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0144发布日期:2023-07-18 21:5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包装膜收缩,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


背景技术:

1、包装膜主要由几种不同牌号的树脂混合挤出而成,具有抗穿刺,超强度高性能,对堆放在托板上的货物进行缠绕包装,使包装物更加稳固整洁,更超强防水作用,被广泛使用,在外贸出口、造纸、塑料化工、食品医药行业。

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产品包裹好包装膜后,通常需要进行热收缩处理,产品上的包装膜经过热收缩处理后能够裹紧产品的外表面,充分显示物品外观、提高产品的展销性、增加美观及价值感。

3、相关技术中记载的热收缩处理方式,通常采用热收缩装置,在生产线上安装有加热室,加热室内设置有多个加热管,传送带带动产品通过加热室,加热管便可以对产品上的包装膜进行加热处理,包装膜受热收缩紧紧包裹在产品表面。但是,加热管在加热室内位置固定,导致加热室内各个位置的温度不同,这使得产品上的包装膜可能出现受热不均匀的情况,可能导致包装膜局部包裹不紧密,从而影响产品的包装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对产品表面的包装膜进行均匀热收缩处理,以提高产品的包装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形成有加热容腔和冷却容腔,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所述加热容腔内,所述第二传送带位于所述冷却容腔内,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的加热组件和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方的冷却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上安装有u型通气管,所述u型通气管形成能够供产品通过的加热区,所述u型通气管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每一侧的所述u型通气管上均连通有供气体喷出的喷头。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产品会依次通过加热容腔和冷却容腔,加热组件可以形成热空气,热空气可以通过u型通气管和喷头喷出,当第一传送带将产品运送至加热区时,喷头喷出热空气,包装膜实现受热收缩,然后在第二传送带的作用下,冷却组件对产品进行冷却处理。这样,由于多个喷头将热空气同时喷出,使得加热区内各个位置温度基本相同,使得能够对产品表面的包装膜进行均匀热收缩处理,提高了产品的包装质量。

5、可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风机、加热箱和主管,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加热箱用于将所述风机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箱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主管与所述加热箱连通,所述主管与所述u型通气管连通。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将空气抽至加热箱内,加热箱对空气进行加热,并依次通过主管、u型通气管,最终从喷头喷出,产品上的包装膜受到热空气的作用,发生收缩,紧紧包裹在产品表面。

7、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固定有升降驱动件,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件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加热组件、所述u型通气管竖直升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个产品的高度存在差异,通过升降驱动件,调节每个喷头的位置,从而改变加热区所处位置,这样能够适应更多类型的产品,以提高实用性。

9、可选的,所述u型通气管包括横管和两个竖管,两个所述竖管分别与所述横管的两端连通,所述横管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横管、每个所述竖管上的喷头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横管或者所述竖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多个喷头,能够增加热空气的喷出量,使得热空气能够覆盖更大的面积,产品上的包装膜能够实现更好的受热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风扇,所述风扇用于对包装膜吹风冷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能够对产品表面吹风,以使得包装膜表面的热量快速散发,从而实现快速冷却。

13、可选的,所述第二传送带为网孔状传送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吹出的风能够穿过第二传送带,冷却速度更快,冷却效果更佳。

15、可选的,所述风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风扇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和下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风扇能够同时进行吹风冷却,从而形成对流,包装膜上的热量散发得更快,冷却速度进一步提升。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位于靠近所述冷却容腔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冷却处理的产品通过第三传送带运输至下个工序处或者码垛区,提高了输送的便捷性。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端,所述光电开关连接有计数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电开关检测到产品并向计数器输送信号,计数器完成计数,这样便可以实现计数统计。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申请中设置有鼓风机、加热箱、通气管,通气管呈u型设置,开口方向朝向传送带的方向,这样,三侧的通气管形成一个加热区,每一侧的通气管上均连通有多个喷头,风机将空气抽至加热箱内,加热箱对空气进行加热,再通过通气管和喷头将热空气喷出,传送带将产品传送至加热区内,喷头喷出的热气体将包装膜实现热收缩,由于多个喷头将热空气同时喷出,使得加热区内各个位置温度基本相同,使得能够对产品表面的包装膜进行均匀热收缩处理,提高了产品的包装质量;

23、2.本申请中设置有升降驱动件,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喷头实现升降,由于各个产品的高度存在差异,通过升降驱动件,调节每个喷头的位置,从而改变加热区所处位置,这样能够适应更多类型的产品,在保证顺利通过加热区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均匀受热的目的;

24、3.本申请中还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传送带和风扇,传送带为网孔状传送带,能够使气体穿过传送带,这样包装膜能够快速实现冷却,使得包装膜能够快速定型,包装膜的收缩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的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形成有加热容腔(9)和冷却容腔(10),所述第一传送带(2)位于所述加热容腔(9)内,所述第二传送带(3)位于所述冷却容腔(10)内,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上方的加热组件(4)和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上方的冷却组件(5),所述加热组件(4)上安装有u型通气管(6),所述u型通气管(6)形成能够供产品通过的加热区(7),所述u型通气管(6)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传送带(2),每一侧的所述u型通气管(6)上均连通有供气体喷出的喷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包括风机(401)、加热箱(402)和主管(403),所述风机(401)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所述加热箱(402)用于将所述风机(401)输送的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箱(402)与所述风机(40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主管(403)与所述加热箱(402)连通,所述主管(403)与所述u型通气管(6)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固定有升降驱动件(11),所述风机(401)安装在所述升降驱动件(11)上,所述升降驱动件(11)用于带动所述加热组件(4)、所述u型通气管(6)竖直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通气管(6)包括横管(601)和两个竖管(602),两个所述竖管(602)分别与所述横管(601)的两端连通,所述横管(601)与所述主管(403)连通,所述横管(601)、每个所述竖管(602)上的喷头(8)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喷头(8)沿所述横管(601)或者所述竖管(6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的风扇(501),所述风扇(501)用于对包装膜吹风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为网孔状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0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风扇(50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3)的上方和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架(13),所述第二安装架(13)位于靠近所述冷却容腔(10)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架(13)上安装有第三传送带(14),所述第三传送带(14)与所述第二传送带(3)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2)的一端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安装有光电开关(15),所述光电开关(15)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架(1)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架(13)的一端,所述光电开关(15)连接有计数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包装膜收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装膜的收缩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架、安装在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安装架上形成有加热容腔和冷却容腔,第一传送带位于加热容腔内,第二传送带位于冷却容腔内,第一安装架上设置有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的加热组件和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的冷却组件,加热组件上安装有U型通气管,U型通气管形成能够供产品通过的加热区,U型通气管的开口朝向第一传送带,每一侧的通气管上均连通有供气体喷出的喷头。本申请具有能够对产品表面的包装膜进行均匀热收缩处理,以提高产品的包装质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冰洋(北京)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