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盘及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1544发布日期:2023-12-06 19:3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真空吸盘及贴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标签贴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及贴标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贴标装置,采用真空吸附标签,以实现移栽标签是一种常见方式。现有真空吸附标签的方式大多为采用真空吸盘吸附,其在真空吸盘开设若干真空吸口,通过为真空吸口处提供负压实现对标签的吸附。

2、现有的部分产品需要贴附多个标签,且标签的形状可能不同;而现有的真空吸盘普遍为根据矩形、圆形等形状的标签预先开设对应的真空吸口,因此,一个真空吸盘尽可用于吸附一种形状的标签,而对于需要贴附多个标签的产品,则需要设置多个贴标装置,或在一个贴标装置上设置多个独立运作的真空吸盘,多个独立运作的真空吸盘虽然可以实现对多个标签的吸附,但其占用面积大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吸盘,用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多种不同形状标签的吸附,且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2、同时,提供一种贴标装置,用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多种不同形状标签的吸附,且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3、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真空吸盘,其包括:

5、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口、第一真空通道、第二真空通道,所述第一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并能够为真空吸口提供吸力,所述第二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并能够为真空吸口提供吸力,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以及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相互异位;

6、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吸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口以及第三真空通道,所述第三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盘还设置有第四真空通道,所述第四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与所述第三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以及与所述第四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相互异位。

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吸盘,所述第三吸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口以及与多个真空吸口连通的第五真空通道。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盘和所述第三吸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吸盘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与所述第一吸盘相互邻接。

10、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和与所述第三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11、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和与所述第五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12、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和/或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13、和/或,与所述第三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和/或与所述第四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14、一种贴标装置,其包括:

15、上述任意一种的真空吸盘;

16、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真空吸盘的多个真空通道中真空的产生和消除。

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18、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第三控制端、与真空发生装置连接的第一控制端、以及与第二控制阀连接的第二控制端;

19、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第五控制端、第六控制端、以及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的第四控制端;

20、其中,所述第三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第六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第二真空通道、第三真空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盘还设置有第四真空通道;所述真空吸盘还包括设置有第五真空通道的第三吸盘;

22、所述第三控制端、第五控制端、第六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第二真空通道、第三真空通道、第四真空通道、第五真空通道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4、1、通过设置第一真空通道、第二真空通道和第三真空通道,可以对至少一种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单独使用时无法实现吸附的形状的标签进行吸附;进而实现第一吸盘与的第二吸盘的结合,实现现有至少三种吸盘可实现的功能,以减少吸盘所占用的空间,并可减少成本。此外。

25、2、通过设置第一真空通道、第二真空通道和第五真空通道,第一吸盘和第三吸盘的组合可以对至少一种第一吸盘和第三吸盘单独使用时无法实现吸附的形状的标签进行吸附;进而使得第一吸盘和第三吸盘的组合可以实现现有至少三种吸盘可实现的功能,以进一步减少吸盘所占用的空间,并可减少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3)还设置有第四真空通道(32),所述第四真空通道(32)与部分真空吸口(1)连通,与所述第三真空通道(31)连通的真空吸口(1)以及与所述第四真空通道(32)连通的真空吸口(1)相互异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吸盘(4),所述第三吸盘(4)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口(1)以及与多个真空吸口(1)连通的第五真空通道(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3)和所述第三吸盘(4)设置于所述第一吸盘(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二吸盘(3)和第三吸盘(4)与所述第一吸盘(2)相互邻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21)连通的真空吸口(1)和与所述第三真空通道(31)连通的真空吸口(1)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22)连通的真空吸口(1)和与所述第五真空通道(41)连通的真空吸口(1)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21)连通的真空吸口(1)和/或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22)连通的真空吸口(1)所产生的吸力能够覆盖一封闭二维图形;

8.一种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5)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盘(3)还设置有第四真空通道(32);所述真空吸盘还包括设置有第五真空通道(41)的第三吸盘(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吸盘及贴标装置,其中真空吸盘包括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口、第一真空通道、第二真空通道,所述第一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并能够为真空吸口提供吸力,所述第二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并能够为真空吸口提供吸力,与所述第一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以及与所述第二真空通道连通的真空吸口相互异位;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吸盘设置有多个真空吸口以及第三真空通道,所述第三真空通道与部分真空吸口连通。本技术能够用于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对多种不同形状标签的吸附,且体积较小、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施文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澄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