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5441发布日期:2023-11-17 22:1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帘线生产,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


背景技术:

1、结合图1所示,这种放线装置一般用于钢帘线外绕丝的放线,主要包括放线轴10、工字轮20、放线器30,钢帘线从放线轴10中穿过,从出丝端伸出,工字轮20固定到放线轴10上,放线器30在放线轴10的出口端和工字轮20之间,将工字轮20表面的钢丝绕在钢帘线表面。

2、但是放线器30与工字轮20之间绕设的钢丝角度偏大,尤其是容易和过线孔产生磨损,由于这种放线装置稳定性差,张力控制难,由于外绕设备运转极快,极易导致放线过程中断丝断股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包括:

2、放线轴,包括入线端和出线端;

3、工字轮,固定到所述放线轴,沿所述放线轴的轴线方向,所述工字轮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钢丝绕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

4、放线架,所述放线架设置在所述工字轮靠近所述放线轴出线端的一侧;所述放线架包括轴承部件以及过线支架,所述过线支架上设有过线孔,工字轮上的钢丝从过线孔中穿过并绕在放线轴出线端排出的钢帘线表面;

5、其中,所述过线支架连接到所述轴承部件,并能相对于所述放线轴转动,所述过线支架被构造成由所述轴承部件向所述工字轮方向延伸,且所述过线孔处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

6、优选的,所述过线支架被设置成弯折形状或弧形形状。

7、优选的,所述过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轴承部件,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设有所述过线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放线轴夹角为a,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放线轴的夹角为b,夹角a大于夹角b。

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由所述轴承部件延伸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架延伸至第一限位板的外围。

9、优选的,所述轴承部件包括轴承座和轴承圈,所述轴承圈转动连接到所述轴承座,所述过线支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轴承圈固定在所述固定环。

10、优选的,所述轴承圈上设有第一磁性部件,所述轴承座上设有第二磁性部件。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固定环和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绕所述固定环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包括第二磁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本实用新型将放线架设置成向工字轮方向延伸,尤其是过线嘴靠近工字轮的轮轴,钢丝经过线嘴向钢帘线外绕丝时,钢丝的高度更低,与过线嘴的角度更小,可以有效的降低与过线嘴之间的摩擦,以保持放线的流畅,以利于控制放线张力,保持外绕丝的节距。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支架(32)被设置成弯折形状或弧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支架(32)包括第一支架(322)和第二支架(323),所述第一支架(322)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轴承部件(31),所述第二支架(323)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支架(32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架(323)的第二端设有所述过线孔(33),所述第一支架(322)与所述放线轴(10)夹角为a,所述第二支架(323)与所述放线轴(10)的夹角为b,夹角a大于夹角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22)由所述轴承部件(31)延伸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高度,所述第二支架(323)延伸至第一限位板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件(31)包括轴承座(311)和轴承圈(312),所述轴承圈(312)转动连接到所述轴承座(311),所述过线支架(32)还包括固定环(312b),所述轴承圈(312)固定在所述固定环(312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圈(312)上设有第一磁性部件,所述轴承座(311)上设有第二磁性部件(311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包括固定环(312b)和第一磁铁(312a),所述第一磁铁(312a)绕所述固定环(312b)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二磁性部件(311a)包括第二磁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钢帘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钢帘线生产的磁张力放线器,包括:放线轴,包括入线端和出线端;工字轮,固定到所述放线轴,沿所述放线轴的轴线方向,所述工字轮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钢丝绕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本技术将放线架设置成向工字轮方向延伸,尤其是过线嘴靠近工字轮的轮轴,钢丝经过线嘴向钢帘线外绕丝时,钢丝的高度更低,与过线嘴的角度更小,可以有效的降低与过线嘴之间的摩擦,以保持放线的流畅,以利于控制放线张力,保持外绕丝的节距。

技术研发人员:何方剑,钱国平,陈亮,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骏马钢帘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