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5489发布日期:2023-11-30 04:4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用升降,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


背景技术:

1、常规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在进行物料的升降时,不能对施工物料进行固定,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现有专利217972427u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通过设置升降板,将物料放置于升降板上,扭动旋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驱动限位竖板对物料进行夹紧,从而实现了对施工物料的固定效果,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3、但在使用现有专利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时,升降台升降的物料往往比较沉重,在物料的升降过程中,物料所产生的重力直接作用到固定底座上的万向轮上,由于万向轮的受力面积较小,从而会增大万向轮的受力,进而导致万向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解决了在使用现有专利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时,升降台升降的物料往往比较沉重,在物料的升降过程中,物料所产生的重力会使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的万向轮产生挤压变形甚至损坏,从而影响施工物料的升降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包括基板、滚轮和升降装置,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滚轮的一侧,还包括承重装置,所述承重装置包括连杆、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支撑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滚轮的一侧,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连杆通过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

3、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所述转动杆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

4、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竖板、滑动槽体、升降板和传动组件,所述竖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滚轮的一侧;所述滑动槽体设在所述竖板上;所述升降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槽体上;所述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升降板滑动。

5、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拉伸座、钢绳、滑轮、滑轮座和驱动构件,所述拉伸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上,并位于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滑动槽体的一侧;所述滑轮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竖板上,并位于所述竖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滑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滑轮座上;所述钢绳套设在所述滑轮上,所述钢绳的一端与所述拉伸座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构件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驱动构件带动所述钢绳移动。

6、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钢绳转动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竖板的一侧;所述钢绳转动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钢绳远离所述拉伸座的一端缠绕在所述钢绳转动辊上。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当升降台需要升降物料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转动带动所述连杆的转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移动,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固定座的移动带动所述支撑板的移动,当所述支撑板向下移动时,所述基板则带动所述滚轮向上升降,从而避免了所述滚轮与地面的接触,进而避免了所述滚轮的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包括基板、滚轮和升降装置,所述滚轮固定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滚轮的一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工程用升降台,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用升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用升降台,通过滚轮固定安装在基板上,升降装置安装在基板上,并位于基板远离滚轮的一侧,第一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基板上,并位于基板靠近滚轮的一侧,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连杆的一端通过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一固定座上,驱动组件驱动连杆转动,所述第二固定座与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连杆远离第一固定座的一端,支撑板与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连杆的转动带动第二固定座的移动,第二固定座的移动带动支撑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基板向上移动,从而避免了滚轮与地面的接触,进而避免了滚轮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超,孟子元,李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志超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