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料装置、储料容器及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0406发布日期:2023-07-18 14:2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除料装置、储料容器及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清料,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除料装置、储料容器及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1、在电池行业及化工行业,经常要进行粉料或浆料的输送。粉料或浆料的输送设备中会使用储料容器,以存放或暂存粉料或浆料等物料,并承担着物料中转及混合搅拌等功能。如果储料容器中物料落料过程中,存在粘壁,架拱时,会导致输送不完全甚至堵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料装置、储料容器及输送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粉料或浆料等物料落料过程中存在粘壁,架拱时,会导致输送不完全甚至堵料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料装置,包括:

3、第一侧壁,具有弹性;

4、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围成气室;

5、第二侧壁上设有通气口,通气口与气室连通。

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具有弹性的第一侧壁,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围成气室,在第二侧壁上设置通气口,可以通过通气口向气室通气,以调节气室中气压,从而使第一侧壁变形,以弹力推动第一侧壁上的粉料或浆料等物料,以便物料下落,避免物料架拱,以实现更精准、干净落料。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一侧的表面为平滑面。

8、将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表面设为平滑面,可以通过更好地避免物料夹持,以实现更精准、干净落料。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口。

10、在第二侧壁上设置多个通气口,则可以通过不同的通气口的气流冲击,以推动第一侧壁上的对应位置弹性变形,以便该区域的物料落料,提升效率,并减少气体用量。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口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

12、将多个通气口沿第一方向排布,便于通气口的位置布局,也便于控制各通气口的充气,进而控制第一侧壁的对应位置变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通气口沿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排布设置。

14、将多个通气口沿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排布,便于通气口的位置布局,也便于控制各通气口的充气,进而控制第一侧壁的对应位置变形。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室分隔为多个子腔室,第二侧壁上对应于各子腔室位置设有通气口。

16、将气室分隔为多个子腔室,并在第二侧壁上对应于各子腔室位置设有通气口,可以针对性控制各子腔室的第一侧壁变形,既可以整体除料,也可以实现局部清料,控制更为方便,也更为节省气体用量。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子腔室沿第一方向排布设置,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

18、将气室沿第一方向排布分隔为多个子腔室,不仅可以针对性控制各子腔室的第一侧壁变形,并且可以实现沿第一方向实现顺序清料,还可以从分区位置折叠,以便收纳与运输。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子腔室沿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排布设置。

20、将气室沿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排布分隔为多个子腔室,可以针对性控制第一侧壁不同高度位置的变形,并且可以实现沿高度方向实现顺序清料,还可以从分区位置折叠,以便收纳与运输。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子腔室呈矩形阵列布局。

22、将多个子腔室矩形阵列布局,便于气室的分隔布局,也便于各子腔室的定位,而且可以更有针对性使各子腔室的第一侧壁变形,以更好地实现局部清料。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于相邻两个子腔室之间的位置与第二侧壁相连。

24、通过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连,以实现将气室分隔,加工制作方便,而且由于第一侧壁具有弹性,在各子腔室充气膨胀时,也可以使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表面保持平滑,以更好地进行清料。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子腔室之间的位置设有隔板,隔板连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

26、使用隔板连接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以实现将气室分隔,便于制作。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的横截面设置呈中空结构,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侧壁的高度方向。

28、将第一侧壁沿第一方向的横截面设置呈中空结构,可以使第一侧壁整体围成腔室,以容置物料,便于清除物料。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高度方向的上端的内径小于或等于第一侧壁高度方向的下端的内径。

30、将第一侧壁上端的内径设置小于或等于下端的内径,在清理物料时,可以使物料更好地下落,以便清料。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室在泄气的情况下,第一侧壁的内径由上至下呈逐渐缩小设置。

32、将第一侧壁的内径在气室泄气的情况下,由上至下呈逐渐缩小设置,可以使第一侧壁围成的腔室呈锥形,以便于引导物料平顺下落,以便于清料。

3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为硬质板。使用硬质板作为第二侧壁,可以对第一侧壁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可以使该除料装置制作成料仓,以降低料仓制作成本。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上安装有第一筋板,可以对第一侧壁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可以使该除料装置制作成料仓,以降低料仓制作成本。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中内置有第二筋板,可以对第一侧壁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可以使该除料装置制作成料仓,以降低料仓制作成本。

36、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料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高度方向的上端相连。

37、设置第一连接结构,以便支撑该除料装置,便于安装使用与清料,也便于连接封盖等结构。

38、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料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高度方向的下端相连。

39、设置第二连接结构,可以定位与固定除料装置的下端,而且便于连接盖板、导料槽等结构件。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壁上安装有接头,接头与通气口连通。

41、在第二侧壁上安装接头,以便连接气源,方便组装使用。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表面上设有耐磨层。

43、通过在第一侧壁上设置耐磨层,以提升第一侧壁的寿命。

4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料容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除料装置,第一侧壁围成用于收容物料的料腔。

45、使第一侧壁围成料腔,以容置物料,物料进入料腔,会直接与第一侧壁接触,这样便于第一侧壁引导与弹性推动物料下料,便于清除物料。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容器还包括仓体,第二侧壁与仓体的内表面相连,仓体上开设有露出通气口的开孔。

47、设置仓体,可以通过仓体来支撑住第二侧壁,进而可以稳定支撑住除料装置,便于清料,而且可以增加储料容器的结构强度。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容器还包括封盖,封盖与第一侧壁高度方向的上端相连。

49、设置封盖,以便物料进入储料容器中存储,而且在落料时,可以避免物料溅出或粉尘飞出,避免污染环境。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容器还包括支架,封盖上设有支撑臂,支撑臂支撑于支架上。

51、设置支架和支撑臂,以便支撑住封盖,进而支撑住除料装置,便于使用。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容器还包括称重装置,除料装置支撑于称重装置。

53、设置称重装置,可以检测除料装置的重量,进而确定落料量,以便控制除料装置清料,实现更为精准清料。

54、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料装置高度方向的上端支撑于称重装置上。

55、将除料装置的上端支撑于称重装置,以方便支撑除料装置,并且可以良好防止除料装置变形,也便于除料装置的第一侧壁推动与引导物料落料。

5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除料装置,或者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储料容器。

5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