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链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6755发布日期:2023-12-14 07:1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补偿链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梯,特别是涉及一种补偿链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1、补偿链是当电梯运行行程较高时,分别连接在轿厢和对重装置底部的部件。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曳引绳通常为钢丝绳,由于电梯运行在顶层时,钢丝绳在对重装置侧,使得对重装置侧多了钢丝绳的重量。当电梯在底层时,钢丝绳在轿厢侧,使得轿厢侧多了钢丝绳的重量,随着电梯的不断上下运动,会产生重量不平衡。因此,将补偿链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的底部和对重装置,可以平衡电梯上下运行过程中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重量变化,提高电梯运行的稳定性。

2、电梯内还会设置补偿链导向装置来减小电梯运行过程中补偿链的晃动。通常,补偿链通过导向杆结构进行导向,但是,电梯运行过程中补偿链与导向杆的刮碰频率比较高,从而会对导向杆产生较大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补偿链导向装置,以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补偿链与导向杆的刮碰频率比较高,从而会对导向杆产生较大的磨损的问题。

2、一种补偿链导向装置,设于一组对重导轨之间,该组对重导轨分别为第一对重导轨和第二对重导轨。补偿链导向装置包括导向管和两个安装架组件,导向管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架组件上,两个安装架组件分别为第一安装架组件和第二安装架组件,导向管的第一端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安装架组件,且第一安装架组件远离导向管的一端与第一对重导轨连接;导向管的第二端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安装架组件,且第二安装架组件远离导向管的一端与第二对重导轨连接。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相对的两侧壁分别构成第一对重导轨安装壁和第一导向管安装壁,导向管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一导向管安装壁背离第一容腔的外端面,第一对重导轨安装于第一对重导轨安装壁朝向第一容腔的内端面;及/或,第二安装架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相对的两侧分别构成第二对重导轨安装壁和第二导向管安装壁,导向管的端部转动连接于第二导向管安装壁背离第二容腔的外端面,第二对重导轨安装于第二对重导轨安装壁朝向第二容腔的内端面。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第一支架分别为第一对重导轨和导向管提供安装位置,第二支架分别为第二对重导轨和导向管提供安装位置。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座可拆卸安装于第一支架的第一导向管安装壁,导向管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承座;第二安装架组件还包括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座可拆卸安装于第二支架的第二导向管安装壁,导向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轴承座。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使得导向管能够通过第一支架、第一轴承座和第一轴承实现与第一对重导轨的转动连接。同样地,使得导向管能够通过第二支架、第二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实现与第二对重导轨的转动连接。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重装置靠近轿厢的一侧设有对重防护栏,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以及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第三板,第一对重导轨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板,第一轴承座可拆卸安装于第二板,第二支架包括第四板、第五板以及连接第四板和第五板的第六板,第二对重导轨可拆卸连接于第四板,第二轴承座可拆卸安装于第五板,第一板和第二板位于第三板背离对重防护栏的一侧,且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围设形成“匚”字型的第一支架,及/或,第四板和第五板位于第六板背离对重防护栏的一侧,且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围设形成“匚”字型的第二支架,导向管止挡于靠近对重装置的补偿链和对重防护栏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避免靠近对重的补偿链刮蹭到对重防护栏。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偿链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一压导板,第一板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压导板对应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一压导板一端压接于第一对重导轨,另一端压接于第一板,且第一压导板的中部设有连通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第三容腔,第一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一安装孔、第三容腔和第三安装孔,并将第一对重导轨连接于第一板;及/或,补偿链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和第二压导板,第四板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压导板对应第二安装孔设有第四安装孔,第二压导板一端压接于第二对重导轨,另一端压接于第四板,且第二压导板的中部设有连通第二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的第四容腔,第二紧固件依次穿设于第二安装孔、第四容腔和第四安装孔,并将第二对重导轨连接于第四板。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降低了第一支架与第一对重导轨的装配难度,以及降低了第二对重导轨和第二支架的装配难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为紧固螺栓,第一安装孔为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腰形孔,第一预设方向分别垂直于导向管的轴线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一对重导轨的长度方向,第一对重导轨沿着第一预设方向连接于第一支架的预设位置处;第二紧固件为紧固螺栓,第二安装孔为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腰形孔,第二对重导轨沿着第一预设方向连接于第二支架的预设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导向管对补偿链的导向效果,并且,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补偿链刮蹭到对重防护栏的风险。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为一体成型设置;及/或,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为一体成型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结构强度。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包括第一内环、第一外环以及滚动设置于第一内环和第一外环之间的多个第一滚珠,第一轴承通过第一外环安装于第一轴承座,且第一轴承通过第一内环安装于导向管的第一端;第一内环沿着导向管的轴向朝向远离第一轴承座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有贯穿自身侧壁的第一固定孔;补偿链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一顶丝,第一顶丝穿过第一固定孔并顶设于导向管的外壁,导向管通过第一顶丝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第二轴承包括第二内环、第二外环以及滚动设置于第二内环和第二外环之间的多个第二滚珠,第二轴承通过第二外环安装于第二轴承座,且第二轴承通过第二内环安装于导向管的第二端;第二内环沿着导向管的轴向朝向远离第二轴承座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第二延伸部设有贯穿自身侧壁的第二固定孔;补偿链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二顶丝,第二顶丝穿过第二固定孔并顶设于导向管的外壁,导向管通过第二顶丝固定连接第二延伸部。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使得导向管能够跟随第一内环相对第一轴承座转动。并使得导向管能够跟随第二内环相对第二轴承座转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向管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止挡台阶,当导向管的第一端伸入第一延伸部时,第一止挡台阶止挡于第一延伸部靠近导向管的端部;及/或,导向管设有第二止挡台阶,当导向管的第二端伸入第二延伸部,第二止挡台阶止挡于第二延伸部靠近导向管的端部。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导向管与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连接的牢固程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偿链导向装置还包括套管,套管的材质为聚氨酯,套管套设于导向管的外周并与导向管间隙配合,且,套管能够和导向管围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能够避免补偿链刮蹭导向管,并能够显著降低摩擦碰撞产生的噪声。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补偿链导向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架组件和第二安装架组件,使得导向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对重导轨和第二对重导轨转动连接,当补偿链晃动至导向管的表面时,补偿链能够带动导向管围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减小了补偿链与导向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而减小了补偿链对导向管侧刮蹭,并减小了导向管的磨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