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3561发布日期:2023-12-14 02:2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具,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1、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垂直运输材料大多使用塔吊、升降机等。其中零小材料的运输也不乏使用一些笨拙方法,使用绳索加定滑轮吊运的方法在实际建设中极为普遍,优点是比较灵活,随时随地都可以应用,缺点是浪费人工、效率低、安全指数低。该技术一般用于普通低层建筑的新建或改建施工过程中,主要在落地式脚手架外侧悬挂一定滑轮,然后用绳索在下边牵引将所需的材料提升到施工楼层。由于定滑轮安装在施工层上部的脚手架上,料斗或其他材料在垂直方向上升过程中收到脚手架的阻碍,因此需要人为的将绳索向脚手架外侧拉开一定的距离,材料在边拉边提升的达到施工层。这一过程显然费时费力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框架、卷筒、前置定位杆和绳索;其中,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所述底盘上面;所述卷筒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位置;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且位于所述卷筒正下方位置设有转向滑轮;所述前置定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的前端连接,所述前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滑轮;所述绳索分别穿过辅助定滑轮、所述卷筒、所述转向滑轮和所述定位滑轮设置;所述绳索上悬挂待提升建筑用材料;所述辅助定滑轮为固定于施工楼层顶部位置或所述施工楼层脚手架上的定滑轮。

3、进一步地,所述底盘两侧位置和所述前置定位杆的一端均设置走行轮;所述走行轮,用于移动所述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

4、进一步地,还包括配重,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后端位置,用于维持所述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的稳定。

5、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包括配重沙箱和配重水箱。

6、进一步地,所述前置定位杆与所述底盘通过轴连接。

7、进一步地,还包括斜梁;所述斜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连接,所述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置定位杆的中部连接;所述斜梁,用于固定所述前置定位杆与所述支撑框架的相对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卷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卷筒的一个侧面设置摇把,所述卷筒的另一各侧面设置限制反转轮及挡块;所述摇把,用于转动所述卷筒;所述限制反转轮及挡块,用于防止所述卷筒反转。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横梁上还设置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用于在所述前置定位杆收回时,将所述前置定位杆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横梁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材质为角钢;所述前置定位杆的材质为钢管。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主要采用绳索、定滑轮和卷筒等装置,以及在地面设置定位滑轮的方式,将材料提升至施工楼层,代替人工辅助拉拽绳索的方式,节省人工,提高了作业效率,使吊装工作更安全和方便,缓解了传统的建筑用零小材料的运输过程存在的浪费人工、效率低、安全指数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框架、卷筒、前置定位杆和绳索;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两侧位置和所述前置定位杆的一端均设置走行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后端位置,用于维持所述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的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包括配重沙箱和配重水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定位杆与所述底盘通过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梁;所述斜梁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连接,所述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前置定位杆的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一个侧面设置摇把,所述卷筒的另一各侧面设置限制反转轮及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前面横梁上还设置固定卡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材质为角钢;所述前置定位杆的材质为钢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材料提升装置,包括:底盘、支撑框架、卷筒、前置定位杆和绳索;其中,支撑框架设置于底盘上面;卷筒设置于支撑框架的顶端位置;支撑框架的下端且位于卷筒正下方位置设有转向滑轮;前置定位杆的一端与底盘的前端连接,前置定位杆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滑轮;绳索分别穿过辅助定滑轮、卷筒、转向滑轮和定位滑轮设置;绳索上悬挂待提升建筑用材料;辅助定滑轮为固定于施工楼层顶部位置或施工楼层脚手架上的定滑轮。本技术缓解了传统的建筑用零小材料的运输过程存在的浪费人工、效率低、安全指数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新,曹洪伟,郑伟,刘晨光,王宇航,杨帅,唐琦琦,张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