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7770发布日期:2023-09-02 19:5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海洋河湖垃圾收集装置,是一种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海洋河湖垃圾是指海洋、海岸、河湖等环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此类垃圾影响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而对海洋和河湖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此类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滩、岸边或堤坝边上,另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湖面、河面,或沉入海底、湖底、河底。现有一些海洋河湖垃圾收集装置漂浮于水面,用于海面、湖面、河面漂浮垃圾的收集和利用,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10225447.1,申请公布日2019.07.23,发明名称“一种海洋垃圾收集器”;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10679571.5,申请公布日2019.08.27,发明名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洋垃圾回收装置”。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虽然以拦截的方式进行垃圾收集,但一些拦截装置长度长达600米,动力部分由两条人工船控制,在两条人工船船尾放置一张大网,大网两端分别连接两条人工船船尾,造成设备长度长、造价高、人工维护的成本高,并且人工船方式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同时,此类产品一般缺少自动回收垃圾和避障功能设计,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较难进行海洋垃圾的自动回收,并且在不影响海洋生物和船只运行情况下较难自动避障,当遇到设备电量不足时较难自动报警并且返航充电;即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存在生产制造成本高,使用操作和维护装配较为不便,缺少自动返航回收和充电设计,特别是自动化程度低,较难用于近岸、河湖使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高,使用操作和维护装配较为不便,缺少自动返航回收和充电设计,特别是自动化程度低,较难用于近岸、河湖使用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一种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拦截装置、能源装置、动力装置、控制装置,所述能源装置与动力装置通过线路连为一体,所述能源装置包括蓄电池和电池智能管理系统;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机体为不锈钢船体,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开口处对称设有门板式开合的拦截网,不锈钢船体的对称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伸入水中的防水电机螺旋桨,不锈钢船体内设有蓄电池和pcb板,不锈钢船体设有摄像头,摄像头、防水电机螺旋桨、蓄电池通过线路与pcb板连接,pcb板设有gps模块,蓄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组。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不锈钢船体的开口一端底部设有对应开口并相通的底部槽口,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和底部开口处内径周面内壁设有无孔式泡沫塑料,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和底部开口处内设有抽屉式放入并卡扣固定于不锈钢船体内的垃圾箱,垃圾箱的顶部开口处两侧对称设有凸起的抽屉式滑边,垃圾箱的底部和后部设有沥水孔,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的垃圾箱设有向外翻转并部分打开的防倒挡板;所述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和副摄像头,主摄像头设置于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的槽口上方侧面,副摄像头设置于该端的不锈钢船体顶部;不锈钢船体的顶部另一端设有放入的设备控制箱。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对漂浮垃圾回收设备结构进行优化,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维护,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设备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进一步地运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实现对数据和指令的上传和下达,对设备运行情况实时监控,并对设备路径进行调整;设备采用先进的算法,对现实路径进行算法处理,通过对电机的控制实现路径规划和自动返航;并进一步地搭载多种数据传感器的水质监测传感器,对水体的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数据的检测,并设置水上清理装置;锂聚合物电池组采用bms电池智能管理系统;从而具备水面清洁、gps定位、智能巡检、数据监测、多设备连接、自动返航的功能。上述不锈钢船体的顶部亦可设置光伏板,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作为动力装置的防水电机螺旋桨亦可替换为喷水推进装置,喷水推进装置通过平衡保护系统,平衡保护系统采用foc驱动器和plc控制喷水推进装置,在低转速下对动力装置进行正反方向控制,plc控制喷水推进装置,喷水推进装置工作时,通过进水管吸入海水,再通过喷水泵向尾部喷水,进水管设计成流面形状,进水管斜角为25度;动力装置设有平衡保护系统,平衡保护系统采用电压驱动mos管类型或电流驱动三极管类型的平衡装置。

3、所述不锈钢船体的开口两侧上部设有两两对称设置的侧提手。上述结构方便辅助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下水,即放入水中。

4、所述不锈钢船体的设备控制箱一端两侧下部对称设有动力舱盖,防水电机螺旋桨的线路通过动力舱盖与pcb板连接,或者防水电机螺旋桨设置于动力舱盖处不锈钢船体两侧底部的动力槽内。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动力舱盖维护防水电机螺旋桨的线路连接,或者方便动力槽内防水电机螺旋桨的维护和隐藏。

5、所述不锈钢船体替换为亚克力板船体。上述为另一种机体的结构实施例。

6、所述垃圾箱的防倒挡板底部一侧与垃圾箱铰接,防倒挡板的顶部另一侧一边内径设有气缸,气缸的动铁芯一端与防倒挡板连接,该处防倒挡板的内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和气缸通过线路与pcb板连接。从而当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垃圾满时防倒挡板自动闭合,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实现自动返航。

7、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设备价格低、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回收垃圾返航和充电返航,及避障功能效果好;其适合作为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使用,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装置、拦截装置、能源装置、动力装置、控制装置,所述能源装置与动力装置通过线路连为一体,所述能源装置包括蓄电池和电池智能管理系统;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机体为不锈钢船体(1),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开口处对称设有门板式开合的拦截网(2),不锈钢船体的对称另一端两侧对称设有伸入水中的防水电机螺旋桨(5),不锈钢船体内设有蓄电池和pcb板,不锈钢船体设有摄像头,摄像头、防水电机螺旋桨、蓄电池通过线路与pcb板连接,pcb板设有gps模块,蓄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船体(1)的开口一端底部设有对应开口并相通的底部槽口,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和底部开口处内径周面内壁设有无孔式泡沫塑料,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和底部开口处内设有抽屉式放入并卡扣固定于不锈钢船体内的垃圾箱(3),垃圾箱的顶部开口处两侧对称设有凸起的抽屉式滑边,垃圾箱的底部和后部设有沥水孔,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的垃圾箱设有向外翻转并部分打开的防倒挡板(301);所述摄像头包括主摄像头(8)和副摄像头(9),主摄像头设置于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的槽口上方侧面,副摄像头设置于该端的不锈钢船体顶部;不锈钢船体的顶部另一端设有放入的设备控制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船体(1)的开口两侧上部设有两两对称设置的侧提手(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船体(1)的设备控制箱(7)一端两侧下部对称设有动力舱盖(6),防水电机螺旋桨(5)的线路通过动力舱盖与pcb板连接,或者防水电机螺旋桨(5)设置于动力舱盖处不锈钢船体两侧底部的动力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船体(1)替换为亚克力板船体(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3)的防倒挡板(301)底部一侧与垃圾箱铰接,防倒挡板的顶部另一侧一边内径设有气缸,气缸的动铁芯一端与防倒挡板连接,该处防倒挡板的内侧设有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和气缸通过线路与pcb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近岸漂浮垃圾自动收集装置,针对现有同类产品生产制造成本高,缺少自动返航回收和充电设计,特别是自动化程度低,较难用于近岸、河湖使用的技术问题而设计。其要点是该垃圾自动收集装置的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底部设有对应开口并相通的底部槽口,并内壁设有无孔式泡沫塑料,不锈钢船体的一端和底部开口处内设有抽屉式放入并卡扣固定于不锈钢船体内的垃圾箱,垃圾箱的底部和后部设有沥水孔,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的垃圾箱设有向外翻转并部分打开的防倒挡板;主摄像头设置于不锈钢船体开口一端的槽口上方侧面,副摄像头设置于该端的不锈钢船体顶部,不锈钢船体的顶部另一端设有放入的设备控制箱,不锈钢船体的两侧设有侧提手。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涛,徐浩扬,何凯皓,黄鲁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振涛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