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4289发布日期:2023-10-14 20:4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


背景技术:

1、我国复兴号标准动车组cr400-af和cr300-af型号的车辆配有牵引变流器,这种变流器最大的尺寸为:长5m*宽2.4m*0.7m,重量4吨。由于体积大、质量重,传统的木质包装箱制作成本高,而且由于木材的承载力有限,变压器无法堆码两层发运。这种变流器使用木包装打包,即便只在货车上装载一层,在货车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冲击作用下,变流器也经常发生冲出包装的情况。这是由于木材本身的强度,无法承受变流器惯性力的冲击。

2、鉴于这种变流器木包装的现状,现在缺乏一种可循环使用、能够有效防护变流器产品、多层堆码运输、大大减少物流费用的包装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能够有效防护变流器产品、多层堆码运输、大大减少物流费用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包括:底盘组件、第一立柱组件、第二立柱组件、第三立柱组件、横杆组件和限位组件,底盘组件的一端竖直设置第一立柱组件,底盘组件的另一端竖直固定第二立柱组件,第一立柱组件和第二立柱组件之间设有第三立柱组件,底盘组件上平行设置若干横杆组件,横杆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横杆组件垂直设置。通过利用底盘组件作为承载主体,也是其他零部件的安装载体,通过若干的横杆组件与变流器直接接触为变流器提供缓冲和x轴方向的限位,通过第一立柱组件、第二立柱组件和第三立柱组件限定进一步限定变流器的位置,同时便于本实用新型多个进行堆垛,通过限位组件在y轴方向对变流器进行限定。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框架、底封板、吊钩板、防护垫、绑带环和货叉套,底盘框架的顶部固定设置底封板,底盘框架的底部设有若干防护垫,底盘框架的中间设有货叉套,底盘框架顶部的边缘规则固定若干吊钩板和绑带环。通过货叉套便于被叉车转运,通过吊钩板便于利用吊装设备进行转运,通过绑带环便于对变流器进行加固。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u型管和第一三角键,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设置底盘框架上,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具有第一凹槽,u型管的管脚上设有第一三角键,u型管可拆卸插接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内,第一三角键和第一凹槽配合。利用可拆卸的第一立柱组件,便于变流器的装卸和固定。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组件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底盘框架上,第一立柱组件的机构和第二立柱组件的结构相同。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立柱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竖管和第一三角键,第三固定座设置在底盘框架上且位于第一立柱组件和第二立柱组件的中间,第三固定座的顶部具有第二凹槽,竖管的底部上设有第二三角键,竖管可拆卸插接在第三固定座内,第二三角键和第二凹槽配合。利用可拆卸的第三立柱组件,便于变流器的装卸和固定。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立柱组件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底盘框架上。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横杆组件包括:横梁、第一聚氨酯垫、第一限位块、螺母板、第二聚氨酯垫、第二限位块、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横梁的底部两端通过螺母板与底盘框架固定,螺母板与底盘框架之间设有第一聚氨酯垫,横梁顶部一端设有第一滑动槽,横梁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第一限位块能够在第一滑动槽内移动或者固定,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第二限位块能够在第二滑动槽内移动或者固定,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二聚氨酯垫。通过第一聚氨酯垫和第二聚氨酯垫为变流器提供缓冲,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对变流器提供x轴方向的固定。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组件包括:第三滑动槽、限位座和软胶皮,第三滑动槽设置在底封板上,滑动槽与横梁垂直设置,限位座设置在第三滑动槽内,限位座能够在第三滑动槽内移动或者固定,限位座外侧包覆软胶皮。通过限位座对变流器进行y轴方向的固定,同时软胶皮不会磕坏变流器表面。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循环使用、能够有效防护变流器产品、多层堆码运输、大大减少物流费用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底盘组件作为承载主体,也是其他零部件的安装载体,通过若干的横杆组件与变流器直接接触为变流器提供缓冲和x轴方向的限位,通过第一立柱组件、第二立柱组件和第三立柱组件限定进一步限定变流器的位置,同时便于本实用新型多个进行堆垛,通过限位组件在y轴方向对变流器进行限定;通过货叉套便于被叉车转运,通过吊钩板便于利用吊装设备进行转运,通过绑带环便于对变流器进行加固;利用可拆卸的第一立柱组件、第二立柱组件和第三立柱组件,便于变流器的装卸和固定;通过第一聚氨酯垫和第二聚氨酯垫为变流器提供缓冲,利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对变流器提供x轴方向的固定。



技术特征:

1.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组件、第一立柱组件、第二立柱组件、第三立柱组件、横杆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底盘组件的一端竖直设置第一立柱组件,所述底盘组件的另一端竖直固定第二立柱组件,所述第一立柱组件和第二立柱组件之间设有第三立柱组件,所述底盘组件上平行设置若干横杆组件,所述横杆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横杆组件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组件包括:底盘框架、底封板、吊钩板、防护垫、绑带环和货叉套,所述底盘框架的顶部固定设置底封板,所述底盘框架的底部设有若干防护垫,所述底盘框架的中间设有货叉套,所述底盘框架顶部的边缘规则固定若干吊钩板和绑带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u型管和第一三角键,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设置底盘框架上,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顶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u型管的管脚上设有第一三角键,所述u型管可拆卸插接在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内,所述第一三角键和第一凹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组件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底盘框架上,所述第一立柱组件的机构和第二立柱组件的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竖管和第一三角键,所述第三固定座设置在底盘框架上且位于第一立柱组件和第二立柱组件的中间,所述第三固定座的顶部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竖管的底部上设有第二三角键,所述竖管可拆卸插接在第三固定座内,所述第二三角键和第二凹槽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组件设有两组且对称安装在底盘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组件包括:横梁、第一聚氨酯垫、第一限位块、螺母板、第二聚氨酯垫、第二限位块、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横梁的底部两端通过螺母板与底盘框架固定,所述螺母板与底盘框架之间设有第一聚氨酯垫,所述横梁顶部一端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横梁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限位块能够在第一滑动槽内移动或者固定,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第二滑动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能够在第二滑动槽内移动或者固定,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二聚氨酯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三滑动槽、限位座和软胶皮,所述第三滑动槽设置在底封板上,所述滑动槽与横梁垂直设置,所述限位座设置在第三滑动槽内,所述限位座能够在第三滑动槽内移动或者固定,所述限位座外侧包覆软胶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包括:底盘组件、第一立柱组件、第二立柱组件、第三立柱组件、横杆组件和限位组件,底盘组件的一端竖直设置第一立柱组件,底盘组件的另一端竖直固定第二立柱组件,第一立柱组件和第二立柱组件之间设有第三立柱组件,底盘组件上平行设置若干横杆组件,横杆组件的两侧各设有一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横杆组件垂直设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循环使用、能够有效防护变流器产品、多层堆码运输、大大减少物流费用的动车变流器循环使用包装。

技术研发人员:薛俊伟,戴世鹏,蔡可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中车物流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