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9433发布日期:2023-10-02 08:0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矿中的运输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用于对煤矿巷道内对货物或人进行转运,使得货物或人转运后,提高对煤矿开采的效率。而在煤矿内进行定距离运输时,导轨道稳定性不足,同时导轨不便于进行组装,导轨对小车支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导轨对小车支撑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导轨组件和移动机构,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两根所述第二导轨在垂直于所述导轨组件长度方向的平面内呈品字形布置,所述第一导轨位于两根所述第二导轨的上方,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固定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一导轨滚动摩擦连接,并通过第二车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摩擦连接。

3、本实用新型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4、将第一导轨和两根第二导轨呈品字形布置,可以利用第一车轮与第一导轨的滚动摩擦连接,限制了移动机构向上移动的极限位置,而第二车轮与第二导轨的滚动摩擦连接,限制了移动机构向下移动的极限位置,二者相配合,可以限定移动机构的上下位置。而且,呈品字形布置的三根导轨中的任意两根,都可以防止移动机构以一根导轨为中心在垂直于导轨组件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内进行摆动,从而最终提高了移动机构移动的稳定性。

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车轮为电机驱动轮,所述第二车轮为从动平衡轮。

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横梁垂直于所述第二导轨,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导轨的所述第二横梁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均为蜂腰形,所述第一导轨的与所述第一车轮的接触表面、所述第二导轨的与所述第二车轮的接触表面均为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向所述蜂腰形突出。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表面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导轨组件长度方向的定位槽,所述第一导轨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的u型螺栓卡入定位槽以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的u型螺栓卡入定位槽以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轨面向所述第一横梁的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所述第二导轨面向所述第二横梁的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为圆锥台形,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锥形孔。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架和载人组件,所述车架转动安装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所述载人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载人吊杆,所述载人吊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车架内部,所述载人吊杆自所述车架向下伸出。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通过缓冲组件与所述载人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缓冲弹簧均布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车架之间。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载人吊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握柄,所述载人吊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杆,所述载人吊杆在所述握柄和所述脚踏杆之间固定有坐垫。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导轨组件和移动机构,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所述第一导轨(11)和两根所述第二导轨(12)在垂直于所述导轨组件长度方向的平面内呈品字形布置,所述第一导轨(11)位于两根所述第二导轨(12)的上方,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分别固定于所述框架组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第一车轮(31)与所述第一导轨(11)滚动摩擦连接,并通过第二车轮(32)与所述第二导轨(12)滚动摩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31)为电机驱动轮,所述第二车轮(32)为从动平衡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包括第一横梁(21)和第二横梁(22),所述第一横梁(21)垂直于所述第一导轨(11),所述第二横梁(22)垂直于所述第二导轨(12),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导轨(12)的所述第二横梁(22)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2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轮(31)和所述第二车轮(32)均为蜂腰形,所述第一导轨(11)的与所述第一车轮(31)的接触表面、所述第二导轨(12)的与所述第二车轮(32)的接触表面均为弧形表面,弧形表面向所述蜂腰形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表面均设有垂直于所述导轨组件长度方向的定位槽(13),所述第一导轨(11)被固定于所述第一横梁(21)的u型螺栓(14)卡入定位槽(13)以与所述第一横梁(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12)被固定于所述第二横梁(22)的u型螺栓(14)卡入定位槽(13)以与所述第二横梁(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1)面向所述第一横梁(21)的表面设有第一定位孔(15),所述第一横梁(21)上设有第一定位柱(16),所述第一定位柱(16)与所述第一定位孔(15)配合;所述第二导轨(12)面向所述第二横梁(22)的表面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横梁(22)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16)和所述第二定位柱均为圆锥台形,所述第一定位孔(15)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锥形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架(34)和载人组件,所述车架(34)转动安装所述第一车轮(31)和所述第二车轮(32),所述载人组件包括连接板(41)和载人吊杆(42),所述载人吊杆(42)与所述连接板(4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1)位于所述车架(34)内部,所述载人吊杆(42)自所述车架(34)向下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4)通过缓冲组件与所述载人组件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缓冲弹簧(51),多个所述缓冲弹簧(51)均布于所述连接板(41)与所述车架(3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人吊杆(4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握柄(43),所述载人吊杆(4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杆(44),所述载人吊杆(42)在所述握柄(43)和所述脚踏杆(44)之间固定有坐垫(4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涉及煤矿中的运输装置技术领域,为解决导轨对小车支撑稳定性不足的问题而设计。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包括框架组件、导轨组件和移动机构,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两根第二导轨在垂直于移动机构移动的平面内呈品字形布置,第一导轨位于两根第二导轨的上方,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固定于框架组件;移动机构通过第一车轮与第一导轨滚动摩擦连接,并通过第二车轮与第二导轨滚动摩擦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煤矿机械用有轨运输装置可以提高移动机构移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强,车新兴,杨卿,李伟东,汪义龙,孙晓虎,郭孝琛,王耀辉,刘杰,王维,徐浩,张倍宁,马新根,伏明,郝骄阳,姜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