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障碍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8936发布日期:2023-08-18 14:4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障碍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的一种无障碍电梯,涉及电梯。


背景技术:

1、目前,国外建筑设计对于无障碍技术研究突飞猛进,国家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的改善,无障碍电梯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而无障碍电梯自有其设计标准,比如电梯门开启净宽不小于0.80m;轿厢最小规格为深度不应小于1.40m,宽度不应小于1.10m;中型规格为深度不应小于1.60m,宽度不应小于1.40m;轿厢正面和侧面可设高0.80-0.85m的扶手;轿厢侧面可设高0.90-1.10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轿厢正面高0.90m处至顶部可安装镜子;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

2、实际生活中我们发现,电梯的桥门和层门之间有很宽的一道缝隙,大多数应该看过乘坐电梯时手机从落到电梯缝的新闻,而这个缝隙的存在对盲人更不友好,轮椅在通过时时有卡住的情况发生,目前的电梯虽有针对缝隙问题的改进,但是其并没有考虑到盲人的通行问题。如cn201611064799.6公开的电梯门缝隙防护结构,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梯门缝隙防护结构,其设置于电梯门的内门体与外门体之间,内门体滑动设置于电梯的轿箱底板,外门体滑动设置于电梯外部的地板,且外门体随内门体同步开合。所述外门体下方的地坂内设有朝所述轿厢底板弹性伸缩的挡板,所述外门体朝向内门体的一侧底部设有联动限位滑块,且当电梯门的外门体闭合状态下,所述联动限位滑块阻挡所述挡板伸出地板;当所述外门体打开至三分之一开口时,所述联动限位滑块解除对所述挡板的阻挡,挡板伸出地板与所述轿厢底板相抵,且该挡板遮挡轿厢底板与地板之间的缝隙”。但是正如其主要解决的是会有物件从缝隙掉落到电梯井内的问题,其挡板是从桥厢底板伸出的,虽然能遮盖缝隙,但是其并不是与地表平齐,会留下一个凹槽,还是存在对盲人不友好、卡住轮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电梯缝隙时有卡住轮椅对盲人不友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一支撑板的无障碍电梯,其能够在轮椅通过缝隙时提供支撑以避免轮椅的轮子卡在缝隙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障碍电梯,包括:

4、可在电梯井内升降的桥厢;

5、连接在桥厢上跟随轿厢升降的桥门;

6、设置在电梯井每层入口处的层门;

7、对应桥门设置的桥门地坎以及对应层门设置的层门地坎;

8、桥厢停止时,桥门地坎和层门地坎所形成的缝隙之下设有一支撑板及驱动该支撑板降的驱动结构,所述支撑板可以升到与桥门地坎、层门地坎水平的位置。

9、可选的,驱动结构包括直线驱动器和导向组件构成,导向组件设置于支撑板底部并且垂直于支撑板,直线驱动器连接支撑板并且垂直于支撑板,直线驱动器输出动力通过导向组件的引导使支撑板可以垂直升降。

10、进一步的,导向组件包括多个滑块、滑轨,滑块滑轨相互连接后沿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滑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

11、可选的,驱动结构包括传动组件和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支撑板,直线驱动器输出动力通过传动组件的引导使支撑板可以非垂直升降。

12、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板,导向板上的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垂直设置,第二导向槽分为两段,一段是垂直设置,另一段是绕第一导向槽的下端呈弧线设置,所述的支撑板两侧对应每个导向板均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与第一导向槽、第二导向槽滑动连接;两侧的支撑杆之间设有一根传动杆,所述的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与传动杆枢接。

13、可选的,直线驱动器为气缸、电缸、油缸中的一种。

14、进一步的,直线驱动器为电缸。

15、可选的,驱动结构固定在桥厢底部,且驱动结构设有一个。

16、可选的,驱动结构固定在电梯井内,驱动结构每层均设有一个。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个可升降的支撑板,在电梯停下,门打开后,升到与桥门地坎、层门地坎水平的位置,以此避免轮椅通过时轮子卡在缝隙内,保障盲人通行。



技术特征:

1.一种无障碍电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障碍电梯,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直线驱动器(5)和导向组件构成,导向组件设置于支撑板(4)底部并且垂直于支撑板(4),直线驱动器(5)连接支撑板(4)并且垂直于支撑板(4),直线驱动器(5)输出动力通过导向组件的引导使支撑板(4)可以垂直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障碍电梯,其特征在于:导向组件包括多个滑块(61)、滑轨(62),滑块(61)滑轨(62)相互连接后沿着支撑板(4)的长度方向分布,滑轨(62)与支撑板(4)的底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障碍电梯,其特征在于:驱动结构包括传动组件和直线驱动器(5),直线驱动器(5)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支撑板(4),直线驱动器(5)输出动力通过传动组件的引导使支撑板(4)可以非垂直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障碍电梯,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导向板(7),导向板(7)上的有第一导向槽(71)和第二导向槽(72),第一导向槽(71)垂直设置,第二导向槽(72)分为两段,一段是垂直设置,另一段是绕第一导向槽(71)的下端呈弧线设置,所述的支撑板(4)两侧对应每个导向板(7)均设有两个支撑杆(8),两个支撑杆(8)分别与第一导向槽(71)、第二导向槽(72)滑动连接;两侧的支撑杆(8)之间设有一根传动杆(9),所述的直线驱动器(5)的输出端与传动杆(9)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无障碍电梯,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器(5)为气缸、电缸、油缸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障碍电梯,其特征在于:直线驱动器(5)为电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一种无障碍电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其包括可在电梯井内升降的桥厢;连接在桥厢上跟随轿厢升降的桥门;设置在电梯井每层入口处的层门;对应桥门设置的桥门地坎以及对应层门设置的层门地坎;桥厢停止时,桥门地坎和层门地坎所形成的缝隙之下设有一支撑板及驱动该支撑板降的驱动结构,所述支撑板可以升到与桥门地坎、层门地坎水平的位置。本技术通过设置一个可升降的支撑板,在电梯停下,门打开后,升到与桥门地坎、层门地坎水平的位置,以此避免轮椅通过时轮子卡在缝隙内,保障盲人通行。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项国忠,费扬,李海斌,张勇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