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70115发布日期:2023-09-08 06:2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具体为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在输送过程中,通常会用到输送装冒对土壤进行输送。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一般的土壤输送装置结构功能简单,只具备简单的输送作用,不具备对土壤粉碎的效果,装置输送作业过程中,易出现堵塞的情况,降低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土壤输送过程中,还会出现土壤飞扬的情况,环保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土壤输送装置只具备简单的输送作用,不具备对土壤粉碎的效果,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和土壤输送过程中,还会出现土壤飞扬的情况,环保性能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内侧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侧连接有弹力棒,所述下料口的下端设置有粉碎辊,所述装置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外侧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挡板的侧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按钮,所述丝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与转筒相连接的第二伞齿轮,所述转筒的侧面设置有支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呈对称分布在下料口的内部。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喷头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头呈等距分布在水管的侧面。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相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尺寸与滑槽的内部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块通过滑槽与装置主体滑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钮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按钮呈对称分布在滑槽的内部两端,所述按钮通过控制器与电机存在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力棒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弹力棒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转筒的外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通过设置粉碎辊、挡板、支撑板、滑槽、滑块和按钮,不仅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土壤的粉碎作用,而且装置在土壤下料粉碎运输过程中,通过丝杆带着支撑板、挡板左右往复移动,能够实现装置下料口间歇卸料的作用,防止装置内部出现土壤过多导致堵塞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11、2、该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通过设置丝杆、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转筒、弹力棒、风机、滤网、水管和雾化喷头,能够实现对装置作业过程中产生飞扬的尘土进行过滤去除,且右侧设置雾化喷头,能够有效防止尘土出现飞扬的情况,环保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下料口(3),所述下料口(3)的内部设置有挡板(4),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一侧设置有滤网(6),所述滤网(6)的内侧设置有转筒(7),所述转筒(7)的外侧连接有弹力棒(8),所述下料口(3)的下端设置有粉碎辊(9),所述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水管(10),所述水管(10)的外侧连接有雾化喷头(11),所述挡板(4)的侧面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内部设置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一端连接有电机(14),所述支撑板(12)的一端设置有滑槽(15),所述滑槽(15)的一端设置有按钮(17),所述丝杆(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伞齿轮(18),所述第一伞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与转筒(7)相连接的第二伞齿轮(19),所述转筒(7)的侧面设置有支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挡板(4)呈对称分布在下料口(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1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雾化喷头(11)呈等距分布在水管(10)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5)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2)相连接的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尺寸与滑槽(15)的内部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块(16)通过滑槽(15)与装置主体(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按钮(17)呈对称分布在滑槽(15)的内部两端,所述按钮(17)通过控制器与电机(14)存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与丝杆(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18)与第二伞齿轮(19)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棒(8)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弹力棒(8)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转筒(7)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环境工程施工用土壤输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本技术通过设置粉碎辊、挡板、支撑板、滑槽、滑块、按钮、丝杆、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转筒、弹力棒、风机、滤网、水管和雾化喷头,不仅能够实现对不同大小土壤的粉碎作用,而且装置在土壤下料粉碎运输过程中,能够实现装置下料口间歇卸料的作用,防止装置内部出现土壤过多导致堵塞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能够实现对装置作业过程中产生飞扬的尘土进行过滤去除,且右侧设置雾化喷头,能够有效防止尘土出现飞扬的情况,环保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杰,田思涵,王溆森,赵匡东,李梦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志杰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