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31831发布日期:2023-09-04 15:2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臂架,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


背景技术:

1、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是用于防止臂架系统在迎面风载荷或者移动时臂架系统由于惯性力等外力作用下,防止臂架系统发生后仰的装置。

2、现有技术中,防后倾装置有刚性杆式、弹簧撑杆式和液压油缸式,其中刚性撑杆式或者弹簧撑杆式虽然可以起到防后倾的作用,但由于其长度固定,安装不便利,同时也会对臂架装置造成冲击,从而对臂架系统会有一定的损伤风险,而液压油缸式防后倾装置在臂架从安装位置伸展到工作位置时,油缸杆在臂架的带动下伸出,待臂架到达工作位置时,防后倾装置油缸的无杆腔内液压油通过阀组作用被封闭,油缸会保持在当前长度,但当臂架吊载较大载荷时,臂架会因为载荷的作用继续带动防后倾油缸伸出,当卸载时,由于油缸无法回缩,油缸对臂架系统作用的推力无法卸载,对臂架结构及油缸式液压防后倾的液压系统存在一定的损坏风险;尤其对于大型的起重设备,随着吊载量越来越大,由于防后倾液压缸无法及时卸载,从而造成液压防后倾装置的残余推力影响越来越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包括活塞组件、液压缸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液压缸体,其中:所述液压缸体中部通过隔断分为泄压油缸无杆腔和防倾油缸无杆腔;

2、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和截止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出油油路与所述泄压油缸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出油油路与所述防倾油缸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溢流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溢流阀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出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截止阀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所述截止阀进油口与油箱连接。

3、进一步地,在上述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所述第一铰耳焊接在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所述第二铰耳焊接在所述第二活塞杆顶端。

4、进一步地,在上述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中,所述第一活塞杆末端匹配于所述泄压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一活塞杆末端与所述泄压油缸无杆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末端匹配于所述防倾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活塞杆末端与所述防倾油缸无杆腔滑动连接。

5、进一步地,在上述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中,所述第一溢流阀和所述第二溢流阀设置有溢流压力,所述第一溢流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溢流阀压力。

6、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7、整体长度可收缩,便于安装,在起到防倾作用的同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有效降低了对臂架的作用力,保护了臂架结构,有效保证设备在正常吊载工作中臂架不会受到额外的防倾油缸作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包括活塞组件、液压缸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液压缸体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液压缸体,其中:所述液压缸体中部通过隔断分为泄压油缸无杆腔和防倾油缸无杆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铰耳和第二铰耳,所述第一铰耳焊接在所述第一活塞杆顶端,所述第二铰耳焊接在所述第二活塞杆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末端匹配于所述泄压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一活塞杆末端与所述泄压油缸无杆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末端匹配于所述防倾油缸无杆腔,所述第二活塞杆末端与所述防倾油缸无杆腔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阀和所述第二溢流阀设置有溢流压力,所述第一溢流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溢流阀压力。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臂架液压防后倾装置,包括活塞组件、液压缸体和控制系统,活塞组件设置在液压缸体内,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缸体,液压缸体中部通过隔断分为泄压油缸无杆腔和防倾油缸无杆腔;第一单向阀出油油路与泄压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二单向阀进油口与第一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第二单向阀出油油路与防倾油缸无杆腔连接,第一溢流阀进油口与第一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第二溢流阀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截止阀出油口与第二单向阀出油油路连接。该液压防后倾装置长度可收缩,便于安装,有效降低了防倾装置对臂架的作用力,从而有效保护臂架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魏文儒,田甜,高延庆,王孝龙,陈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重集团(西安)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