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振机构、振动给料机及矿山送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72731发布日期:2024-03-28 18:5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激振机构、振动给料机及矿山送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矿山设备,特别地,涉及一种激振机构、振动给料机及矿山送料设备。


背景技术:

1、振动给料机是一款利用机械震动原理实现物料在给料箱内作滑行或抛掷运动,实现物料的连续定向输送,对粘性物料和易结块物料起到一定的松散作用。因其结构可靠、激振力强、筛分效率高、振动噪音小、坚固耐用、维修方便、使用安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矿、矿山、电力、人工砂石、建筑垃圾回收、建材、化工、粮食等行业。目前,在我国冶金、煤炭、化工、建材、电力、轻工等行业所使用的振动给料机中,其振动方向角大部分是固定不变的,在输送物料过程中,给料量小而且很不均匀,不能发挥振动给料机的最大潜能。因此矿山机械需要能够对给料机的振动方向角的便携调整,使振动给料机前端和后端物料运行速度一致,提高给料机的产量,增加给料机配线的灵活性。

2、振动方向角是影响振动给料机工作效率和输送速度等性能的关键参数,为保证振动给料机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大的产量,根据所处理物料的性质与要求应合理选择振动方向角。

3、为了实现振动方向角的动态调节,申请cn203544967u给出了一种振动给料机振动方向角的调节方法,当调节振动给料机的振动方向角时,松开振动器的固定螺栓,将振动器旋转至一定角度,然后再将固定螺栓紧固。其优点为该方法实现了不拆机就可以进行振动给料机振动方向角的调整。缺点为该方法在调整振动方向角时要拆卸和安装固定螺栓,操作方便,且频繁拆装会影响螺栓的紧固性。在调节振动器角度时,需要借助人力和工装及专用工具进行,费时费力,操作难度大。并且振动方向角的调节过程中,无法精确振动方向角的调节大小,调节效果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振机构、振动给料机及矿山送料设备,以解决现有振动给料机的振动方向角调节操作难度大、调节精确度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激振机构,应用于振动给料机,包括:

4、第一推力板组件,包括板体、设置于板体的固定轴承座、设置于板体的活动轴承座以及设置于所述活动轴承座的推力装置,所述推力装置用于推动所述活动轴承座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轴承座移动;

5、第二推力板组件,与所述第一推力板组件的结构相同且与所述第一推力板机构呈对称分布设置;

6、主偏心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轴承座的主偏心轴、设置于所述主偏心轴的主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偏心轴的主偏心块;

7、副偏心组件,包括穿设于所述活动轴承座的副偏心轴、设置于所述副偏心轴的副齿轮以及设置于所述副偏心轴的副偏心块,所述副齿轮用于与所述主齿轮啮合;

8、驱动组件,用于在所述推力装置带动所述活动轴承座远离所述固定轴承座至副齿轮与主齿轮脱离啮合时驱动所述主偏心轴转动从而改变所述主偏心块的角向位置进而改变振动方向角;还用于在所述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时驱动主偏心轴旋转同时带动副偏心轴旋转以带动主偏心块和副偏心块旋转从而产生振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标识组件,用于标识所述活动轴承座相对主齿轮与副齿轮的啮合位置偏移的距离。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板体的标尺以及沿所述推力装置的动作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板体的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活动轴承座固定连接以随所述活动轴承座的移动,所述第一耳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标尺的刻度的指针。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耳板平行设置的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板体并与所述活动轴承座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偏心轴的端部设置有弧形表盘,所述弧形表盘的指针用于随所述主偏心轴旋转改变所述主齿轮的角向位置时同步旋转。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齿轮设置于所述主偏心轴的第一端,所述副齿轮设置于所述副偏心轴的第一端;所述主偏心轴的第二端安装有带轮,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三角带与所述主偏心轴的第二端的带轮驱动连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力装置为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液推杆的活塞端与所述活动轴承座固定连接。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偏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偏心块,所述副偏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副偏心块。

16、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振动给料机,应用有以上任一所述的激振机构。

17、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矿山送料设备,应用有上述的振动给料机。

1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激振机构的主偏心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推力板组件的固定轴承座的轴承以及第二推力板组件的固定轴承座的轴承,副偏心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推力板组件的活动轴承座的轴承以及第二推力板组件的活动轴承座的轴承,活动轴承座的预设初始位置下主齿轮与副齿轮啮合,需要调整振动方向角时,通过推力装置移动活动轴承座远离固定轴承座,使副齿轮与主齿轮脱离啮合,即可通过驱动组件的电机转动主偏心轴进而改变主偏心块的角向位置,进而改变主偏心块与副偏心块的相对角向位置从而改变振动方向角,调整完成后由推力装置移回活动轴承座使副齿轮和主齿轮重新啮合,即完成激振机构的振动方向角的调整;其调整操作简单,快捷,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

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激振机构,应用于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7)上设置有标识组件,用于标识所述活动轴承座(21)相对主齿轮(7)与副齿轮(9)的啮合位置偏移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板体(17)的标尺(24)以及沿所述推力装置的动作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板体(17)的第一耳板(23),所述第一耳板(23)与所述活动轴承座(21)固定连接以随所述活动轴承座(21)的移动,所述第一耳板(23)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标尺(24)的刻度的指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耳板(23)平行设置的第二耳板(22),所述第二耳板(22)滑动连接于所述板体(17)并与所述活动轴承座(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偏心轴(5)的端部设置有弧形表盘(8),所述弧形表盘(8)的指针用于随所述主偏心轴(5)旋转改变所述主齿轮(7)的角向位置时同步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7)设置于所述主偏心轴(5)的第一端,所述副齿轮(9)设置于所述副偏心轴(6)的第一端;所述主偏心轴(5)的第二端安装有带轮(11),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三角带(4)与所述主偏心轴(5)的第二端的带轮(11)驱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装置为电液推杆(20),所述电液推杆(20)的固定端与所述固定轴承座(18)固定连接,所述电液推杆(20)的活塞端与所述活动轴承座(2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激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偏心轴(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偏心块(19),所述副偏心轴(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副偏心块(10)。

9.一种振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激振机构。

10.一种矿山送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给料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激振机构、振动给料机及矿山送料设备,包括包括板体、固定轴承座、活动轴承座以及推力装置,推力装置用于推动活动轴承座远离或靠近固定轴承座移动;包括穿设于固定轴承座的主偏心轴、设置于主偏心轴的主齿轮及主偏心块;包括穿设于活动轴承座的副偏心轴、设置于副偏心轴的副齿轮及副偏心块;驱动组件,用于在推力装置带动活动轴承座远离固定轴承座至副齿轮与主齿轮脱离啮合时驱动主偏心轴转动从而改变主偏心块的角向位置进而改变振动方向角;还用于在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时驱动主偏心轴旋转同时带动副偏心轴旋转以带动主偏心块和副偏心块旋转从而产生振动。

技术研发人员:商圆圆,陈志国,张志业,苏慧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