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45630发布日期:2023-11-23 00:5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上料机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上料机构多采用往返式运动机构或者循环式运动机构。

2、其中,往返式运动机构在一往一返过程中存在上料等待的问题,影响上料作业的效率。

3、而循环式运动机构则如图1所示,包括倾斜设置的背板1,背板1的前后两面均呈固定夹角安装有若干堆料挡板2,堆料挡板2的两端安装在可沿背板1循环运动的链条302上,链条302能够带动堆料挡板2在背板1上移动,物料能够堆积在堆料挡板2与背板1之间形成的固定夹角处被送至上方。

4、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循环式运动机构在正反两面都存在堆料挡板2,因此整个机构存在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很多场合下能留出的上料空间不足,会导致循环式运动机构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其不仅能够避免往返式运动机构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常规循环式运动机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包括背板、堆料挡板以及用于驱动堆料挡板沿背板循环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堆料挡板相对背板可翻转,所述堆料挡板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限制堆料挡板翻转角度的限位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时,限位件会限制堆料挡板向下翻转,使堆料挡板与背板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l”形料斗,用于装料并上料。

5、等待上料结束后,堆料挡板会移动至背板背面,并在重力作用下自动竖直耷拉,使得料斗折叠,减少了现有技术中背板背面的料斗占用空间,大大节省了料斗的避让空间。

6、综上,本方案不仅能够避免往返式运动机构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常规循环式运动机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沿背板循环运动的链条,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安装在链条上的限位板,所述堆料挡板通过铰链与限位板铰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能够带动堆料挡板一同与链条移动,同时,堆料挡板在翻转至一定角度时,铰链与堆料挡板会被限位板限位,使得堆料挡板与背板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l”形料斗。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链为阻尼铰链。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尼铰链是具有阻尼效果的铰链,能够稍微延缓堆料挡板在背板背面翻转速度,避免堆料挡板因惯性而击打背板的问题。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板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位于背板上料一侧的边缘处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堆料挡板、背板合围形成具有开口的槽状上料结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能够避免物料从侧板处脱落,保证上料效率。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通过将堆料挡板设置为可翻转,并设置限位件,上料时,限位件会限制堆料挡板向下翻转,使堆料挡板与背板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l”形料斗,用于装料并上料。等待上料结束后,料斗会折叠,减少了现有技术中背板背面的料斗占用空间,大大节省了料斗的避让空间。

15、2、通过设置阻尼铰链,阻尼铰链是具有阻尼效果的铰链,能够稍微延缓堆料挡板在背板背面翻转速度,避免堆料挡板因惯性而击打背板的问题;

16、3、通过设置侧板,侧板能够避免物料从侧板处脱落,保证上料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包括背板(1)、堆料挡板(2)以及用于驱动堆料挡板(2)沿背板(1)循环运动的驱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堆料挡板(2)相对背板(1)可翻转,所述堆料挡板(2)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限制堆料挡板(2)翻转角度的限位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可沿背板(1)循环运动的链条(302),所述限位件(4)为固定安装在链条(302)上的限位板,所述堆料挡板(2)通过铰链(5)与限位板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5)为阻尼铰链(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安装在机架(6)上,所述机架(6)位于背板(1)上料一侧的边缘处固定有侧板(7),所述侧板(7)、堆料挡板(2)、背板(1)合围形成具有开口的槽状上料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折叠循环型上料机构,属于上料机构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背板、堆料挡板以及用于驱动堆料挡板沿背板循环运动的驱动机构,堆料挡板相对背板可翻转,堆料挡板的背面设置有用于限制堆料挡板翻转角度的限位件,本技术不仅能够避免往返式运动机构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还能够避免常规循环式运动机构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余小荣,林标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晖鸿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