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8034发布日期:2023-09-16 18:5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1、洗衣粉去污力强,使用方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洗衣粉包装袋规格都在100克以上,这种大包装的洗衣粉给旅行者带来诸多麻烦,由于一次用不完,多余的洗衣粉不仅会增加旅行包的重量和空间,倘稍不小心,还会将洗衣粉洒在包内,污染包内的其它物品,如将多余的洗衣粉丢弃,又会造成浪费,还会污染公共环境。

2、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95525y公开一种适合旅行用的洗衣粉包装袋,其包括袋体和封口边,袋体由两层塑料薄膜构成,袋体的有效盛物面积为5~100cm2。

3、基于以上并结合公知常识,现有的洗衣粉一次性便携旅行包的生产普遍是通过定量装置经下料管下料至单边塑料薄膜上,再通过热封塑料薄膜以实现洗衣粉的包装,但现在定量装置的下料管普遍采用的是直通上下开口管道,进而定量装置经下料管下洗衣粉时,洗衣粉会在单边塑料薄膜上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堆叠情况,无法很好的填充单边塑料薄膜的凹腔,当另一边的塑料薄膜覆盖于装载洗衣粉的单边塑料薄膜上时,容易导致少数洗衣粉散落于两塑料薄膜的热封边间隙内,从而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4、因而需一种下料装置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料装置。

2、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内设置有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料管内壁的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所述分料挡片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分料挡片二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倾斜角设置,通过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以使下料管内腔形成四个互不相连的落料区。

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管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卡槽,所述分料挡片一卡固于卡槽内,所述分料挡片二转动设置于下料管内,且在分料挡片二的中部上端开设有通槽,所述分料挡片一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下料管上设有供驱使分料挡片二相对分料挡片一往复摆动的驱动装置。

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连杆一、连杆二与电机,所述分料挡片二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所述下料管对应转轴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一端穿过通孔延伸至下料管外侧,所述连杆一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上,所述连杆一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一端相铰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下料管外侧,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偏心转杆,所述连杆二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转杆相铰接。

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两端沿圆周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通过螺纹可拆卸螺纹连接于分料挡片二上。

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管上活动套置有导料筒,所述下料管外侧壁设置有竖向凹槽,所述导料筒对应竖向凹槽贯穿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配合插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螺孔活动设置于导料筒内,所述下料管上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电机设置于连接板上,所述导料筒上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抵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导料筒一侧对应转轴贯穿开设有竖向活动槽,所述转轴活动设置于竖向活动槽内。

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导料筒上侧内凹有定位凹槽,所述缓冲弹簧一端抵接于定位凹槽内。

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料管上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外置的输料装置上。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下料管内设置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从而经下料管下落的洗衣粉受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阻挡向四周分散下落,从而避免集中由中部下落而产生中部堆积的情况,以更好实现填充装载,且减少热封时洗衣粉落入两塑料薄膜热封边之间的几率。且通过驱动装置能驱使分料挡片二相对分料挡片一往复摆动,进而更好的将下料管内集中下落的洗衣粉向四周分散下落。



技术特征:

1.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内设置有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料管(1)内壁的分料挡片一(2)与分料挡片二(3),所述分料挡片一(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分料挡片二(3)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倾斜角设置,通过分料挡片一(2)与分料挡片二(3)以使下料管(1)内腔形成四个互不相连的落料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的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卡槽(4),所述分料挡片一(2)卡固于卡槽(4)内,所述分料挡片二(3)转动设置于下料管(1)内,且在分料挡片二(3)的中部上端开设有通槽(5),所述分料挡片一(2)位于所述通槽(5)内,所述下料管(1)上设有供驱使分料挡片二(3)相对分料挡片一(2)往复摆动的驱动装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连杆一(61)、连杆二(62)与电机(63),所述分料挡片二(3)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轴(64),所述下料管(1)对应转轴(64)设置有通孔(65),所述转轴(64)一端穿过通孔(65)延伸至下料管(1)外侧,所述连杆一(61)一端固定连接于转轴(64)上,所述连杆一(61)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62)一端相铰接,所述电机(63)固定设置于下料管(1)外侧,在电机(63)的驱动轴上设置有偏心转杆(67),所述连杆二(62)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转杆(67)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4)两端沿圆周外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64)通过螺纹可拆卸螺纹连接于分料挡片二(3)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上活动套置有导料筒(11),所述下料管(1)外侧壁设置有竖向凹槽(12),所述导料筒(11)对应竖向凹槽(12)贯穿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配合插接有限位柱(14),所述限位柱(14)穿过螺孔活动设置于导料筒(11)内,所述下料管(1)上端设置有连接板(15),所述电机(63)设置于连接板(15)上,所述导料筒(11)上侧与所述连接板(15)之间抵接有缓冲弹簧(16),所述导料筒(11)一侧对应转轴(64)贯穿开设有竖向活动槽(17),所述转轴(64)活动设置于竖向活动槽(1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筒(11)上侧内凹有定位凹槽(18),所述缓冲弹簧(16)一端抵接于定位凹槽(1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1)上端通过管道连接于外置的输料装置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内设置有分料结构,所述分料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下料管内壁的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所述分料挡片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分料挡片二的长度方向相交呈倾斜角设置,通过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以使下料管内腔形成四个互不相连的落料区。通过在下料管内设置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从而经下料管下落的洗衣粉受分料挡片一与分料挡片二阻挡向四周分散下落,从而避免集中由中部下落而产生中部堆积的情况,以更好实现填充装载,且减少热封时洗衣粉落入两塑料薄膜热封边之间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尹浩,黄鹏辉,侯小娟,崔静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水卫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