胶相互之间摩擦易产生静电导致静电吸附,造成密封圈的组装过程中无法自动供料,只能人工取放料进行装配,人工操作的工作效率低;而且人工操作具有不确定性,造成产品组装的一致性差,产品的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橡胶密封圈的自动供料装置,用于解决人工操作的工作效率低以及产品组装的一致性差、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移载机构、顶升机构及位于所述储料机构两侧的传感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料仓,所述储料机构与移载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储料机构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所述料仓中的一个靠近所述料仓顶端的所述密封圈向上顶升至与所述料仓的顶面齐平,所述传感机构平行于所述料仓设置。

4、通过设置移载机构和顶升机构,使得储料机构能够自动移动,并且储料机构中的密封圈能够被顶升机构向上顶起,使得取料的机械臂可以直接在料仓的顶端将密封圈取走,实现自动供料。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料仓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料仓垂直于所述固定板设置。固定板用于放置料仓,支撑板的设置便于将整个储料机构与移载机构相连接,使得储料机构能够在移载机构上来回移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料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料仓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平行于所述移载机构长度方向的直线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数量的料仓以满足供料需求。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滑块及伺服模组,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伺服模组包括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端部的第一伺服驱动器、以及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的驱动块,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滑块的顶面及驱动块的顶面均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面与所述驱动块的顶面齐平。伺服模组用于带动储料机构移动,第一轨道及滑块的设置只是提供辅助移动的作用,便于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同时滑动。具体地,第一伺服驱动器驱动驱动块在第二轨道上来回移动,带动支撑板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滑块能够在第一轨道上来回滑动。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滑块与驱动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支撑板与移载机构之间的连接,使其在移载机构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带动整个储料机构移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传感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以及与所述支撑杆顶端连接的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料仓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齐平。在自动供料时,顶升机构会将料仓中的密封圈向上顶升至料仓的顶面,这样才能被机械手臂抓取,故设置激光传感器所在的平面与料仓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齐平,使得激光传感器能够感应到料仓顶面的密封圈的存在,从而向机械手臂发送信号使其进行取料。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包括连接板,所述移载机构及传感机构均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料仓设置,所述料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的设置都是为了使顶升机构能够与料仓中的密封圈相接触,便于将其向上顶起。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贯穿所述第三通孔的顶杆、与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的第二伺服驱动器、与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位于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储料机构的一端,所述延伸杆的尺寸小于所述顶杆的尺寸,所述顶杆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延伸杆在连接板上的竖直投影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竖直投影面内。通过第二伺服驱动器驱动顶杆向上移动,带动延伸杆向上移动,当延伸杆向上移动至与密封圈接触时继续向上移动直至位于最上面的密封圈到达料仓的顶面触发激光传感器。设置顶杆的尺寸小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尺寸,保证延伸杆及顶杆能够穿过这些通孔后向上移动。此外,设置延伸杆在连接板上的竖直投影面位于第一通孔和/或第二通孔在连接板上的竖直投影面内,保证通过水平方向的前后移动后,延伸杆位于其中一个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的正下方,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顶升。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顶面与所述密封圈的底面贴合,所述顶升机构向上顶升所述密封圈时,所述延伸杆的顶端与所述辅助块的底面贴合。在自动供料时,料仓中是储存有多个密封圈的,多个密封圈相互堆叠,由于密封圈中间是镂空的,导致延伸杆不能很好地与其接触,故设置完整的辅助块,使其位于料仓的最底部,所有的密封圈都堆叠在辅助块上,延伸杆向上顶升时直接接触辅助块就可向上推动这些密封圈。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供料装置,通过设置移载机构和顶升机构,使得储料机构能够自动移动,并且储料机构中的密封圈能够被顶升机构向上顶起,使得取料的机械臂可以直接在料仓的顶端将密封圈取走,实现自动供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产品组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组装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机构、移载机构、顶升机构及位于所述储料机构两侧的传感机构,所述储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料仓,所述储料机构与移载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顶升机构位于所述储料机构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所述料仓中的一个靠近所述料仓顶端的所述密封圈向上顶升至与所述料仓的顶面齐平,所述传感机构平行于所述料仓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料仓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料仓垂直于所述固定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料仓均匀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平行于所述移载机构长度方向的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第一轨道、滑块及伺服模组,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模组包括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端部的第一伺服驱动器以及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的驱动块,所述第一轨道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所述滑块的顶面及驱动块的顶面均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面与所述驱动块的顶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驱动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的支撑杆、与所述支撑杆顶端连接的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料仓的顶面所在的平面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所述移载机构及传感机构均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对应所述料仓设置,所述料仓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一个所述第二通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贯穿所述第三通孔的顶杆、与所述顶杆的一端连接的第二伺服驱动器、与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连接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位于所述顶杆靠近所述储料机构的一端,所述延伸杆的尺寸小于所述顶杆的尺寸,所述顶杆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延伸杆在连接板上的竖直投影面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竖直投影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顶面与所述密封圈的底面贴合,所述顶升机构向上顶升所述密封圈时,所述延伸杆的顶端与所述辅助块的底面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供料装置,包括储料机构、移载机构、顶升机构及位于储料机构两侧的传感机构,储料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放置密封圈的料仓,储料机构与移载机构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顶升机构位于储料机构的下方,顶升机构用于沿竖直方向将料仓中的一个靠近料仓顶端的密封圈向上顶升至与料仓的顶面齐平,传感机构平行于料仓设置。本技术的一种自动供料装置,通过设置移载机构和顶升机构,使得储料机构能够自动移动,并且储料机构中的密封圈能够被顶升机构向上顶起,使得取料的机械臂可以直接在料仓的顶端将密封圈取走,实现自动供料,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产品组装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产品组装的一致性和合格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密卡特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