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泄气式烤鸡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0867发布日期:2023-08-10 02:2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自泄气式烤鸡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袋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泄气式烤鸡袋。


背景技术:

1、烤鸡袋是一种用于直接装填食品并可置于烘箱或烤炉内的塑料袋。

2、常规的烤鸡袋在烘箱或烤炉内烘烤时需要将开口捆绑或其它方式密封起来,以避免汤汁等液体从烤鸡袋内流出。然而,由于烤鸡袋在烘烤过程中,其内的食物经常会产出气体,导致烤鸡袋胀气,并且容易造成烤鸡袋爆炸的问题;另一方面,烤鸡袋在从烤炉内取出后,需要将烤鸡袋用剪刀等工具剪开才能取出食物,胀气的烤鸡袋也不方便打开,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泄气式烤鸡袋,其具有自泄气、避免爆炸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泄气式烤鸡袋,包括由薄层首尾相接形成的两端具有开口的袋体,所述薄层首尾相接处通过易于撕开的易撕胶粘合,所述袋体的其中一端开口通过高温胶密封。

4、根据这一方案的优点至少在于:食品放入烤鸡袋内后需要将袋体开口的一端通过捆绑或者粘合、自封、热封等任意方式密封起来,使得袋体内形成密封结构。将烤鸡袋送入烤炉或烘箱内时,由于袋体一端的高温胶在烘烤过程中依旧能够保持较高的粘性,而易撕胶容易撕开,因此在袋体内部胀气时,袋体上侧的易撕胶会被胀破,进而实现自泄气的效果,能够避免烤鸡袋鼓胀和爆炸的问题;

5、同时,由于袋体在胀气时,易撕胶位置容易胀开,因此在烘烤结束后,无需再借助剪刀等工具打开袋体,可直接从胀破口取出食物,一举两得。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薄层首尾相接处形成袋舌,所述袋舌由薄层两端的内侧粘合形成。

7、根据这一方案的优点至少在于:袋舌由薄层两端的内侧粘合形成,在烤鸡袋胀气时气体能够直接与薄层内侧壁接触,顺位冲破易撕层,相对于袋舌由薄层两端的内外两侧粘合形成具有更容易胀开的优点。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远离高温胶的一端延伸设置有不粘部。

9、根据这一方案的优点至少在于:不粘部方便食品进入烤鸡袋内,能够避免因操作不当或食品体积过大而造成袋舌起始端被撕开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分为前袋面与后袋面,所述前袋面与后袋面连接处设有折痕。

11、根据这一方案的优点至少在于:折痕一方面能够使得烤鸡袋变得轻薄,另一方面能够易于烤鸡袋两侧位置的定位区分,保证送入烤鸡袋内时袋舌位于上方位置。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通过设置高温胶和易撕胶分别密封烤鸡袋的两处位置,在袋体内部胀气时,高温胶依旧能够保持较高的粘性,而袋体上侧的易撕胶会被胀破,进而实现自泄气的效果,能够避免烤鸡袋鼓胀和爆炸的问题;同时,由于袋体在胀气时,易撕胶位置容易胀开,因此在烘烤结束后,无需再借助剪刀等工具打开袋体,可直接从胀破口取出食物,一举两得;

14、2、通过设置袋舌,并且限定袋舌的粘合方式,在烤鸡袋胀气时,使得内部气体能够直接与薄层内侧壁接触,顺位冲破易撕层;

15、3、通过设置不粘部,方便食品进入烤鸡袋内,能够避免因操作不当或食品体积过大而造成袋舌起始端被撕开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泄气式烤鸡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薄层首尾相接形成的两端具有开口的袋体(1),所述薄层首尾相接处通过易于撕开的易撕胶(2)粘合,所述袋体(1)的其中一端开口通过高温胶(3)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泄气式烤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首尾相接处形成袋舌(4),所述袋舌(4)由薄层两端的内侧粘合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泄气式烤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远离高温胶(3)的一端延伸设置有不粘部(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泄气式烤鸡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分为前袋面与后袋面,所述前袋面与后袋面连接处设有折痕(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泄气式烤鸡袋,属于袋子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由薄层首尾相接形成的两端具有开口的袋体,薄层首尾相接处通过易于撕开的易撕胶粘合,袋体的其中一端开口通过高温胶密封,本技术具有自泄气、避免爆炸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钟火秀,张晓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三磊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