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机构、加料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9588发布日期:2023-11-22 22:5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加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加料机构、加料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料筒加料的工艺过程均为人工实现,其实现过程主要为:首先,人工将固定在料车内的料筒由竖直状态调整为倾斜状态,然后将一个非金属材质漏斗套在料筒顶部并简单固定,此时,人工将料框内的物料匀速倒入料筒内,最后再将倾斜状态的料筒回正。

2、由于每一框物料重量都在十几公斤甚至更重,加料工序的操作人员需要将料框举高到一定高度后将物料倒入料筒内,每天频繁的重复该动作,劳动强度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料机构,能够自动抓取料框,并自动将料框内的物料倒入料筒中。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料装置。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加料系统。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

5、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设有用于所述料箱进入的开口结构;

6、夹紧件,所述夹紧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用于夹紧进入到所述箱体内的所述料箱;

7、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夹紧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夹紧件绕周向转动;以及

8、下料管,所述下料管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且所述下料管与所述箱体的内腔连通。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机构,当料箱放入到箱体内后,通过夹紧件将料箱固定在箱体内,然后利用旋转组件带动夹紧件绕周向转动,此时,旋转组件同步带动料箱转动,从而使得料箱发生倾斜后,料箱内的物料从箱体的底面进入到下料管中,最后通过下料管进入到料筒内。整体机构在利用料箱加料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旋转组件和夹紧件的配合就能够实现将料箱内的物料倒入料筒中,自动化程度高,极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过渡料斗,所述过渡料斗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下料管连通;且所述下料管能够绕周向相对所述过渡料斗转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过渡料斗与所述下料管之间,用于带动所述下料管相对所述过渡料斗转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回转电机和回转支承,所述过渡料斗与所述下料管之间匹配设置外圈有齿的所述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通过输出齿轮与所述回转电机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过渡料斗上。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视觉检测器,所述视觉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侧。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吸尘口,所述吸尘口设置在所述下料管上。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密封门,所述密封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结构处,且所述密封门的一侧与所述箱体铰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密封门连接。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紧件包括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夹紧气缸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加料装置,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料机构,还包括:

20、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将带有料筒的料车进行固定,并将所述料车翻转到预设角度;

21、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所述加料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加料机构运动到预设位置。

2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料装置,通过机器人本体带动加料机构运动到预设位置,同时,翻转机构将带有料筒的料车进行固定后翻转到预设角度,此时,加料机构的位置与料筒的位置相对应,然后加料机构将料箱内的物料倒入料筒内即可。整体操作过程,无需人工搬运料箱,自动化程度高,将人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底座、转动支架以及第二气缸;

24、所述转动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所述料车,所述转动支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二气缸连接在所述底座远离所述转动支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转动支架连接。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动支架包括导轨、固定板、卡箍以及轴承座;

26、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轨的一端通过所述轴承座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导轨朝向所述轴承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连接,所述卡箍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第四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卡箍连接。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称重器,所述称重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加料系统,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料装置,还包括:

30、料箱输送组件,所述料箱输送组件用于将料箱开盖后并输送;

31、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机器人本体带动所述加料机构将开盖后的料箱移动到预定位置。

3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料箱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线、第二输送线、开盖组件以及送料组件;

33、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并排设置,所述开盖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方,用于将料箱开盖;

34、所述送料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传送末端,用于将开盖后料箱推动到所述箱体内。

3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盖组件包括龙门架、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第五气缸以及真空吸盘;

36、所述龙门架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输送线上方,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模组并列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且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直线模组之间,所述第五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上,且所述第五气缸上的伸缩端与所述真空吸盘连接。

3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送料组件包括导向套、支撑板以及直线电机;

38、所述第一输送线沿传送方向上相对两侧的滚筒导轨的末端均套设有所述导向套,两个所述导向套的相对侧上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输送线上的传送滚筒位于同一水平面;

39、所述直线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输送线上,且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导向套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导向套相对所述滚筒导轨移动。

4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料机构,当需要给料筒内加料时,只需要将料箱放入到箱体内,然后利用夹紧件固定料箱,随后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夹紧件转动,夹紧件再同步带动料箱转动,从而使得料箱发生倾斜。当料箱倾斜到一定角度后,料箱内的物料就会从料箱顶部的开口处倒出,经过箱体的底面后进入到下料管中,最后通过下料管进入到对应的料筒中。整体机构在利用料箱加料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旋转组件和夹紧件的配合就能够实现将料箱内的物料倒入料筒中,自动化程度高,极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4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