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投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2315发布日期:2023-11-06 19: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物料投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物料输送,尤其涉及一种物料投收设备。


背景技术:

1、在需要载板等物料的流水线中,需要设有一些工位用于将载板投入流水线或者从流水线接收载板,并且在一些工序中,需要暂存物料一段时间,之后再将物料投入流水线,导致物料的投入和回收流程复杂。目前,采用人工进行投料、回收料以及暂存料的工序,人工作业的负荷高,存在作业效率低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的物料投收设备。

2、本申请中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投收设备,物料投收设备包括储料模组、对接模组、移料模组以及控制器。储料模组包括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以及第三输送台,第一输送台用于和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对接,第二输送台用于承载存放有物料的料筐,第三输送台用于承载空的料筐。对接模组包括载料台,载料台用于承载物料。移料模组包括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驱动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在第一输送台和载料台之间移动,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物料。控制器与第一输送台、驱动组件以及夹持组件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输送台在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之间输送料筐,并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在第二输送台和载料台之间输送物料。

3、上述实施例中,储料模组储存放置物料的料筐,起到暂存物料的作用,夹持组件可以将料筐内的物料夹持指载料台,载料台可以和外部结构对接实现投料,载料台也可以和外部结构对接而接收物料,夹持组件将载料台接收到的物料夹持到储料模组上的料筐内,实现物料的回收,从而实现了物料的自动投料、回收以及暂存功能,进而提升了作业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

4、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均位于第一输送台的一侧,沿第二方向,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间隔设置,夹持组件位于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之间,沿第三方向,载料台位于第一输送台的一侧,载料台背离第一输送台的一侧用于承载物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5、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以及第三输送台的排布方式有利于缩短料筐之间的转送距离,夹持组件和载料台的排布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件的利用率,并缩短载料台与第一输送台的料筐之间物料转送的距离,从而有利于提升物料投收设备的作业效率和结构的紧凑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7、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物料投收设备的结构的紧凑性,从而降低物料投收设备的占用空间。

8、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以及第四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三驱动件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三驱动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第三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连接,并用于驱动第四驱动件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第四驱动件与夹持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

9、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以及第四驱动件有利于带动夹持组件在第一输送台的料筐与载料台时间完成物料的输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和夹持件,第五驱动件与第四驱动件连接,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五驱动件还与夹持件连接,并用于驱动夹持件转动,夹持件用于夹持物料。

11、上述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驱动夹持件转动可以完成物料的翻转,有利于节省人工、提升作业效率以及提高作业准确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模组还包括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输送台对接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检测器安装于第一输送台,并用于检测第一输送台在移动路径上的位置,检测器将检测到信号输出给控制器。

13、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器可以检测到在第一输送台和是否与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对接,从而有利于让控制器及时控制第一输送台输送料筐至第二输送台或者第三输送台,也可以及时控制第二输送台或者第三输送台输送料筐至第一输送台。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台包括输送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推动件,输送底座与第一驱动件连接,并用于和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对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输送底座连接,推动件安装于第一侧板,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推动件推动输送底座的料筐至与第二侧板相接触。

15、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输送台的输送底座上放置有料筐时,控制器控制推动件推动输送底座的料筐至与第二侧板相接触,有利于固定料筐,让料筐处于供夹持组件夹持的准确位置或者与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对接的准确位置。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接模组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输送带,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一个输送带位于载料台的一侧,另一个输送带位于载料台的另一侧。

17、上述实施例中,两个输送带有利于带动物料完成投料动作,或者有利于将物料移动至供移料模组夹取的位置。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接模组还包括顶升组件,沿第三方向,载料台的一侧用于承载物料,载料台的另一侧与顶升组件连接,顶升组件用于沿第三方向推动载料台,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19、上述实施例中,顶升模组沿第三方向推动载料台,有利于让载料台调节位置或者角度,从而更方便和外部结构对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物料投收设备还包括机架,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第三输送台、载料台、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均安装于机架。

21、上述实施例中,机架将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第三输送台、载料台、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集成设置,进一步提升物料投收设备的结构紧凑性,从而降低物料投收设备。

22、本申请中的物料投收设备包括储料模组、对接模组、移料模组以及控制器。储料模组储存放置物料的料筐,起到暂存物料的作用,夹持组件可以将料筐内的物料夹持指载料台,载料台可以和外部结构对接实现投料,载料台也可以和外部结构对接而接收物料,夹持组件将载料台接收到的物料夹持到储料模组上的料筐内,实现物料的回收,从而实现了物料的自动投料、回收以及暂存功能,进而提升了作业效率和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投收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第三输送台均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台的一侧,沿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第三输送台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第三输送台之间,沿第三方向,所述载料台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台的一侧,所述载料台背离所述第一输送台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物料,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第三输送台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以及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件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驱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四驱动件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五驱动件和夹持件,所述第五驱动件与所述第四驱动件连接,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五驱动件还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转动,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所述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一驱动件和检测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输送台对接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第三输送台,所述检测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输送台,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输送台在移动路径上的位置,所述检测器将检测到信号输出给所述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台包括输送底座、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推动件,所述输送底座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并用于和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第三输送台对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输送底座连接,所述推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输送底座的所述料筐至与所述第二侧板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模组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两个输送带,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一个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载料台的一侧,另一个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载料台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模组还包括顶升组件,沿第三方向,所述载料台的一侧用于承载所述物料,所述载料台的另一侧与所述顶升组件连接,所述顶升组件用于沿所述第三方向推动所述载料台,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投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投收设备还包括机架,所述第一输送台、第二输送台、第三输送台、载料台、驱动组件以及控制器均安装于所述机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物料投收设备,物料投收设备包括储料模组、对接模组、移料模组以及控制器。储料模组包括第一输送台以及和第一输送台对接的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第二输送台用于承载存放有物料的料筐,第三输送台用于承载空的料筐。对接模组包括用于承载物料的载料台。移料模组包括相连的驱动组件和夹持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持组件在第一输送台和载料台之间移动,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物料。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输送台在第二输送台和第三输送台之间输送所述料筐,并控制驱动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在所述第二输送台和所述载料台之间输送物料。本申请有利于实现自动投放、回收以及暂存物料,起到提升效率和节省人工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郑智元,张军辉,贾勃,王东亚,杨佳乐,胡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富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