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线防缠绕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1988发布日期:2023-09-02 16:2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纺线防缠绕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纺织,尤其涉及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


背景技术:

1、纺线在存放时多绕成纺线卷。在进行纺织作业时,纺线卷上的纺线经过纺线导向器导入纺织机械中进行纺织。在纺线从纺线卷上放出进入纺织机械的过程中,因纺线稳定性较差而易产生大范围荡线,导致纺线因相互缠绕而出现打结的现象,进而导致纺线断裂,影响正常的纺织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包括纺线卷,所述纺线卷的外表面包裹有限位带,所述限位带通过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收紧,所述第一限位杆作用于所述限位带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杆作用于所述限位带的第二端。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设置在所述纺线卷的外侧,且均位于所述纺线卷的同一侧。

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带的第一端的端头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带的第二端搭在第二限位杆上,且限位带的第二端的端头固定设置有重物。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平行。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杆和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间隔,间隔为2cm-5cm。

9、进一步地,所述组件还包括绕线辊,所述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所述绕线辊平行。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带的宽度与所述纺线卷的长度一致。

11、进一步地,所述重物为金属棒。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带为尼龙材料。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纺线从纺线卷上绕出时,通过限位带向绕出的纺线施加一个向纺线卷中心方向的压力,使得纺线在绕出后不易产生大范围荡线,从而避免发生缠绕,也就避免了因缠绕引发的纺线打结、断线,有助于维持纺织设备的稳定运行,且实施方便、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包括纺线卷(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线卷(1)的外表面包裹有限位带(4),所述限位带(4)通过第一限位杆(2)和第二限位杆(3)收紧,所述第一限位杆(2)作用于所述限位带(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杆(3)作用于所述限位带(4)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2)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设置在所述纺线卷(1)的外侧,且均位于所述纺线卷(1)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4)的第一端的端头与所述第一限位杆(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4)的第二端搭在第二限位杆(3)上,且所述限位带(4)的第二端的端头固定设置有重物(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2)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2)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之间设置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2)和所述第二限位杆(3)之间的间隔为2cm-5c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还包括绕线辊(6),所述第一限位杆(2)、所述第二限位杆(3)与所述绕线辊(6)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4)的宽度与所述纺线卷(1)的长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纺线防缠绕的组件,涉及工业纺织技术领域。所述组件包括纺线卷(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线卷(1)的外表面包裹有限位带(4),所述限位带(4)通过第一限位杆(2)和第二限位杆(3)收紧,所述第一限位杆(2)作用于所述限位带(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杆(3)作用于所述限位带(4)的第二端。本申请通过在纺线卷外设置限位带,并不断收紧限位带,使得纺线能够稳定的从纺线卷上抽出,避免纺线的大幅度荡线,提升了纺织机械的运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贾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友创机械制造(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