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2276发布日期:2023-11-29 19:58阅读:19来源:国知局
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具体地,涉及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1、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又称抗冲击抗震支架,目前的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主要包括了支撑架以及抗震连接架,其还包括了金属弹性板以及网兜等,具体过程是将装置受到冲击式金属弹性板靠近装置的一侧预留的弯曲空间配合金属弹性板自身的弹性化解其冲击力,而网兜可有效地阻止物体撞击金属弹性板。

2、如申请号为cn202121540031.8公开了一种抗冲击高可靠抗震支架,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抗震支架缺少外部防护,导致受外力碰撞容易损坏的问题。所述底架的上方设置有顶架,所述底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一侧均设置金属弹性板,金属弹性板是具有弹性的金属板,两个金属弹性板均通过两个螺栓分别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螺纹连接,金属弹性板的另一端并没有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表面接触,这样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给金属弹性板预留了一些弯曲空间,再依靠金属弹性板自身的弹性,化解冲击力,降低冲力对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损害,提高整体的抗冲击性能。

3、然而现有的抗震支架结构设计不全面,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受到冲击时,金属弹性板靠近装置的一侧预留的弯曲空间,再依靠金属弹性板自身的弹性,化解其冲击力,而金属弹性板受到较大的力,整体形状变形严重,自身弹性无法回复原状,因此无法二次抗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侧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远离弹性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远离支撑架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网兜,所述弹性板位于网兜一侧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弹性板的顶端与底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贯穿弹性板,且与支撑架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防护板靠近支撑架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连接板位于弹性板的两侧。

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靠近防护板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支撑架相对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固定杆以及第二连接固定杆。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固定杆的顶端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

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连接固定杆的中部均等距排列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6、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固定杆的底端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

7、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与第二连接固定杆的中部等距排列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固定杆位于第一连接板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连接固定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端均焊接有第三固定板,且第三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处于同一水平。

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四弹簧,第三弹簧以及防护板,有利于对弹性板进行抗震保护,便于在使用时,整体装置受到冲击力时,冲击力对弹性板进行撞击,而第四弹簧将受到的力进行减弱,使得弹性板受到的力减小,因此避免了冲击较大导致弹性板严重变形,其次是当受到外侧的装置时,防护板对第三弹簧进行撞击,第三弹簧对防护板进行减震,因此对弹性板进行减震,也因此第三弹簧与防护板对弹性板的外侧进行保护。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二弹簧,第一弹簧以及第一支撑板,有利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固定框放置在第一连接固定杆和第二连接固定杆的中部,通过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穿过螺栓对固定框进行固定,而第三支撑杆与第一弹簧处于固定框以及第二连接固定杆和第一连接固定杆之间,而第二弹簧和第一弹簧在整体装置受到冲击时可对固定框进行减震保护,避免了冲击力度较大导致固定框受损。



技术特征:

1.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51),所述第四弹簧(51)远离弹性板(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5),所述弹性板(5)远离支撑架(1)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网兜(52),所述弹性板(5)位于网兜(52)一侧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2),所述第三弹簧(42)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4),所述弹性板(5)的顶端与底端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53),所述固定螺栓(53)贯穿弹性板(5),且与支撑架(1)进行螺纹连接,所述防护板(4)靠近支撑架(1)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41),且第二连接板(41)位于弹性板(5)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且第一连接板(11)靠近防护板(4)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4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支撑架(1)相对一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固定杆(2)以及第二连接固定杆(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固定杆(2)的顶端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2)与第一连接固定杆(2)的中部均等距排列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固定杆(3)的底端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弹簧(3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杆(36)与第二连接固定杆(3)的中部等距排列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固定杆(3)位于第一连接板(11)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31),所述第二固定板(31)远离第二连接固定杆(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2)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支撑杆(33),所述第二支撑杆(33)的顶端均焊接有第三固定板(34),且第三固定板(34)与第一固定板(12)处于同一水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抗震支架技术领域,提出了可削弱冲击力度的抗震支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两侧等距排列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远离弹性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板,弹性板远离支撑架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网兜;本技术通过设有第四弹簧,第三弹簧以及防护板,有利于对弹性板进行抗震保护,便于在使用时,整体装置受到冲击力时,冲击力对弹性板进行撞击,而第四弹簧将受到的力进行减弱,使得弹性板受到的力减小,因此避免了冲击较大导致弹性板严重变形,其次是当受到外侧的装置时,防护板对第三弹簧进行撞击,第三弹簧对防护板进行减震,因此对弹性板进行减震,也因此第三弹簧与防护板对弹性板的外侧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常伟杰,余冰,余航,李凯,郑贺静,孔亚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牛男紧固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