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道小车及其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2051发布日期:2023-11-23 02: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单轨道小车及其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行走车,特别涉及一种单轨道小车及其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1、轨道小车是一种常用的物流运输设备,在农业上可以运送花卉、果实、肥料等物品,是实现农作物生长过程全程物流综合自动化重要载体,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现有农业用的轨道运输车在转弯半径较小时,容易卡滞,转向不够流畅,造成小车拐弯时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而行走轮装置的合理设计是解决前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弯稳定的行走装置,以及装载有前述行走装置的单轨道小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轨道小车的行走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行走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行走轮两侧的补偿结构;

3、所述补偿结构包括活动套筒和固定套筒;

4、其中,所述活动套筒设置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行走轮一侧,所述固定套筒设置在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活动套筒的轴向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活动套筒通过弹性件轴向相连。

5、其中,所述行走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移动。

6、其中,所述活动套筒安装在所述行走轮上并跟随所述行走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移动。

7、其中,所述行走轮为柱状槽轮。

8、其中,所述行走轮的轴向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沉槽,至少部分的所述活动套筒被嵌入所述沉槽中。

9、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10、进一步提供一种单轨道小车,包括轨道和前述行走装置;

11、其中,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轨道上。

12、其中,所述行走轮的轴向两端的直径大于其中部的直径,所述行走轮的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轨道的行走宽度。

13、其中,所述轨道的截面为矩形。

14、其中,所述单轨道小车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轨道,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行走装置,以及装载有该行走装置的单轨道小车可自动调整转向,在小转弯半径(如1m)的轨道上运行平稳,效果优良,可应用于大棚农业物流运输,有效解决小转弯半径场景下的轨道物流车的运行卡滞、行走不顺畅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轨道小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行走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行走轮两侧的补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筒安装在所述行走轮上并跟随所述行走轮沿所述传动轴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为柱状槽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轴向两端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沉槽,至少部分的所述活动套筒被嵌入所述沉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7.单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行走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单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轴向两端的直径大于其中部的直径,所述行走轮的中部的宽度大于所述轨道的行走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单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截面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单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轨道,所述固定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行走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轨道小车及其行走装置。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活动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行走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分别位于所述行走轮两侧的补偿结构;所述补偿结构包括活动套筒和固定套筒;其中,所述活动套筒设置在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行走轮一侧,所述固定套筒设置在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行走轮的一侧;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活动套筒的轴向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活动套筒通过弹性件轴向相连。本技术所提供的行走装置,以及装载有该行走装置的单轨道小车,可有效避免由于弯道半径过小导致单轨道小车过弯卡滞和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乐初枝,刘羽西,姜辉,林丛,周守圳,徐悠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