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56648发布日期:2023-09-24 01:1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垃圾箱,具体为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


背景技术:

1、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所以垃圾分类处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2、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处置暂时无法利用的无用垃圾,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我国也已在2019年6月25日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规入法,并在上海首先推出垃圾分类。

3、现有的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一般都是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门的两边各设置一个,通过信号中断判断是否有物品被门夹住,发射器和接收器受光线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容易产生错误,导致防夹手结构失灵,安全性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箱体的底部和顶板的表面并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板式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盖板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桶,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所述壳体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

3、通过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使用者需向垃圾桶内倾倒垃圾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带动盖板做向上的直线运动,当盖板移动到一定的水平高度后,第二箱体的顶部与第一限位开关接触而关闭液压缸,此时使用者即可向垃圾桶内倾倒垃圾,垃圾倾倒完成后,使用者再次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带动盖板做向下的直线运动,盖板上的定位柱移动到定位孔内并与第二限位开关接触而关闭液压缸,此时盖板位于壳体的顶端,从而本实用新型相对比现有的技术可避免使用者手部意外被夹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通过板式活性炭过滤网、第一通气槽孔、第二通气槽孔、第二防雨百叶窗等结构的配合设置,垃圾桶内的垃圾散发出异味时,带有异味的空气依次从第二通气槽孔和第一通气槽孔流入到第二箱体内部后并从第二防雨百叶窗流出到外部时,上述气体流动过程中,板式活性炭过滤网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净化,从而可有效的降低垃圾桶内异味散发到外部污染空气环境的情况发生。

4、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与太阳能面板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蓄电池和逆变器,且蓄电池位于逆变器的一侧。

5、优选的,所述板式活性炭过滤网的两端均安装在u型卡板上的u型槽内,且板式活性炭过滤网的两端外壁均与u型卡板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安装在第二箱体的两侧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气槽孔,所述盖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气槽孔,所述第一通气槽孔与第二通气槽孔之间相贯通,所述第二箱体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第二防雨百叶窗。

7、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安装在定位孔内,且定位柱的外壁与定位孔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定位孔开设在壳体的顶部四个拐角处,所述定位孔内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

8、优选的,所述垃圾桶的外壁前端安装有u型把手,所述垃圾桶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槽内,且凸块的外壁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垃圾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

9、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壳体的前端面均设置有安全门,所述安全门上设置有安全锁,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防雨百叶窗。

10、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安装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通过立柱与顶板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使用者需向垃圾桶内倾倒垃圾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带动盖板做向上的直线运动,当盖板移动到一定的水平高度后,第二箱体的顶部与第一限位开关接触而关闭液压缸,此时使用者即可向垃圾桶内倾倒垃圾,垃圾倾倒完成后,使用者再次通过控制开关启动液压缸,液压伸缩杆带动盖板做向下的直线运动,盖板上的定位柱移动到定位孔内并与第二限位开关接触而关闭液压缸,此时盖板位于壳体的顶端,从而本实用新型相对比现有的技术可避免使用者手部意外被夹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板式活性炭过滤网、第一通气槽孔、第二通气槽孔、第二防雨百叶窗等结构的配合设置,垃圾桶内的垃圾散发出异味时,带有异味的空气依次从第二通气槽孔和第一通气槽孔流入到第二箱体内部后并从第二防雨百叶窗流出到外部时,上述气体流动过程中,板式活性炭过滤网对空气中的异味进行吸附净化,从而可有效的降低垃圾桶内异味散发到外部污染空气环境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包括顶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箱体(5),所述第一箱体(5)的内部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液压缸(14),所述液压缸(14)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8),所述液压伸缩杆(18)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箱体(5)的底部和顶板(7)的表面并与盖板(8)连接,所述盖板(8)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二箱体(11),所述第二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板式活性炭过滤网(22),所述盖板(8)安装在壳体(9)的顶部,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桶(20),所述顶板(7)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16),所述壳体(9)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控制开关(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上表面通过支撑杆(1)与太阳能面板(2)连接,所述第一箱体(5)的内部底端安装有蓄电池(15)和逆变器(17),且蓄电池(15)位于逆变器(1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两端均安装在u型卡板(21)上的u型槽内,且板式活性炭过滤网(22)的两端外壁均与u型卡板(21)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u型卡板(21)安装在第二箱体(11)的两侧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11)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气槽孔(23),所述盖板(8)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气槽孔(24),所述第一通气槽孔(23)与第二通气槽孔(24)之间相贯通,所述第二箱体(11)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第二防雨百叶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下表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位柱(28),所述定位柱(28)的另一端安装在定位孔(29)内,且定位柱(28)的外壁与定位孔(29)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定位孔(29)开设在壳体(9)的顶部四个拐角处,所述定位孔(29)内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20)的外壁前端安装有u型把手(31),所述垃圾桶(20)的外壁两侧均安装有凸块(26),所述凸块(26)的另一端安装在安装槽(25)内,且凸块(26)的外壁与安装槽(25)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垃圾桶(20)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自锁万向轮(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5)、第二箱体(11)和壳体(9)的前端面均设置有安全门(3),所述安全门(3)上设置有安全锁(4),所述第一箱体(5)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第一防雨百叶窗(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安装有固定侧板(10),所述固定侧板(10)通过立柱(13)与顶板(7)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箱关门机械防夹手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端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依次贯穿第一箱体的底部和顶板的表面并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板式活性炭过滤网,所述盖板安装在壳体的顶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垃圾桶。本技术不仅可避免使用者手部意外被夹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性,还可有效的降低垃圾桶内异味散发到外部污染空气环境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陈有柏,薛明辉,刘建军,胡韦国,杜跃,严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弘企汇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