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9352发布日期:2023-09-09 21:1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放线架,尤其涉及一种放线架。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发展,电缆架设大街小巷,其电缆在架设时需要电线电缆行业专用放线架。电线放线架,可用于线路施工中,将缠绕有电线的线盘,活动套在放线架的横轴上,对线盘进行支撑,且在放线过程中,线盘可转动,使电线顺利地从线盘上拉出。

2、在建筑施工领域,目前电线敷设施工过程中,现场电线放线基本采用人工手持电线或者置于地面拖拽,这样的放线方式不仅容易使得电线缠绕,而且会对电线表面造成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放线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放线架,包括五通管,所述五通管的四周端口分别插接有安装管,且安装管的端部套接有支撑管,五通管的顶端插接有主管,主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轴承,固定轴承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放线盘,且固定轴承的顶部套接有固定盘,且放线盘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限位机构,支撑管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导线机构。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调节孔,且调节孔开于放线盘的顶部圆周上,且限位杆滑动连接于调节孔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垫片,且限位杆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固定螺母。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直管、导接管、稳定管、导环和固定管,且直管插接于支撑管的顶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接管套接于直管的顶端,固定管插接于导接管的一端,稳定管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固定管和主管相交叉的一端,导环插接于直管的一侧,所述导接管的两端一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环可替换为导轮,且导轮的中段插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置有u型座,u型座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插轴。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线盘的顶部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u型环槽。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线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放线架,调节限位杆在调节孔内的位置,调节好后,通过旋转固定螺母,使固定螺母紧固住垫片,并让三个限位杆置于线圈的内环中,随后,通过拖拽线头,使得放线盘旋转,此时,三个限位杆对线圈内环进行支撑限位,有效保证了线圈在进行放线时,不会出现松散和缠绕,提高了电缆线放线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整体装置通过管道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有效促进了整体装置装卸和更换。

12、2.该一种放线架,通过将直管插接于支撑管的顶部,同时,将导接管套接于直管的顶端,将固定管插接于导接管的一端,并将稳定管的直角两端分别插接于固定管和主管的橡胶端部,此时,线圈的线头插接于导环中,通过拖拽线头,有效促进了线圈的放线的流畅度,同时,通过导接管、固定管和稳定管的设置,提高了放线的稳定性。

13、3.该一种放线架,通过插轴插入到直管的一侧,并将线头从u型座内侧插入,此时,电缆线在被拖拽时,带动导轮旋转,有效避免了使用导环拖拽时,线圈表面磨损度过大的问题,提高了电缆线表面的完整度。

14、4.该一种放线架,通过u型环槽可有效对线圈底部电缆线进行限位,有效保证了放线盘在旋转时,线圈不发生位移,提高了线圈旋转的稳定性。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线架,包括五通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管(14)的四周端口分别插接有安装管(2),且安装管(2)的端部套接有支撑管(1),五通管(14)的顶端插接有主管(12),主管(12)的圆周外壁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轴承(13),固定轴承(13)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放线盘(3),且固定轴承(13)的顶部套接有固定盘(9),且放线盘(3)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限位机构,支撑管(1)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导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7)和调节孔(8),且调节孔(8)开于放线盘(3)的顶部圆周上,且限位杆(7)滑动连接于调节孔(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的圆周外壁套接有垫片,且限位杆(7)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固定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直管(4)、导接管(5)、稳定管(6)、导环(10)和固定管(11),且直管(4)插接于支撑管(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管(5)套接于直管(4)的顶端,固定管(11)插接于导接管(5)的一端,稳定管(6)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固定管(11)和主管(12)相交叉的一端,导环(10)插接于直管(4)的一侧,所述导接管(5)的两端一侧分别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环(10)可替换为导轮(15),且导轮(15)的中段插接有转轴,转轴的两端设置有u型座(16),u型座(16)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插轴(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盘(3)的顶部圆周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u型环槽(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线架,包括五通管,所述五通管的四周端口分别插接有安装管,且安装管的端部套接有支撑管,五通管的顶端插接有主管,主管的圆周外壁套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轴承,固定轴承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放线盘,且固定轴承的顶部套接有固定盘,且放线盘的顶部设置有调节限位机构,支撑管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导线机构,所述调节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和调节孔,且调节孔开于放线盘的顶部圆周上,且限位杆滑动连接于调节孔内。本技术三个限位杆对线圈内环进行支撑限位,有效保证了线圈在进行放线时,不会出现松散和缠绕,提高了电缆线放线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整体装置通过管道插接的方式进行组装,有效促进了整体装置装卸和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忠华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