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闭合升降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2168发布日期:2023-08-27 15: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升降杆,具体涉及一种闭合状态下闭合度高的升降杆。


背景技术:

1、通信方舱尾部车后壁上需要安装一根17米(展开高度不小于16.5m)的升降杆,升降杆顶端需要安装3台大功率微波接力机室外机和3台转台,每台转台上安装1副平板天线。在驻车情况下,通过升降杆将室外机及其天线升高至离地面不低于18m的高度,并通过转台的转动实现天线方位角和俯仰角的自动调整,从而实现两个通信节点天线间的对准。

2、为保证通信方舱的机动性,需要升降杆具有较高的闭合度,对于中国专利号:202120755218.3,名称是《一种单丝杠机械升降杆》的专利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进一步降低了升降杆的闭合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闭合度高的升降杆结构。

2、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外套筒,外套筒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升降节,最外层升降节和套筒之间,以及相邻的两升降节之间设置有限转结构和用于升降节完全伸出时相互锁定的连锁装置,每个升降节底部均设置有丝母组件,底座上设置有与丝母组件配合的丝杠,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节包括筒体和丝母组件,所述丝母组件包括套于丝杠外,且开口向下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与丝杠配合的丝母,壳体开口端设置有下盖,下盖和丝母之间设置有波形弹簧;丝母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限转平键,壳体下方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杠的螺纹升角为6.37°,丝杠材料为钢,丝母材料为铜。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最内层筒体内上部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中心设置有与丝杠对应的通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杠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底座相连;丝杠上相应于轴承组件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碗状密封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套筒和筒体上端均设置有搭接部,所述连锁装置设置于搭接部内,搭接部上表面设置有弹簧缓冲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缓冲组件包括设置于搭接部内的缓冲轴,缓冲轴底部和搭接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缓冲轴外设置有防水密封圈。

8、进一步的,所述搭接部上端设置有唇形密封圈,唇形密封圈表面设置有存油槽。

9、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上端和下端外均设置有导向环。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母组件的壳体下端外侧设置有盘体,盘体与所述连接架相连,连接架与筒体下端固定连接;盘体表面倾斜设置,盘体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水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方案,所述丝杠上端设置有导向头,丝杠下端设置有光杆部,导向头和光杆部之间为螺纹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丝母组件的结构,在丝母组件的壳体内设置丝母和下盖,并在丝母和下盖之间设置了波形弹簧,波形弹簧与现有技术的圆柱弹簧相节省了轴向空间;本实用新型使用了弹簧缓冲组件,取消了现有产品底座中的阻尼装置,进一步节约轴向空间,降低本实用新型的闭合高度。

14、2、本实用新型的丝杠的螺纹升角为6.37°,丝杠材料为钢,丝母材料为铜;能使丝杠丝母形成自锁,能使本实用新型在任意高度固定,使用方便。

15、3、本实用新型在最内层筒体和丝杠之间设置了支撑套,在本实用新型水平放置时,避免筒体、丝杠发生弯曲变形。

16、4、通过设置密封圈和排水结构,能提高本实用新型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17、5、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环结构能使本实用新型升降过程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置有外套筒(1),外套筒(1)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升降节(4),最外层升降节(4)和套筒之间,以及相邻的两升降节(4)之间设置有限转结构和用于升降节(4)完全伸出时相互锁定的连锁装置(9),每个升降节(4)底部均设置有丝母组件(12),底座(11)上设置有与丝母组件(12)配合的丝杠(3),最内层升降节(4)上端设置有工作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节(4)包括筒体(2)和丝母组件(12),所述丝母组件(12)包括套于丝杠(3)外,且开口向下的壳体(29),壳体(29)内设置有与丝杠(3)配合的丝母(27),壳体(29)开口端设置有下盖(25),下盖(25)和丝母(27)之间设置有波形弹簧(26);丝母(27)和壳体(29)之间设置有限转平键(28),壳体(29)下方设置有连接架(30),连接架(30)与所述筒体(2)的下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的螺纹升角为6.37°,丝杠(3)材料为钢,丝母(27)材料为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最内层的所述筒体(2)内上部设置有支撑套(6),支撑套(6)中心设置有与丝杠(3)对应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下端通过轴承组件与底座(11)相连;丝杠(3)上相应于轴承组件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碗状密封圈(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和筒体(2)上端均设置有搭接部(19),所述连锁装置(9)设置于搭接部(19)内,搭接部(19)上表面设置有弹簧缓冲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缓冲组件(5)包括设置于搭接部(19)内的缓冲轴(18),缓冲轴(18)底部和搭接部(19)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7);缓冲轴(18)外设置有防水密封圈(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19)上端设置有唇形密封圈(21),唇形密封圈(21)表面设置有存油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上端和下端外均设置有导向环(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母组件(12)的壳体(29)下端外侧设置有盘体(24),盘体(24)与所述连接架(30)相连,连接架(30)与筒体(2)下端固定连接;盘体(24)表面倾斜设置,盘体(24)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水孔(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闭合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上端设置有导向头(7),丝杠(3)下端设置有光杆部(31),导向头(7)和光杆部(31)之间为螺纹部(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升降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闭合状态下闭合度高的升降杆。本技术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外套筒,外套筒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升降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节包括筒体和丝母组件,所述丝母组件包括套于丝杠外,且开口向下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与丝杠配合的丝母,壳体开口端设置有下盖,下盖和丝母之间设置有波形弹簧;丝母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限转平键,壳体下方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与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本技术闭合高度低,使用方便,适应性强,升降过程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宋士健,曲圣,隋锷,李佳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铁岭长天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