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66637发布日期:2023-08-18 13:4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补偿链,尤其涉及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1、通常,当电梯轿厢位于高层时,轿厢侧和对重侧之间的缆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对重侧,而当电梯提升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时,这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从而有可能危及电梯乘客的安全。因此,电梯制造商通常要为电梯设置具有一定重量的电梯平衡补偿链来平衡因高度变化带来的重量变化。补偿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变形而产生松边现象,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安全系数较低,因此需要对补偿链进行张紧,但是现有的补偿链张紧装置无法根据补偿链的实际松紧程度进行张紧,张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补偿链张紧装置无法根据补偿链的实际松紧程度进行张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用新型提供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包括轿厢和对重,所述轿厢的上方安装有曳引轮,所述对重的上方安装有导向轮,所述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对重的底部之间固定设有补偿链,所述补偿链绕设于张紧轮上,所述张紧轮包括中心管、与所述中心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限位盘、多个固定于所述中心管且与所述中心管的内腔连通的支撑管、套设于所述支撑管内的撑紧组件及与所述撑紧组件抵触的弹性套,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盘且固定设有注油阀。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4、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的数量为2个。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为弧形不锈钢管。

6、进一步地,所述撑紧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管内的移动挡油塞、与所述移动挡油塞固定连接的伸缩杆及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撑紧球。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8个。

8、进一步地,所述撑紧球的材质为四氟乙烯。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盘的厚度为3-5cm。

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套的材质为聚氨酯。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所述补偿链出现松边现象时,工作人员只需向所述中心管内注入液压油,液压油均匀分布至每个所述支撑管内,所述液压油同时推动多个所述撑紧组件向外扩张,以扩大所述弹性套的张紧直径;通过注油量多少即可实时控制所述补偿链的松紧程度,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技术特征:

1.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包括轿厢和对重,所述轿厢的上方安装有曳引轮,所述对重的上方安装有导向轮,所述轿厢的底部与所述对重的底部之间固定设有补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链绕设于张紧轮上,所述张紧轮包括中心管、与所述中心管同轴心固定连接的限位盘、多个固定于所述中心管且与所述中心管的内腔连通的支撑管、套设于所述支撑管内的撑紧组件及与所述撑紧组件抵触的弹性套,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盘且固定设有注油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的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为弧形不锈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管内的移动挡油塞、与所述移动挡油塞固定连接的伸缩杆及与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中心管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撑紧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数量为8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球的材质为四氟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的厚度为3-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链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套的材质为聚氨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偿链张紧装置,包括轿厢和对重,轿厢的上方安装有曳引轮,对重的上方安装有导向轮,轿厢的底部与对重的底部之间固定设有补偿链,补偿链绕设于张紧轮上,张紧轮包括中心管、限位盘、支撑管、套设于支撑管内的撑紧组件及与撑紧组件抵触的弹性套,中心管的一端贯穿限位盘且固定设有注油阀,当补偿链出现松边现象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中心管内注入液压油,液压油均匀分布至每个支撑管内,液压油同时推动多个撑紧组件向外扩张,以扩大弹性套的张紧直径;通过注油量多少即可实时控制补偿链的松紧程度,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技术研发人员:牛登辉,宋海军,宋广要,韩国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昌均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