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2390发布日期:2023-11-30 03: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束生产相关制品领域,具体为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


背景技术:

1、线束被广泛应用到控制系统中,用于复杂系统的联动控制。比如汽车电气控制系统中就会使用大量线束。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控制系统与线束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电子控制技术的普遍应用,汽车上的电路数量与用电量显著增加,线束也就变得越粗越重,如何使大量线束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更有效合理布置,使汽车线束发挥更大的功能,已成为汽车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线束生产通常是根据既定功能标准将不同功能的电线集中缠绕成型。

2、但是目前现有的自动缠绕装置在绕线过程中不能高效对线束表面杂质进行清理,容易导致线束挤压破碎,具有缺陷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滑口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夹箍,所述夹箍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毛刷板,所述立板的底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板,所述牵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套接有缠绕筒。

3、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水平向轴截面的中心点两侧的螺纹旋向为相反设置。

4、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

5、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6、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转动槽并固定连接有转块。

7、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与牵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通过将缠绕筒套接在转杆上,控制启动电机带动输出轴上的转杆旋转进而实现缠绕筒的旋转对线束进行缠绕,在缠绕过程中通过将线束放置在两个夹箍之间,随后转动螺纹杆促使移动块运动,进而将毛刷板贴合在线束的外表面,缠绕时利用弹簧的回弹力可促使滑块在滑杆上滑动进而可跟随线束在缠绕筒的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线束缠绕过程中对线束表面的颗粒杂质进行清除,避免线束收卷挤压后颗粒杂质造成线束破损。



技术特征:

1.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2),所述立板(2)上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固定连接有滑杆(3),所述滑杆(3)上滑动套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一侧与滑口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滑块(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8),两个所述移动块(8)上均固定连接有夹箍(9),所述夹箍(9)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0),所述立板(2)的底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板(11),所述牵引板(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12),所述横板(12)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上套接有缠绕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水平向轴截面的中心点两侧的螺纹旋向为相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自锁轮(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3)为伺服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贯穿转动槽并固定连接有转块(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6)与牵引板(11)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线束自动缠绕防损伤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有滑口,所述滑口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滑口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两个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均固定连接有夹箍,所述夹箍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毛刷板,所述立板的底端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板,本技术能够在线束缠绕过程中对线束表面的颗粒杂质进行清除,避免线束收卷挤压后颗粒杂质造成线束破损。

技术研发人员:王柏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台电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