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2056发布日期:2023-10-22 09:5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井口防护,尤其涉及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


背景技术:

1、电梯井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设置防护门,以对每层电梯井口的洞口处进行安全防护,提高在楼层内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避免楼层内建筑物件从井口内掉落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2、普通的电梯井立面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大于50mm,并应设置挡脚板,需要用膨胀螺栓固定于电梯井口外侧的墙面,属于一次性不可周转的固定方式,在建筑层数较高时,其打孔数量相应增多,作业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固定方式导致电梯井内需要二次施工时,拆除防护会破坏墙面,而且在恢复防护的时候要重新打孔安装膨胀螺栓,导致成本增加,工时延长;且打眼的位置局限性较大,导致防护安装不牢固或无法安装到合适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其借助电梯井口的墙面实现防护门的连接紧固,解决目前设置防护门而对墙面造成的破损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梯井洞口可封堵的门体,在该门体两侧设置有与电梯井洞口的侧壁接触连接的紧固构件,在所述门体上还设置有驱动两侧的所述紧固构件与电梯井洞口侧壁接触连接的驱动机构。

3、优选的,所述紧固构件为设置在门体两侧且紧贴电梯井洞口侧壁及表面的l型板或u型板。

4、优选的,所述门体对半分割为左门体和右门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将左门体和右门体从两侧重叠穿设的驱动方筒,在该驱动方筒中还竖向转动设置有驱动齿,以及在左门体和右门体内侧均设置有与该驱动齿啮合的齿条。

5、优选的,所述驱动齿具有伸出至所述驱动方筒顶侧外的驱动轴,其外周水平延伸有可顶紧在所述驱动方筒上表面的紧固螺杆。

6、优选的,在所述驱动方筒上表面开设有嵌入紧固螺杆的限位环槽,并且该限位环槽内底面的高度沿驱动轴关闭左门体和右门体的旋转方向而逐渐降低。

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护门借助电梯井口的墙面实现防护门的连接紧固,解决目前设置防护门而对墙面造成的破损以及再次修复的问题。同时其对洞口处封堵后,通过设置的渐变高度的限位环槽,其限制紧固螺栓而使得防护门具有较高的防护安全性,并且该防护门还可周转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梯井洞口(10)可封堵的门体(1),在该门体(1)两侧设置有与电梯井洞口(10)的侧壁接触连接的紧固构件,在所述门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两侧的所述紧固构件与电梯井洞口(10)侧壁接触连接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面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构件为设置在门体(1)两侧且紧贴电梯井洞口(10)侧壁及表面的l型板(2a)或u型板(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面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对半分割为左门体(1a)和右门体(1b),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将左门体(1a)和右门体(1b)从两侧重叠穿设的驱动方筒(3),在该驱动方筒(3)中还竖向转动设置有驱动齿(4),以及在左门体(1a)和右门体(1b)内侧均设置有与该驱动齿(4)啮合的齿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面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4)具有伸出至所述驱动方筒(3)顶侧外的驱动轴(41),其外周水平延伸有可顶紧在所述驱动方筒(3)上表面的紧固螺杆(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面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方筒(3)上表面开设有嵌入紧固螺杆(6)的限位环槽(3a),并且该限位环槽(3a)内底面的高度沿驱动轴(41)关闭左门体(1a)和右门体(1b)的旋转方向而逐渐降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工具式电梯井立面防护门,包括将电梯井洞口可封堵的门体,在该门体两侧设置有与电梯井洞口的侧壁接触连接的紧固构件,其为设置在门体两侧且紧贴电梯井洞口侧壁及表面的L型板或U型板。在门体上还设置有驱动两侧的紧固构件与电梯井洞口侧壁接触连接的驱动机构,其包括可将左门体和右门体从两侧重叠穿设的驱动方筒,在该驱动方筒中还竖向转动设置有驱动齿。该防护门借助电梯井口的墙面实现防护门的连接紧固,解决目前设置防护门而对墙面造成的破损以及再次修复的问题。同时其对洞口处封堵后,通过设置的渐变高度的限位环槽,其限制紧固螺栓而使得防护门具有较高的防护安全性,并且该防护门还可周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涛,张逸轩,高正路,张伟亮,张凯,张元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